南京三桥营运管理系统项目建设顶层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 117 十、数据挖掘与辅助决策 ....................................................................................... 119 数据分析和挖掘功能要求 ........................................................................... 119 道路通行车辆的数据的分类, 聚类 ................................................... 119 道路事件的数据的分类,聚类 ........................................................... 119 道路收费数据的分类,聚类 ............................................................... 119 资 产管理的数据的数据挖掘 ............................................................... 119 智辅助能决策 ....................................................................................... 120 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的内容 ....................................................................... 120 数据挖 掘和数据分析的流程 ....................................................................... 121 十一、组织保障 ........................................................................................................ 123 1 一 、 综述 南京长江第三 桥 (以下简称 “南京三桥 ”)是上海至成都国道( G42)主干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江南江北的重要大通道 ,对繁荣以南京为中心的城市经济圈和带动长三角一体化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南京三桥位于长江 三桥 上游约 19 公里处的大胜关附近,起点为 长江南岸绕城公路,终点为长江北岸宁合高速公路,全长约 公里,其中跨江 三桥 长 公里,南岸接线长 公里,北岸接线长 公里。 与南京二桥、绕城公路、浦珠及宁六公路形成南京内环快速通道;与建成的宁淮高速、绕越高速、南京四桥形成南京外环快速通道;把宁沪高速、宁合高速、宁通高速、宁杭高速、宁淮高速、宁马高速连成一体。 图 1 南京长江第三 桥 实景图 图 2 南京长江第三 桥 鸟瞰 平面 图 2 南京 三桥全线共设刘村互通、天后村互通、高旺互通和张店互通四座互通立交;设服务区两处,收费站一处。 背景 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全球社会的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和管理等各个方面的发展,世界各国都在致力于本国的信息化建设,尽管起步有早晚,发展程度不尽相同,但都在享受着信息化给国家和社会带来的成果,信息化已成为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助力器,信息化水平则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 近几年我国企业信息化得到飞速发展,带来了可观的经济与社会效益,信息化的高效率 和高效益,是在信息系统互通、互连、互操作的前提下获得的。 南京长江第三 桥 有限责任公司 是 南京市交通集团 的 控股 单位, 20xx 年 10月 7 日 正式通车 , 20xx 年 加入 江苏省高速公路 路网 联网收费。 经过 近 十年的营运管理,建设了一批信息系统,为 三桥 的日程营运与管理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由于早期业务部门职能相对独立,各自建设业务系统,导致各系统之间缺乏联系,信息无法共享,形成信息孤岛,无法为领导整体决策提供科学、准确、有效的数据支撑。 另外随着信息技术发展与应用,现有的业务系统技术和功能均不满足信息化时代下的发展要求。 针对这一现状 , 三桥 经营层积极发挥 重要过江 通道 单位的作用,以 省政 府 提出的 “ 要大力推进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大力推进公众出行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继续推进交通建设和 工程养护 管理信息化,注重运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公路路网管控水平,保 畅通、保安全 ” 为 总体要求,加快业务系统间的互联互通,推动信息系统建设,实现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提高管理与服务水平。 目前 ,南京三桥被列为南京市反恐的重要 阵地 , 而视频系统是事中 、 事后 的重要监控、稽查、核实的重要手段, 同时南京市 交通 集团应急指挥视频联网 ,都需要很好的 视频 监控平台 作支撑,当前的 视频系统平台不能满 足要求。 随着由省交通运输厅及省交通 控股 公司 主导 的 交通 信息化项目实施, 南京 三桥也要加入到这一进程中,同样存在系统对接瓶颈。 本 设计方案需求 由南京 三桥 营运 安全 部 提出, 以 南京三桥 机电系统 现状 为 基 3 础 ,结合 “十二五 ” 江苏省 交通信息化总体规划要求 以及 现阶段 三桥 所承担 的 南京市 反恐、青奥 会等 重要 安保 任务, 从 公司运营 安全 部 日常 业务出发,应用 交通信息化 研发 新 成果, 设计 编制 本方案,意在提出系统 升级的 必要性 和紧迫性,为后期 项目 实施奠定基础。 编制 依据 ; ; ; ; ; (TTI) 经交通报文编码的 TTI 报文 第 3 部分 : ALERTC 定位参考; 14819 道路交通信息服务 道路编码规则; 8.《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 GB17859); 9.《计算机软件质量保证计划规范》 GB/T125041990; 10.《计算机软件配置管理计划规范》 GB/T125051990; 11.《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 12.《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互联网管理暂行规定》; 13.《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互联网管理暂行规定实施办法》; 14.《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互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 15.《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互联网管理规定》; 16.《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工程设计暂行规定》( YD503797); 17.《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 GA - 1999); 《道路运政管理信息系统 信息结构体系》; 《道路运政管理信息系统 编目编码规则》;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 B0120xx; 运输部 《收费公路联网收费技术要求》(交公路发 [20xx]35 号公告); 22.《高速公路通信技术要求》(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 4 23.《江苏省高速联网 收费暂行技术要求 》( 20xx 版 )。 编制原则 本方案编制 是 南京三桥三大 系统 升级总体 规划性 工作 , 应在南京 三桥 信息建设规划的框架内,结合南京三桥现有 信息 系统的特点,提出具有自身特点的设计方案,并此形成指导南京三桥 系统 升级建设的指导性文件和技术依据。 在方案的编制过程中,一方面应结合公路交通现有行业领域的特点,在严格遵守国标的前提下,收集并整理路桥行业内 其他 特 三桥 三大 系统 信息化的特点,认真总结,为南京 三桥 信息化建设服务。 同时 兼顾南京三桥营运系统发展现状及自身的投资规模控制, 明确 各阶段任务及目标,能分阶段的实施。 为了满足上述要求,本设计 方案 的编制将遵循以下原则: 科学性 以科学的态度,认真研究南京三桥三大系统 运行现状 和发展规律,确定系统升级 后 实现的 功能 和 新技术 应用方法。 完整性 将通盘考虑 南京三桥三大系统现状,从系统 总体架构 、业务流程、系统功能、信息交互与 存储、 数据 分析与 挖掘 、接口规范 纳入相应的信息标准和系统体系中,并使这些系统协调一致,相互配套,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运行平台。 系统性 从 信息系统 角度 出发, 更多 依赖于信息系统高效、智能的 特点,实现收费 业务处理的自动化水平 ;提高 信息 交互与 融合,提高业务处理 效率, 降低 工作 人员的工作劳动强度。 标准化 充分 依赖 现有相关 信息 化 标准与规范, 设计 编制好 新业务 系统,同时预留相应的接口, 实现与联网中心、周边路段、相关单位的无缝对接。 先进性 在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尽量保留 现有 系统及 业务处理流程和管理规范, 恰当地应用 新技术、新方法 ,以实现 系统平台的领先性, 预见性 5 在编制方案时既要考虑到目前的信息技术水平,也要对未来信息技术的发展有所预见,使信息系统功能 能较好 适应交通信息系统迅猛发展的 需要。 可扩充性 应考虑本方案 所涉及三大 系统 升级 新功能 、新需求功能 更新、扩展和延伸的要求, 能 随着信息处理技术、信息集成技术的发展和相关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充实和更新而进行不断完善。 协调性 不同系统、工 作界面之间相互配合、协调,以最大限度的发挥交通工程设施的整体作用; 经济性 保护现有机电系统设备投资,最大限度发挥所购设备的利用率。 对于 不满足要求的设备或系统,提出合理化建议。 6 二、 现状 分析 三桥 现状 南京 三桥 机电系统上线 运行 至今 已 9 年 时间了, 系统 总体运行比较良好, 有力的 保障了 三桥 两岸经济发展 和 人员往来。 但机电设备 7X24 长时间运行 ,老化比较严重 且 大部分已过使用年限( 高速公路机电设备 使用年限通常在 5~7 年 ),部分系统不能满足日常 营运 管理的 要求。 为适用 前 信息化 条件下 三桥 管理的智能化要求 ,更好地 为广大 出行者服务 , 提高 机电 系统在 营运管理 中的 主导 作用, 需要对 南京三桥 监控 、 通讯、收费三大系统进行升级 ,以适应交通信息化发展的需要。 为了更好编制 设计 方案,我院在 三桥营运部等 相关部门的配合下进行了 多批次 信息化调研,基本了解了目前监控中心、 收费 管理 、 清排障 大队 及机电维护班等业务部门的主要业务、工作流程、系统构成、硬件设施、管理制度,以及各业务系统间的联系与信息交互现状。 组织架构 营运安全部三大系统总值班 / 监控中心监控调度稽查 / 协调 / 信息投诉受理收费管理收费站监控班排障队机电维护班安全管理供配电系统及其它系统 图 3 南京 三桥 营运 安全部组织架构 图 7 系统 现状 目前 南京三 桥已建的系 统有: 财务管理 、 人力资源管理 、 联网营运管理系统(收费系统)、事件检测系统、广播系统、视频系统、 OA 系统 等。 图 4 南京 三桥现有信息 系统 构成 图 联网营运管理系统(收费系统)是在江苏省联网收费框架下,遵照江苏省联网收费暂行技术要求之规定,开发完成的一套收费管理系统。 监控 调度系统、 事件检测系统、广播系统 为 三桥 营运安全而开发的一套辅助系统,主要部署到监控中心, 7X24 小时由专人值班监控,并借助与系统完成指挥调度、业务协助、重大事件处理,与第三方社会单位 沟通协调(公安、交警),并接受处理由省联网调度指挥中心、 96777 客服等下发的指令。 OA 系统和档案管理系统是日常办公辅助业务系统,主要实现 南京三桥 内部的公文流转、指令分发、资产管理、档案管理等,由 南京 三桥 自主设计经第三方开发上线。 机电 系统 现状 自 20xx 年 10 月正式 通车 运行以来, 三大 系统 (收费 系统、监控系统、通信系统) 总体 运行良好,除监控系统、通信系统外,收费系统于 20xx 年 并入江苏高速公路路网 实现 联网收费,并于 20xx 年 底取消入口收取过桥费,改为 路网出口 收费 站代收。 8 图 5 南京 三桥 三大 系统架构图 随着 20xx 年 南京绕越高速开通及并 入江苏 省高速公路联网收费 , 南京三桥车流量 不断增长,收费业务越来 越复杂,在 增加 通行费收入 的同时 对 南京三 桥的运 营 管理和服务 质量 提出更高要求。 表 1 20xx 年 5 月 —20xx 年 4 月 入口 车道流量 统计 月份 入口车道流量 客一 客二 客三 客四 货一 货二 货三 货四 货五 小计 5 202143 2267 12080 2261 27074 48895 19273 19003 66413 399409 6 183383 2017 14315 2565 26652 44138 16948 19628 62094 371740 7 195899 2319 13450 3672 29808 47393 18897 21455 65。南京三桥营运管理系统项目建设顶层设计(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