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企业竞争前沿——大规模定制模式下的敏捷产品开发内容摘要:
21世纪企业竞争前沿——大规模定制模式下的敏捷产品开发 下载第一部分综 述下载第 1 章大规模定制:企业经营中新的必然趋势( 导论 )B. 约瑟夫·派恩二世策略前景 个企业为了取得成功作出了很多改变,其中最困难、风险最大、也是最重要的改变是将注意力集中在客户身上。 多数企业采取了一些初步的措施,例如:评估客户的满意度,实施质量功能配置,成立跨越市场、制造和开发部门的跨部门团队等等。 但是,这些措施实际上都是面向市场,而非面向客户的。 即使存在单个的客户,企业在产品开发中也常常只是提供更好的而非定制的产品。 现在则要求企业理解并满足单个客户不断增长的多样化愿望和需求,同时保证产品的低成本。 产品开发团队中经理、主管和工程师的重要作用就是利用新的技术、新的制造能力和新的管理方法,有效地为每一个客户提供个别的服务。 不论你是否愿意,客户(消费者或经营者)越来越要求得到他们真正需要的东西,同时,工业的全球化所造成的不断加剧的竞争又导致了产品成本的持续下降。 过去,企业通常要么是追求低成本,要么追求品种多样化,而如今他们则越来越明确地认识到,必须采取能够同时实现效在 第一部分 综 述 4下载 第 1章 大规模定制:企业经营中新的必然趋势 (导论 ) 5下载益和定制的企业策略。 为了不再大规模地生产标准化产品(和服务)或者高成本地生产多品种的产品,企业发现,可以通过综合两者优点的大规模定制生产的方法,同时达到产品的低成本和品种多样化的目的。 简言之,大规模定制模式是指对定制的产品和服务进行个别的大规模生产。 1 从技术发展的角度考虑,阿尔文·托夫勒( o ff l e r)在其 1 9 7 0年所著未来的冲击( 书中曾经提到过大规模定制生产;斯坦·戴维斯( 在其 1 9 8 7年所著完美的未来( 书中也曾对大规模定制生产进行过简要的说明;在 1 9 9 3年我的第一本著作大规模定制 ( M a s sC u s t o m i z a t i o n) 1中对大规模定制的内容进行了完整的描述。 而目前的状况则大大超出了托夫勒 2 5年前的预见,比近 1 0年前戴维斯的设想也要进步得多,甚至与我在短短的 3年之前所作的描述也大不一样。 大规模定制是企业经营中新的必然趋势,它能在不牺牲企业经济效益的前提下,了解并满足单个客户的需求。 几个实例已经有许多公司有效地迎接了这一挑战。 例如在生产牌牛仔裤的李维斯公司( 1 当大规模定制( 词系指管理系统、商业模式,或者指企业的管理模式及其决策模式的时候,该术语首字母为大写( ,这与大规模生产模式( 及其他模式相同。 当大规模定制系指运作的行为时,无需大写。 第一部分 综 述 6下载C o .) ,各客户只需多付 1 0美元即可根据腰围、臀围、裤长和内接缝进行定制。 马萨诸塞州牛顿市的定制制衣技术公司( 自从被李维斯收购后,开发了一个基于 P 维斯公司利用该系统从库存数据中选择一部分数据,并确认其为客户所需的尺码,然后将客户的订单传给位于田纳西州山城 ( M o u n t a i nC i t y )的加工厂进行生产。 一般两周之内即可发货到商店或将货送到客户家中。 李维斯公司使 0种增加到 4 000多种(即两个数量等级) ,并提供额外的五种颜色 /磨光处理的选择及两种以上的裤边裁剪方式。 但这种水平的定制还是无法与其他公司相比。 位于明尼苏达州B a y p o r 拥有数百万、甚至很可能是数亿种可制造的窗户结构,他们为单个客户所生产的窗户品种从 1 9 8 0年的 1万种激增到 1 9 9 5年的 1 8 . 8万多种。 为处理这种定制需求的快速增长,安德森公司开发了一种名为“知识之窗” ( )的多媒体系统。 该系统构造了由 5万多种可能的窗户元素组成的图标结构,由各分销商与最终用户合作设计自己的窗户,通过附加的渲染功能,如模仿从真实的窗户所看到的漂亮的蓝天白云等景象,使客户可以交互地检查设计效果。 这个复杂的设计工具可以自动生成无差错的报价单和详细的制造说明书,并将完成的订单直接传给安德森公司的加工厂。 公司加工系统可以做到将新产品连夜送交给分销商。 如同安德森公司和李维斯公司向客户提供产品一样,大规 模定 制 也应 用于 重工 业。 例如 ,俄 亥俄 州代 顿( D a y t o n)的 C h e m S t a t i o 规模定制用于清洗工厂地板、汽车和餐厅等用途的工业肥皂(多数竞争者视其为一般商品)。 他们分别分析每个客户的需求,应用他们的专利技术“ H 7”和独特的工艺,为客户在浓度、 p 浓度、发泡度、颜色和气味等方面进行定制。 这些独立配制的产品被装在 C h e m S t a t i o 的正面印有明显的 C h e m S t a t i o 时,公司还通过跟踪了解客户是否已将产品用完以加强其全面服务。 通过不断监测在客户手中的包装桶和客户的使用方式,公司在客户提出供货请求之前就可以提前补充存货,使客户不需重新填写订单,甚至不需审阅以前的订单。 下面在众多应用大规模定制模式的制造商中再举一个例子。 总部设在密歇根州的罗斯集团( 属的特洛伊公司( Tr o y)已有 7 0年的历史,该公司生产的气动阀和其他气控系统可用于汽车、铝材和钢材的制造以及林业生产等行业。 公司通过它的“ R O S S / F L E X”系统,了解客户的商业需求,与客户一起进行详细设计,以此来满足客户的需要,并迅速且有效地制造出客户定制的产品。 通过多条生产线的生产,通常可以“复制”出客户自己设计的产品。 通过将有效的定制能力与不断获取客户需求能力的结合,罗斯公司在与客户持续的交往中,与客户之间的联系不断加深。 为实现这一目标,公司设置了一个集成工程师的职位, 第 1章 大规模定制:企业经营中新的必然趋势 (导论 ) 7下载将市场、工程设计和制造的职能有效地集于该工程师一人。 该工程师的基本职责是“挖掘”特定客户的想法,并使客户了解他们的这些想法将向制造工艺提出何种要求。 普通工程师通常的工作过程是与客户交谈,设计阀门,然后制定加工细节(包括 C N。 有意思的是,因为集成工程师的职责与普通工程师正好相反,所以罗斯公司不得不从高校雇请一些新工程师,他们还没有形成工程师理所当然只承担设计工作这样的习惯性想法,当然也绝对不是仅仅承担市场或制造方面的工作。 新前沿技术的变化我以企业竞争的新前沿作为我的第一本书的副标题,因为当我在 1 9 9 2年完成那本书时,大规模定制实际上是新的前沿技术:尽管当时许多公司在朝着这个方向发展,许多行业的市场也对此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但只有几家公司能够真正地在单个客户的层次上有效地实现定制。 例如,上述的几个例子在那本书中都未曾提到,因为当时他们还没有重要的进展(在李维斯公司的例子中,定制制衣技术公司的创建人宋·帕克甚至还未曾注意到它)。 从那以后发生了很多变化。 不仅更多的公司大规模定制其产品,而且正如前面几个例子所描述的那样,它们在广度和深度上所达到的程度相对于短短的 5年来说,都令人惊奇不已。 我对究竟何为大规模定制模式的看法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在我的第一本书中,曾将大规模定制描述为一种重点在于“通过柔性和快速反应实现的多样化和定制” 2 第一部分 综 述 8下载的新的管理体系或模式。 我当时的意图在于将其与大规模生产模式相比较,说明虽然几十年的大规模生产体系正是使美国经济在本世纪的大部分时期内处于优势的原因,但它已不再适用于今天正面临着市场剧变的工业企业。 我以8 0年代以来产品的迅速增加为例,说明旧的大规模生产体系已不再奏效,我们需要引入一种新的体系,实现越来越多的产品品种,通过补充客户的反馈,融进更多的定制,直到使每个客户买到独一无二的商品或服务。 正如经常发生的那样,许多企业想用增加产品品种的方法去阻止真正的定制,并且在迅速分化的市场面前,不顾一切地试图维持大规模生产的传统。 现在我们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多样化并不等于定制。 多样化是指先生产出产品,将它们存入成品库,然后等待需要它们的客户出现。 与此相反,定制是指应特定客户的要求而生产(实际上,“单个客户”一词是多余的)。 多样化是给更多的客户以更多的选择,希望他们找到最接近其需求的产品。 但这样一来,我们经常使客户陷于大量的产品中,决策过程过长,而我们很少或几乎没有提供任何的帮助,结果使他们不得不放弃选择。 客户根本不想选择,他们只想得到他们真正想要的东西。 我们的工作是准确地描绘出(常常通过合作的方式)他们的需求,并且制造出产品。 这一般需要借助各种设计工具(如安德森公司的“知识之窗”系统) ,以消除信息爆炸的问题。 大规模定制的职责在于有效地实现上述目标,既使价格能够令客户接受,又使企业有利可图。 现在多数企业实现 第 1章 大规模定制:企业经营中新的必然趋势 (导论 ) 9下载多样化的方法是在已有工艺之上增加新的措施,而将定制作为特殊情况,这样做将增加大量的成本、时间和额外资源。 大规模定制不能为每个人提供一切,正如我在策略前景 L L 尔摩( 言,它只在每个客户需要的时候为他们准确地提供其所需。 多数大规模定制商发现,虽然在开发产品、工艺和技术方面需要有很大的投资,但当市场分化到一定程度,使大规模生产技术不再能够有效地预测客户的需求时,大规模定制产品的成本就几乎与大规模生产的产品成本相等,甚至更低。 而且,因为定制的产品比标准化产品的使用价值更高,它们更能符合个体的需求,所以,大多数客户愿意多付钱(通常多付 1 0 1 5) ,因此,企业的利润常常会大大地提高,特别是当企业减少了成品库存费用、避免了客户因得不到想要的产品而离开,或者避免了因产品无人问津而不得不甩卖的情况。 想一想,仅仅减少成品库存一项,就可为你的公司带来多少经济效益。 新的必然趋势因为具有以上这些巨大的优势,大规模定制模式正从技术前沿变成一个又一个行业的必然趋势,它是商业竞争中下一个顺理成章的阶段。 这一点可从图 1 - 1所示的框图中清楚地看出。 该图最初为北卡罗来纳大学的两位教授巴特·维克托( i c t o r)和安迪·博因顿( 作,并在与我交流后进行了扩充。 最近,他们正在访问瑞士的国际管理发展研究院 第一部分 综 述 10下载(。 该图定义了四种不同的经营模式,即获得经营成功的四种不同方法。 3“创新模式”中包括手工制造者、企业家、大公司和其他不同产品的生产者。 这些组织不断地创造出新的产品和生产这些新产品的工艺:产品和工艺都是动态变化的。 若干世纪以来,手工制造者基本上遵循了这种创新模式 如果有些客户需要某些企业还不知道如何生产的产品,工匠们就会想办法进行设计,为客户定制。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生,特别是亨利·福特( 明了装配线之后,大规模生产应运而生。 在大规模生产模式中,一切都是固定的:企业在找到了生产某种产品的最佳方案后,就尽快将学习曲线 (定下来。 产品和加工工艺都很少改变,以求固定成本得以偿。21世纪企业竞争前沿——大规模定制模式下的敏捷产品开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