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电源开式网络继电保护方案设计_毕业设计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ll 符合要求 ②最小保护范围 20 kml ) 2/3( 2m i n  灵敏度不符合要求 2线路 Ⅰ段: 1)3*(m a x2  k,KAk )3(m a x2   1)3*(m in2  k , KAk )3(m in1   整定值: )3*(m a x2)3*(2  kr e ls e t K ,KAK kr e ls e t 51..)3(m a x1)3(1   检验:①最大保护范围 kml 6 )4 2 1( 2m a x  %50%%%1001m a x ll 符合要求 ②最小保护范围 kml ) 2/3( 2m i n  灵敏度不符合要求 然而经上面计算采用三段式电流保护时 2线路的Ⅰ段灵敏度均不满足要求( 15%) ,因此均改为采用距离保护。 21 5. 距离保护整定计算 1线路 Ⅰ段:  39。 1 Lre lse t ZKZ ,动作时限为 t=0s Ⅱ段: )()( 1139。 1242。 Tr e lLr e ls e t ZKZKZ , 动作时限为 t= 灵敏度校验: 2 kK,满足要求 Ⅲ段:最大负荷电流AUPIL 792 00373 10 0098 80c o s3 m a xm a x1    最小负荷阻抗  8 6 71 0 0 m a x1m i n Lfh IUZ 短 路 阻 抗 角 d , 最 大 负 荷 阻 抗 角 2 r c c o s fh 取 39。 39。 39。 kK ,全阻 抗继 电器返 回系数 范围 ~ 取hK ,自启动系数 1zqK。 整定阻抗  ) o s ( )c o s (39。 39。 39。 m i n39。 1243。 fhdzqhkfhs e t KKK ZZ  动作时限为 t=+=1s 22 灵敏度校验:①近后备时: 39。 39。 39。 39。 39。 39。 Lse tse n ZZK ,满足要求 ②远后备时: a x139。 39。 39。 39。 39。 39。   TfzL s e ts e n ZKZ ZK,满足要求分支系数 maxfzK =1 Ⅰ、Ⅱ段采用方向阻抗继电器,Ⅲ段采用偏移特性阻抗继电器。 2线路 Ⅰ段:  39。 2 Lre lse t ZKZ ,动作时限为 t=0s Ⅱ段:距离保护的助增系数将使距离保护的测量阻抗增大,保护范围缩短。 在整定配合上应选取可能出现的最小助增系数。 最小分支系数为:) )(()1)(( 2m a x1m i n   B Lsfz X ZXK 最大分支系数为:) )(()1)(( 2m i n1m a x   B Lsfz X ZXK   )()( 3m i n139。 1242。 Tfzr e lLr e ls e t ZKKZKZ,动作时限为 t= 灵敏度校验: 9 kK,满足要求 Ⅲ段:最大负荷电流AUPIL 100013800c o s3 m a xm a x2    23 最小 负荷阻抗  1 0 0 m a x2m i n Lfh IUZ 短 路 阻 抗 角 d , 最 大 负 荷 阻 抗 角 1 r c c o s fh 取 39。 39。 39。 kK ,全阻 抗继 电器返 回系数 范围 ~ 取hK ,自启动系数 1zqK。 整定阻抗  ) o s ( )c o s (39。 39。 39。 m i n39。 1243。 fhdzqhkfhs e t KKK ZZ  动作时限为 t=+=1s 灵敏度校验:①近后备时: 69 4139。 39。 39。 39。 39。 39。 Ls e ts e n ZZK ,满足要求 ② 远 后 备 时 : 1m a x139。 39。 39。 39。 39。 39。   TfzL s e ts e n ZKZ ZK,满足要求分支系数 maxfzK = Ⅰ、Ⅱ段采用方向阻抗继电器,Ⅲ段采用偏移特性阻抗继电器。 3线路保护① Ⅰ段:  39。 3 Lre lse t ZKZ ,动作时限为 t=0s Ⅱ段:距离保护的助增系数将使距离保护的测量阻抗增大,保护范围缩短。 在整定配合上应选取可能出现的最小助增系数。 最小分支系数为: 24 1m i n fzK 最大分 支系数为:1m a x fzK   )()( 3m i n139。 1242。 Tfzr e lLr e ls e t ZKKZKZ,动作时限为 t= 灵敏度校验: 9 kK,满足要求 Ⅲ段:最大负荷电流AUPIL 100013800c o s3 m a xm a x2    最小负荷阻抗  1 0 0 m a x2m i n Lfh IUZ 短路阻抗角 d ,最大负荷阻抗角  1 r c c o s fh 取 39。 39。 39。 kK ,全阻 抗继 电器返 回 系数 范围 ~ 取hK ,自启动系数 1zqK。 整定阻抗  ) o s ( )c o s (39。 39。 39。 m i n39。 1243。 fhdzqhkfhs e t KKK ZZ  动作时限为 t=+=1s 灵敏度校验:①近后备时: 39。 39。 39。 39。 39。 39。 Lse tse n ZZK ,满足要求 25 ② 远 后 备 时 : )//(53m a x139。 39。 39。 39。 39。 39。   TTfzL s e ts e n ZZKZ ZK,满足要求分支系数 maxfzK = Ⅰ、Ⅱ段采用方向阻抗继电器,Ⅲ段采用偏移特性阻抗继电器。 3线路保护② Ⅰ段:  39。 3 Lre lse t ZKZ ,动作时限为 t=0s Ⅱ段:距离保护的助增系数将使距离保护的测量阻抗增大,保护范围缩短。 在整定配合上应选取可能出现的最小助增系数。 最小分支系数为: 11m i n fzK 最大分支系数为: 11m a x fzK   )()( 1m i n339。 1242。 Tfzr e lLr e ls e t ZKKZKZ,动作时限为 t= 灵敏度校验: kK,满足要求 Ⅲ段:最大负荷电流AUPIL 10009880c o s3 m a xm a x2    最小负荷阻抗  m a x2m i n Lfh IUZ 26 短路阻抗角 d ,最大负荷阻抗角  2 r c c o s fh 取 39。 39。 39。 kK ,全阻 抗继 电器返 回系数 范围 ~ 取hK ,自启动系数 1zqK。 整定阻抗  ) o s ( )c o s (39。 39。 39。 m i n39。 1243。 fhdzqhkfhs e t KKK ZZ  动作时限为 t=+=1s 灵敏度校验: ①近后备时: 39。 39。 39。 39。 39。 39。 Lse tse n ZZK ,满足要求 ② 远 后 备 时 : 1m a x339。 39。 39。 39。 39。 39。   TfzL s e ts e n ZKZ ZK,满足要求分支系数 maxfzK = Ⅰ、Ⅱ段采用方向阻抗继电器,Ⅲ段采用偏移特性阻抗继电器。 6. 变压器保护 变压器过电流保护 反应外部短路引起的变压器过电流和作为变压器主保护的后备保护,变压器需装设过电流保护,可采用的保护方式有:过电流保护、低电压起动的过电流保护、复合电压起动的过电流保护及负序过电流保护等。 27 T T2 降压变压器的过电流保护 ⑴过电流保护的启动值按躲过最大负荷电流整定:AIKKI Lrer e ls e r a x1   ⑵灵敏系数校验。 为校验灵敏系数,应算出系统最小运行方式下,变压器低压侧两相短路时,流过保护的最小电流。 最 小 运 行 方 式 下 两 相 短 路 电 流 值 为 :KAI k 1)2(  1 0 )2( se tkse n IIK ,符合要求。 T T4 降压变压器的过电流保护 ⑴过电流保护的启动值按躲过最大负荷电流整定:AIKKI Lrer e ls e r a x2   ⑵灵敏系数 校验。 为校验灵敏系数,应算出系统最小运行方式下,变压器低压侧两相短路时,流过保护的最小电流。 最 小 运 行 方 式 下 两 相 短 路 电 流 值 为 :KAI k 1)2(  10 )2( s e tks e n IIK ,符合要求。 T5 降压变压器的过电流保护 ⑴过电流保护的启动值按躲过最大负荷电流整定: 28 AIKKI Lrer e ls e r a x2   ⑵灵敏系数校验。 为校验灵敏系数,应算出系统最小运行方式下,变压器低压侧两相短路时,流过保护的最小电流。 最 小 运 行 方 式 下 两 相 短 路 电 流 值 为 :KAI k 7 4 1 4 1)2(  10 )2( s e tks e n IIK ,符合要求。 T T7 升压变压器的过电流保护 ⑴ 过 电 流 保 护 的 启 动 值 按 额 定 电 流 整 定 :AUSKKIKKINNrer e lNrer e ls e r 6   ⑵灵敏系数校验。 为校验灵敏系数,应算出系统最小运行方式下,变压器高压侧两相短路时,流过保护的最小电流。 最 小 运 行 方 式 下 两 相 短 路 电 流 值 为 :KAI k 1)2(  )2( s e tks e n IIK ,符合要求。 变压器纵 联差动保护的基本原理是用辅助导线将变压器各侧的二次电流引入差动继电器,比较各侧电流方向及大小来判断变压器是否发生了短路,以决定保护是否动作。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微机、集成电路等大量运用到变压器保护当中。 按照继电器的不同,变压器保护可以分 29 为电磁型差动继电器保护、整流型差动继电器保护、静态差动继电器保护,其中静态差动继电器保护又可以分为晶体管保护、集成电路保护和微机型保护。 下图示出了双绕组和三绕组变压器实现纵联差动保护的原理接线图。 以单相双绕组变压器为例,变压器高、低压侧分别装设电流互感器 TA1 和 TA2,并按图中所示极性连接。 设变压器变比为21 /UUnT  , 1TAn , 2TAn 分别为两侧电流互感器变比, 39。 2I , 39。 239。 I。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