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丰国际广场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指出:“特大城市为先导,大中城市为主体,小 城镇为基础,中原城市为一体 9 化发展”是河南城市化战略方针。 平顶山地区 是中原城市群经济隆起带的以郑州为中心,包括洛阳、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在内九个城市密集区之一,其区位优势突出,资源丰富,城镇化水平高,经济 实力强,目前已发展成豫西南最大的工业基地。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郏县 是河南省经济发展较快的 区域 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产品的提升、政府的支持、人口规模的增加,人们对生活品质、商业消费行为和形态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对高品质 居住环境 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华丰国际广场 项目 ,还基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随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 ,老小区安全防范设施缺乏、治安隐患突出的矛盾日益暴露,难以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广大市民要求加快老小区改造,构建平安、和谐 小区 的呼声越来越高。 为此,要切实加快老 小区技防改造步伐,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定、和谐的生活环境。 实施老小区改造工程是构建和谐社会、不断提升群众安全感和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需要。 当前在我国多数城市的主城区,仍有不少老小区设施不齐全,生活环境不整洁,物业管理不到位,形成了局部的安全隐患,影响了整个城市的文明和谐;多数地方老小区 基础设施 落后,导致一些老小区成为犯罪分子侵袭的主要目标,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造成了不必要的生命财产损失;并且随着工 10 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环境就是竞争力,环境就是生产力”的观念深入人心,加快老小区的改造,对拓展城市发展新空间、增强 城市核心竞争力、优化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国在加快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全国各大城市都在 为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改善人居环境做着不懈 的努力。 华丰国际广场 项目,顺应了全国改造老旧小区,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趋势,使土地资源得到比较充分的利用,有利于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建设这样一个项目是非常必要的。 11 第三章 建设条件 拟建地点 华丰国际广场南临东坡大道;东临复兴路;西临住宅小区;北临住宅。 交通便利,环境幽静。 自然条件 郏县位于河南省中 部偏西,东邻襄城县,西毗汝州市,北接禹州市,南与平顶山市区和宝丰县相连,隶属平顶山市。 地理坐标:北纬 33176。 47′ 43″ — 34176。 11′ 08″,东经 112176。 49″ 40″ — 113176。 25′ 00″,地势呈马鞍形,东南、西北部高,中部低,以平原和岗地为主。 总面积 公顷,辖 8 镇 6 乡, 374 个行政村, 20xx 年总人口为 万,城镇人口 万,城镇化水平为 %,人口密度 人 /平方公里。 ⑴气温: 年平均温度 ℃ 年最高温度 ℃ 年最低温度 10℃ ⑵降雨 量: 年平均降雨量 1000mm 日最大降雨量 年最大降雨量 年最小降雨量 12 雨季集中在 9 月份 ⑶湿度: 年平均湿度 % ⑷风向、风速: 主导风向 东北、西北风 最大风速 ⑸冻土深度: 最大冻土深度 ( 5)水文、地质 本项目所在区域 郏县 地处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 ,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丰沛。 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晴朗气爽,冬季寒冷少雪。 郏县 河道纵横,流水潺潺 ,水库遍布。 境内主要河流有 汝河。 建设条件 工程地质条件 ⑴地形、地貌特征 拟建场地地形较为平坦,自然地面高差不大。 ⑵地质构造 拟建场地内无断裂通过。 ⑶水文地质条件 拟建场地内地下水水位较深。 ⑷不良地质作用 13 拟建场地没有其他不良地质作用。 场地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 ⑴工程环境评价 拟建工程交通便利,无污染,环境良好,适合本项目建设。 (2)地基岩土均匀性评价 拟建工程场地地处原校园内,地基土为均匀地基土。 (3)场地地震效应评价 郏县 地区地震基本烈度为 6 度。 (4)地基土最大冻结深度 拟 建场地地基土最大冻结深度不大于 200mm。 (5)场地稳定性、适宜性评价 近场地无全新世活动断裂通过,工程环境良好,场地稳定,适宜建筑。 建筑施工条件 郏县 施工条件优越,施工单位有很多家。 他们均从事过大量的高层和多层建筑的施工 和安装,具有丰富的施工经验,均具备建设 华丰国际广场 项目 施工能力。 该工程应通过公开施工招标的形式,择优选择施工队伍。 建筑材料供应条件 (1) 郏县 方圆拥有不同类型的大宗地方建材,如钢材、水泥、粘土砖、粉煤灰、石、石灰、砂等,规格齐全,来源充足,除钢材、部分木材需外地供应 外,其余材料均能满足本工程项目建设的需要。 14 (2) 本项目建设所需建筑构、配件均可由本地各砼预制构件公司及各门窗厂供给,能够满足建设需要。 施工期间的交通运输 华丰国际广场 项目地处 郏县主要交通要道 ,四周的交通干道发达,能够保证项目建设交通运输的需要。 施工期间水、电供应条件 (1) 项目建设地区水源充足,能够满足工程建设的用水需要。 (2) 项目建设所在区域电网完善,可满足项目建设的各项用电需要。 排水工程 项目所在区域市政管道发达,完全能接受处理过的废水,可满足项目雨水污水的排放 要求。 社会经济条件 郏县位于河南省中部偏西,东邻襄城县,西毗汝州市,北接禹州市,南与平顶山市区和宝丰县相连,隶属平顶山市。 地理坐标:北纬 33176。 47′ 43″ — 34176。 11′ 08″,东经 112176。 49″ 40″ — 113176。 25′ 00″,地势呈马鞍形,东南、西北部高,中部低,以平原和岗地为主。 总面积 公顷,辖 8 镇 6 乡, 374 个行政村, 20xx 年总人口为 万,城镇人口 万,城镇化水平为 %,人口密度 人 /平 15 方公里。 郏县地处伏牛山的北部余脉向豫东平原过渡地带,地 形起伏大,地势西北和东南部高,中部低洼,呈马鞍状。 流经县境大小河流共 13 条,以北汝河最大,自西向东贯穿全境。 自然资源丰富。 矿产资源主要有煤、白云岩、水泥灰岩、焦宝石、大理石、陶土、铝矾土、石英石和铁矿石等 19 种,其中煤炭资源探明储量 25 亿吨,白云岩普查储量 亿吨,水泥灰岩远景储量达 11 亿吨。 郏县交通便利发达。 洛(阳) — 界(首)公路和郑(州) — 南(阳)公路西线在县城交汇,郑(州) — 尧(石人山)高速、南石公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贯穿县境;目前,以县城为中心,形成了完善的交通网络。 郏县农林畜牧业发达。 烟叶常年种植,其中 “ 山儿西 ” 烟以其叶片肥厚、色泽金黄、油分适中、气味香醇驰名中外,是我国浓香型烤烟的代表。 “ 郏县红牛 ” 为全国八大良种牛之一,以肉质细嫩、皮革 柔韧而深得中外畜牧专家的好评。 五大产业聚集区 一、城关食品、饮料、医药聚集区 城关镇食品、饮料、医药聚集区位于龙山大道与眉山大道之间。 经二路以东集中引进冷饮、制药工业项目,以西集中引进食品加工项目。 目前,已入驻企业达 42 家,从业人员达 20xx 余人,产品类型分食品、酒类、饮料、生物药品、食品机械、农产品加工等。 16 二、广天铁锅聚集区 广阔天地乡历史上有着铸造业悠久传统。 年产各类铁锅 5000 多万口,年产值 5 亿多元,从业人员 120xx 多人,总产量是全国 “ 三分天下有其一 ”。 它已成为全国重要的铁锅生产基地和聚散地。 产品畅销到全国各地,并出口到日本、南韩、俄罗斯等国家。 三、黄道电力建材聚集区 该聚集区东至黄道和安良交界处,南临后湾村、西至大桥村,北至黄道磨街交汇处,总面积 6 平方公里。 目前,该聚集区共有企业 102 家,安置就业人员 8600 多人,年实现工业产值 114534 万元,占全乡工业总产值的 80%。 四、神 前陶瓷工业聚集区 该工业区位于安良镇北 5 公里处的郏神、禹神公路两侧,总面积 6平方公里。 该园区已有企业 48 家,长年务工农民 2800 多人,从事销售人员 3000 多人。 年产值 亿元。 该聚集区主要生产仿古建筑瓷、工业陶瓷、日用瓷、工艺瓷等 8 个类别 60 多个品种,产品远销全国 20 个省市自治区及非洲、东南亚等地区。 五、李口焦化工业基地聚集区 该聚集区入驻焦化 3 家,选煤厂 3 家,拥有员工近 800 人,该聚集区年加工原煤 160 万吨、生产精煤 120 万吨、焦炭 50 万吨、焦油 万吨、煤气 8700 万立方米,完成 销售收入 29000 万元,上缴税金 1136万元。 近年来郏县经济概况 17 20xx 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 亿元,同比增长 %。 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 亿元、 亿元和 亿元,分别增长 %、 %和 %。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增长 %。 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 亿元,增长 %,税收占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达到 %,比上年提高 个百分点。 一般预算支出 亿元,增长 %。 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 亿元,增长 %;各项贷款余额 10 亿元,增长 9%。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增长18%。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7524 元,增长 24%。 农民人均纯收入 3488元,增长 %。 20xx 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 亿元 ,同比增长 %。 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 亿元、 亿元和 亿元,分别增长 %、 %和 %。 财政收入实现新跨越。 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突破 3 亿元大关,达到 亿元,增长 %。 20xx 年县域经济全年生产总值完成 亿元 ,同比增长 14%。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增长 %;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增长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增长%。 农民人均纯收入 4459 元,增长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0164元,增长 11%。 18 第四章 建筑设计 设计概况 1.地理位置及用地范围 该项目东临复兴路,南临东坡大道,地处郏县经济发展的核心地带,交通四通八达,处在进出郏县的交通要道,是郏县对外开放的窗口,该项目占地面积约 平方米,约 亩。 2.设计内容 华丰国 际广场建筑方案设计 1. 业主提供的资料: ( 1) 设计委托书。 ( 2) 用地地形图及电子文件。 ( 3) 规划设计条件 2. 国家及地方有关设计规范、规程及规定。 ( 1) 《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 ( JGJ3787) ( 2) 《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 》 JGJ 6789 ( 3) 《商店建筑设计规范》 JGJ4888 ( 4) 《住宅建筑设计规范》 GB 50096— 1999(20xx 年版 ) ( 5)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95) ( 6) 《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 (JGJ10098) ( 7)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JGJ5020xx 19 ( 8) 《河南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夏热冬冷地区) DBJ 41/07120xx ( 9) 其它有关的设计规范、规程及文件 设计原则 以人为本,创造以酒店、居住为核心的内、外部空间环境,因地制宜,有效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的综合效益。 规划与单体设计相结合,创造一个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生活方便、利于管理、环境优美,具有时代精神的建筑群。 具有超前意识,依靠科技进步,加大科技含量,考虑地方气候与习俗等特点,力求建筑风格 的创新。 从整个规划区范围和周边环境综合考虑,包括路网、市政设施等,创造舒适、优美、安全的环境。 总平面设计时充分考虑了项目用地所在处地理位置,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以及项目用地本身形状,场地内建设内容与场地的空间关系,将项目的规划与设计从一开始就纳入城市空间序列的范畴,与环境达成有机的和谐。 整个的建筑群顺应地形布置。 对外形成高低错落有节奏感的立面,对内形成空间层次丰富、尺度宜人的院落。 建筑相对紧凑,以灵活自由的形态布置在场地上,通过道路、停车场、等建筑元素,使各个建筑彼此之间紧密地联系。 总体 规划设计 总体布局 根据该土地的实际情况,在该土地原审批大厅位置上开发建设一栋 20 30 层的底墒住宅楼( B 座),建成后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提高城市发展的水平,在郏县大酒店原来绿地位置建设开发一栋 30 层高的底商宅楼 (A 座 )、原客房南边建设一栋高 32 层的住宅楼( B 座)、在原来餐厅位置建设一栋高 11 层的住宅楼( C 座)。 小区、酒店及商业进行人车分流,小区与酒店互为分开、互不影响。 ( 1) 道路系统 本地块在中间位置设主要道路 ,沿道路两侧和宅前宅后合理布置活动场地休闲娱乐空间和停车空间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