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畔山林语5号楼4层结构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2~4 2 4 9 4 9 0 0 1 4 9 4 9 0 0 13 横向框架活荷汇总表 层 次 2q 39。 2q 39。 39。 2q 1P 2P 3P 3P 1M 2M 3M 4M 1~ 4 0 0 、风载计算 该地区基本风压值: 0w = 2/mkN。 ω =β zμ sμ zω 0 由于建筑总高度低于 30 米,故β z=;对于矩形平面μ s=;地面粗糙度类别取 C类, 则各楼层处的集中荷载为 : 1 层: 0 zszzi A = ( )= KN 2~ 4 层: 0 zszzi A = ( )= KN 五、 内力计算 恒载活载作用下内力 结构简图如下: 14 15 == 楼层节点的最大位移 ==================== 其中比值 (R1/R2)为: R1最大位移 /平均位移 R2最大柱间位移 /平均柱间位移 ==== 第 1 荷载工况 ==== X 向风力作用下节点控制水平位移 层号 塔号 节点号 X 向最大位移 X 向平均位移 (mm) 节点号 X 向最大柱间位移 X 向平均柱间位移 (mm) X 向最大位移角 X 向平均位移角 柱高 比值 4 1 2 17 1/9999 1/9999 (m) 3 1 2 2 1/9999 1/9999 (m) 2 1 2 2 1/9999 1/9999 (m) 1 1 2 2 1/9999 1/9999 (m) 16 最大层间位移角: 1/9999 平均层间位移角: 1/9999 ==== 第 2 荷载工况 ==== Y 向风力作用下节点控制水平位移 层号 塔号 节点号 X 向最大位移 X 向平均位移 (mm) 节点号 X 向最大柱间位移 X 向平均柱间位移 (mm) X 向最大位移角 X 向平均位移角 柱高 比值 4 1 15 15 1/9999 1/9999 (m) 3 1 15 15 1/9999 1/9999 (m) 2 1 15 15 1/9999 1/9999 (m) 1 1 15 15 1/9999 1/9999 (m) 最大层间位移角: 1/9999 平均层间位移角: 1/9999 ==== 第 3 荷载工况 ==== 恒载作用下节点的最大竖向位移 层号 塔号 节点号 最大竖向位移 ( mm) 4 1 28 3 1 28 2 1 28 1 1 28 17 ==== 第 4 荷载工况 ==== 活载作用下节点的最大竖向位移 层号 塔号 节点号 最大竖向位移 ( mm) 4 1 41 3 1 28 2 1 28 1 1 28 各层柱端弯矩及剪力计 算 层次 hi /m Vi /kN ΣDij N m 右 边 柱 中 柱 Di1 Vi1 k y biM1 uiM1 Di2 Vi2 k y biM2 uiM2 4 2804.384 1684830 25678 42.74 1 39753 9 3 3408.278 1684830 25678 51.94 1 39753 9 2 3850.858 1684830 25678 58.69 7 26711 9 3 1 4140.398 1194642 13910 48.21 3 25471 6 18 梁端弯矩、剪力及柱轴力计算 层次 边梁 边梁 柱轴力 lbM rbM L Vb lbM rbM L Vb 右边柱 中柱 N1 左边柱 6 5 4 3 2 1 291 层次 hi /m Vi /kN Σ Dij N m 边 柱 Di1 Vi1 k y biM1 uiM1 4 1194603 16541 3 1194603 16541 2 828963 11271 1 1109593 20202 19 恒荷作用下梁端剪力及柱轴力 层 次 荷载引起的剪力 弯矩引起的剪力 总 剪 力 柱 轴 力 AB 跨 BC 跨 AB 跨 BC 跨 AB跨 BC跨 A 柱 B 柱 C 柱 VA=VB VB VC VA=VB VB=VC VA VB VB VC N 顶 N底 N 顶 N底 N 顶 N 底 4 53.98 103 93.43 7 9 5 91.151 51 24 349.084 8 624.84 440.179 466.639 3 53.98 103 93.43 7 9 5 91.151 51 94 468.354 81 853.641 602.89 629.35 2 53.98 103 93.43 9 7 91.29 9 44 587.604 1056.141 1082.601 765.74 792.2 1 53.98 103 93.43 04 6 84 91.44 4 8 706.74 1285.365 1311.825 928.74 955.2 风 荷载计算 风荷载标准值按式 ozszk , 基本风压 w0=。 由《荷载规范》查得 (迎风面)和 (背风面), B 类地区, H/B=,查表得: 脉动影响系数υ =. T1= , W0T12=。 izz zz 其负载宽度 ,沿房屋高度分布风荷载标准值 z z sq (z ) 4 .0 5 0 .4 根据各楼层标高处高度 Hi查取 z 20 沿房屋高度分布风荷载标准值 层次 Hi( m) Hi( m) z z )m/KN)(z(q1 )m/KN)(z(q 2 4 3 2 1 《荷载规范》规定,对于高度大于 30m 且高宽比大于 的房屋结构,应采用风振系数 z 来考虑风压脉动的影响,本例房屋高度 H=30m,H/B,因此,该房屋应不考虑风压脉动的影响。 框架结构分析时 ,应按静力等效原理将分布风荷载转化为节点集中荷载,第 4 层集中荷载 F5的计算如下: F5=(+++) 1/2 +[( ) +( )] 1/2 1/3 +[( ) +( )] 1/2 2/3 = 风荷载作用下的水平位移验算 根据图 5( b)所示水平荷载,由式 nik ki FV计算层间剪力 Vi, s 1j ijii D/V)( ; kn1k )( 计算各层的相对侧移和绝对侧移,计算结果见表 层次 1 2 3 4 Fi( KN) Vi( KN) 21 )N/mm(D 43751 88899 88899 88899 )( mmi )( mmi ii h/ 310 310 310 310 由表可见,风荷载作用下框架最大层间位移角为 310 ,远小于 1/550,满足规范要求。 风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内力计算 风荷作用梁端弯矩剪力及柱轴力计算 层次 左边梁 右边梁 柱轴力 lbM rbM L Vb lbM rbM L Vb 右边 柱 中柱 N1 左边柱 4 3 2 1 22 楼板厚 120mm,楼面活荷载 /KN m ,采用 30C 砼, 235HPB 级钢筋, 3/ 0102 ll 为双向板。 纵梁截面取 300 600 ,横梁截面取 300 500。 横梁、纵梁、次梁截面尺寸 见表 2。 活荷设计值:。十堰畔山林语5号楼4层结构设计(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