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自动化物流配送及储备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品。 新药的创新研制能力及制剂水平低下,创新药物很少。 ―三低 ‖是指企业集约度低、利润率低、管理效能低。 近年来我国医药行业的毛利一直在下降。 据中国医药商业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国内药品批发行业的平均毛利率为 %,而平均费用率却达到 %。 美国医药批发行业的平均毛利率为 5%,平均费用率只有 3%~ 4%,平均商业纯利润率达到 1%~ 15 2%。 与此同时,在行业内,特别是众多小型企业的散、乱、差的现象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行业素质的升级需要靠一定的时间过程实现。 物流运作手段较为基本和原始。 我国目前的医药物流企业采用的是仓库、车辆和人员的堆积方式,实现以人工为主的商品储运,管理效率不高,流通方式落后,因此面对更大的商品吞吐,效率、速度、准确与成本等因素对发展造成影响。 据行业统计,目前国内医药商业的平均物流成本占销售 额的比重达 10%以上,而美国医药批发商的该项指标仅为 %;医药商业纯利润率仅有 %,全美医药批发商利润率为 %。 因此物流手段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 管理方式较为简单和粗放。 国内医药商业企业大部分仍沿袭传统的运营模式,大都以具体业务操作为主要方式,管理环节较为薄弱,管理人才较为缺乏,管理制度不甚健全,目前仅有少数企业初步建立局部支持功能的物流信息管理及业务支持系统,大部分中小型企业的信息及物流管理系统有待今后逐步导入和使用。 产品市场实行区域性销售政策。 药品生产厂家对自身产品普遍按照我国行政区划推行区域销售政策,一般禁止和限制经销商窜货,即跨区域销售。 医药行业的这一特性造成我国现阶段大部分批发商业长期处于区域性的销售地位,对医药物流的发展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 16 品种的资源占有程度是企业实力的体现。 作为分销商,如果没有货源,意味着只有死亡。 医药物流企业竞争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其产品采购力量的竞争,对销售客户实现 ―一站式服务 ‖主要体现在产品齐全、数量巨大、经营品种的丰富多样。 大凡国内较有实力的医药物流企业,其商品采购资源力度必定强大。 医药物流分销主要以多级分销形式为主。 即 处于区域核心城市的一级大型医药物流分销商凭借其强大的储运能力向所覆盖区域的地、市、县二、三级医药批发商销售,地、市、县医药批发商凭借其具备配送能力和掌握的区域客户资源在当地向医院、诊所和药店等终端零售商进行销售。 在此基础上还存在面对城区的中小型区域仓储配送形式、面对医院的区域性纯销形式、面对单一产品的招商代理形式等其他类型。 医药物流产业的发展走向 企业管理体系从粗放型向集约化发展。 随着我国医药市场的不断整合和规范,在淘汰了相当一批效益低下、管理落后、运作原始的医药商业后,通过 GSP 认证达标的系统 改造,医药商业的管理体制将日趋完善,管理能力渐步提高,特别是一些大型医药企业通过体制改革,逐步朝着企业集团化、管理现代化的方向发展,精细化管理、规范化经营是医药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以行政区域为主的分销模式向跨区域的集团性分销体系 17 发展。 由于规模化发展的需要以及国家对异地设库的政策于20xx 年 4 月 1 日正式放开,跨区域的大型医药分销企业集团形式正在形成。 过去以行政区划为主的传统多级分销模式正在逐步走向终结;同时大型物流企业通过兼并、联合中、小型批发商使其成为批发配送网络的节点企业,利用其已有的配送资源,不 断完善和合理规划自身物流配送网络,并将不具备物流功能的制造商、零售商作为自己的目标顾客,即通过自己的物流配送网络将制造商的产品迅速、准确、及时、低成本地销往目的地。 医药物流正向寡头垄断方向发展,药品分销渠道全国化的趋势日见明朗。 产品从多渠道分销向实行总代理、总经销制形式发展。 少数批发物流商实力不断强大,逐步成为区域内的行业龙头,市场覆盖率程度越来越高,产品服务形成区域化优势,为减少中间环节,提高产品周转频次,厂家的市场策略也已从在将自身产品分销若干批发企业的做法中逐步转向寻找区域内实力物流企业作为产 品的区域总代理、总经销的方式来实现,总代理、总经销形式已成为重点产品的主要分销手段。 物流技术从简单手工到电子信息业务系统发展。 在物流行业总体发展趋势下,医药物流技术也正在从人工为主的方式逐步过渡到使用电子信息技术,通过现代化的自动存储,自动拣选和功能齐全的计算机仓储管理系统,大大降低差错率、提高劳动效率。 以实现由传统的人工仓储向自动化物流的转型, 18 并成为所在市场区域内的医药物流配送中心是医药物流手段升级换代的方向。 医药物流业务从批发多级分销向直销零售市场发展。 近年来,医药零售市场保持了畅旺的发 展势头,其增幅稳定在 10%以上。 随着医疗保险制度、药品分类管理制度、跨地区连锁经营管理办法的逐步实施,为更好地适应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及开放药品分销服务领域的需要,连锁药店成为医药流通业发展最为迅速的一个业态,也成为医药商业批发网络中极为突出的客户资源体系。 与此同时各地大卖场、平价大药房相继出现,其经营成本低廉,大进大出,对现有流通格局造成较大冲击。 医药物流建设从一般传统型向大型化、现代化方式发展。 医药物流建设不再是从前简单地租借或自建仓库,追求短、平、快的投机操作,越来越多的物流建设项目规模巨大。 相关 数据显示,长春市医药物流中心总投资 亿元;桐君阁的西部医药有限公司一期投资 亿元;江西南华医药有限公司总投资 亿元;湖南医药物流园总投资 亿元;成都五块石药品配送中心均为企业投资修建、总投资 7 亿元;内蒙古国家西部开发项目,占地 1500 亩的 ―北方药都 ‖总投资 10 亿元人民币;海南知名企业集团三叶与海南银森实业、天津浩地集团和香港满京华投资公司兴建的包括 GSP 医药物流商城在内的 ―三叶数码城 ‖已被列为海口市政府的重点建设工程,共同斥资 13亿元巨资兴建。 药品交易行为从单一的柜台式销售向柜台与 电子商务网 19 络平台相结合的形式发展。 互联网络技术的实际运用产生了一定的专业商品交易网络系平台,利用信息技术将电子商务与传统医药分销产业相结合,形成 ―鼠标 +水泥 ‖的先进医药分销企业模式。 物流运作方式从传统的批发企业模式向供应链管理模式发展。 现代医药物流采取供应链管理模式,以物流中心为平台,与制造商及其他供应商(上游企业)和药品零售商及其他分销商(下游企业)建立一种面向市场的供应系统,提高药品分销效率,并形成相对稳定的产销联盟网络。 在这个联盟内,制造商、物流中心、零售商等企业根据自身的资源条件进行合理分工 ,面对最终市场的需求状况,在生产品种、供货数量、供货时间、供货方式等方面相互协作,从而形成一种新型的流通体制。 中国医药物流业的发展是多层面、多环节的,并且具有个性化的多样性,从表象的组织结构到深度的企业运作,从整体经营的固定模式到细微管理的差异策略,根据企业的规模大小和服务方向都有不同的侧重。 但从总体而言,都是一个急迫的升级换代、涅槃重生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必须杜绝投机和赶潮心理,避免造成一窝风的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同时又不能小富即安、裹足不前,从而丧失行业发展的历史性契机。 随着国家市场经济环境的良性发育 和产业政策的进一步优化,在正确、有效的引导和调控中,中国医药商业的物流之路将更为稳健而 20 坚实。 第 三 章 厂址选择及 建厂条件 厂址方案 本项目位于 **市。 该项目选址依据以下原则进行: A.适应性原则 —— 该项目选址与 衡水开发区 及 医药产品 批发市场的未来规划和相关政策相适应,与 医疗点 分布与需求相适应; B.协调性原则 —— 在选址过程中把 医药物流 物流网络作为一个大系统考虑,使园区的设备在地域分布、物流作业生产力、技术水平方面互相协调; C.经济性原则 —— 项目在选址过程中严格依照经济性原则,在即合理又经济的区位和良 好的交通相适宜的地方选址,保证项目建设、运营和物流成本的最优化。 实现未来发展的可持续经济性; D.战略性原则 —— 选址过程中,既考虑全局,又考虑长远。 遵从局部服从全局,当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 既考虑了目前的实际需要,有考虑了日后发展的可能。 总体而言,项目选址是科学的,是符合实际需要的,也是符合未来产业发展的。 建厂条件 地形地貌 21 **市 位于河北省东南部,界于东经 115176。 10′116176。 34′,北纬37176。 03′38176。 23′之间。 地处河北冲积平原,地势自西南向东北缓慢倾斜,海拔高度 12 米~ 30 米。 地 面坡降,滏阳河以东在 1/8000~1/10000 之间,以西为 1/4000。 境内河流较多,由于河流泛滥和改道,沉积物交错分布,形成许多缓岗、微斜平地和低洼地。 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 **市 地表水属于子牙河水系及黑龙港流域。 该区处于山前堆积平原与中积平原的交接地带,属陆相地层为第四系冲洪积,湖洪积,水文地质可分为四个含水层组,自第四纪以来连续沉积,形成厚厚的松散堆积物质,结构复杂。 浅部为咸水层体,深层为淡水。 本工程场地地基属第四纪全新世纪沉积物,根据勘察资料分析,按成因类型及形成年代,自上而下分为四层: 素添土:厚度 ~ 7m,以粉土为主,含有建筑垃圾白灰渣、砖渣,土层结构不均匀。 粉层土:厚度 ~ 3m,含水量高,土层呈饱和状态,属于中高压缩性土层。 粉质粘土层:厚度 ~ ,地里承载力标准值 fk= 150kPa,属于中等压缩性土层。 粉土层:次层未揭穿,黑灰色,次层地基承载力标准值 fk= 150kPa,属于中等压缩性土层。 气候条件 22 衡水属大陆季风气候区,为温暖半干旱型 ,属半湿润气候。 四季分明,春季少雨多风;夏季前期干旱,后期雨量增多;秋季天高气 爽;冬季寒冷少雪。 寒旱同期,雨热同季是该地气候的显著特点。 具体气象资料如下: 年平均干球气温 ℃ 历年极端最高气温 ℃ 历年极端最低气温 ℃ 历年平均最高气温 27℃ 历年平均最低气温 ℃ 历年平均相对湿度 64% 年主导风向 夏季东南风 冬季西北风 基本风压 178。 历年最大风速 28m/s 年平均风速 m/s 历年平均降雨量 519mm 历年最大降雨量 918mm 一日最大降雪量 最大积雪深度 历年最大冻土深度 820mm 全年无霜期 240 天 年日照时数 2547 小时 23 地震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GB1830620xx),本项目所在区域抗震设防烈度按 7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交通运输 **市 交通便利,石德、京九两条铁路穿越境内,在 **市 形成十字交汇,与国道 106 线、 307 线组成 ―井 ‖字型交通框架,石黄高速公路横穿境内,新建的石黄高速衡水支线和衡德高速公路更为衡水交通锦上添花。 公用设施社会依托条 件 供水:生产、生活用水由厂区自备水井提供,根据该地区区域水文资料,该区域地下水符合生活用水标准。 供电:供电电源 是衡水 变电站,园区负责将 10kVA 高压供电线接至厂区,可保障项目用电需求。 24 第 四 章 项目建设方案 总图布置 建设场地情况 拟建厂址位于 **市 , 占 地面积 200 亩。 建设地点地势较为平坦,起伏不大。 项目新建成品 常温自动化 立体仓库一个、成品阴凉自动化立体仓库一个、 21 米高原辅包材自动化立体仓库一座、 9 米高中药材储备库一座、办 公区、配货区等总建筑面积为 115500 平方米,项目 厂区还建有 停车场等硬化设施。 总平面布置原则 满足工艺、运输、防火、施工等有关规范或规定; 厂区总体布置结合地形、地貌和现有场地工程地质资料,主要建构筑物尽量避开地质条件相对较差地段,合理确定台段高差,以降低土石方工程量与减少土建基础投资; 厂内道路交通要顺畅,货运与人流要避免干扰,尽量分流; 路线 流程要顺畅,物料输送要短捷; 厂区的整体布局要美观,出入口设置要考虑人流、物流的来去方向,在注意节约用地,布置紧凑的同时应留出绿化用地。 工厂的规划设计 总平面布置 根据以上原则和现有场地情况及外部运输条件,结合流程要 25 求,在对工厂总图进行整体规划的前提下进行本项目总平面布置。 道路设计 为满足原料及成品运输,以及检修、消防要求,并结合厂外现有道路情况,进行道路设计。 厂内道路设计为市郊。医药自动化物流配送及储备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