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保险服务楼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62 第十二章 社会效益评价 ..................................................................................................63 经济效益分析 ....................................................................................................63 社会影响分析 ....................................................................................................63 第十三章 结论及建议 .....................................................................................................65 结论 ..................................................................................................................65 建议 ..................................................................................................................65 博兴县医疗保险服务楼 建设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 项目总论 项目 建设单位 概况 项目名称 博兴县医疗保险服务楼 建设 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单位 博兴县医疗保险门诊部 项目单位 概况 医疗保险门诊部成 立于 20xx 年 3 月 7 日,是隶属于县医疗保险事业处的股级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所有制形式为集体,经费来源是自收自支;注册资金 60万元,开办资金 384 万元,法定代表人张建梅,服务对象面向全社会,实行门诊服务方式。 开办的宗旨是为维护参保职工利益,提供医疗服务。 医疗保险门诊部现有职工 30 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有 15 人,其他人员 15人,核定诊疗科目为内科。 主要服务对象为:医疗保险特殊病种病人、离休人员,参加医疗保险的参保人员及一般社会人员。 服务项目:以上人员的用药、输液、一般的诊疗检查服务。 项目 拟建地点 本项 目建设地点: 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胜利一路 409 号 项目 建设内容及规模 本项目为博兴县医疗保险服务楼 建设 项目,规划用地面积 6782 平方米,设计总建筑面积 7128 平方米, 主要包括医疗保险服务楼和附属用房,框架机构,四层, 医疗保险服务楼主要包括药房、输液室、诊疗室、保卫值班室、检验室、博兴县医疗保险服务楼 建设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5 医生办、值班室、心电图室、宣传教育心理咨询室、资料室、会议室、药库, 建筑面积 3328 平方米 ; 附属用房包括 主任办公室、财务室、行政后勤办公室、政工办、职工活动室、老干部活动室、 档案室、阅览室、 车库, 建筑面积为 3800平方米。 设计方案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数量 1 用地面积 平方米 6782 2 总建筑面积 已建建筑面积 平方米 3717 新建建筑面积 医疗保险服务楼 3328 附属用房 3800 3 建筑占地面积 平方米 2713 4 容积率 5 建筑密度 % 40% 6 绿化率 % %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国务院关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试行资本金制度的通知》(国发〔 1996〕35 号); 〔 20xx〕 15 号文发布的 《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 、建设部发改投资〔 20xx〕 1325 号文发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和《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参数》; 4.《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xx 年本); [20xx]1169 号文发布的《项目申请报告通用文本》; 6.《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20xx20xx 年)》; 7.《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 20xx〕 32号)》 8.《医药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博兴县医疗保险服务楼 建设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6 、产业政策、法律法 规、设计标准。 可行性研究结论 项目工程技术方案 1.土建工程 根据门诊部的要求,本项目建设总建筑面积为 7128 平方米,建筑物主要是医疗保险服务楼、附属用房。 2.医疗设备 根据门诊部的特性,本项目的医疗设备主要为检测设备等,主要在国内采购。 3.公用工程 建设区域内给排水、变配电及消防等公用工程配套设施和污染处理设施。 环境保护 本项目为服务楼的建设项目, 严格遵守国家和当地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并严格执行相关环境保护标准,废气、废渣、废水都得到 有效处理,达到排放标准。 组织结构及劳动定员 预计项目完全建成后需劳动定员共 30 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 20 人,医务及管理人员 10 人。 项目建设进度 根据行业经验以及结合本项目情况,项目总建设周期为 8个月,从 20xx年 6月初至 20xx年 01月末。 项目具体实施进度如下表所示。 博兴县医疗保险服务楼 建设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7 项目实施进度表 序号 时间 项目内容 20xx20xx 年 6 7 8 9 10 11 12 1 1 前期工作 2 招投标工作 3 初步设计及项目报建 4 施工图设计 5 土建施工及装修 6 工程竣工验收及投入使用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本项目总投资 800 万元, 其中建筑安装工程费工程直接费 719 万元,工程建设及其他费用 62 万元,预备费 9 万元,期间费用 10 万元。 资金筹措方式为自筹。 项目的社会效益 本项目属于公共卫生项目,公共卫生项目的特点之一就是受益面广,是面向全社会的,受益者不受年龄、阶层、文化、收益的限制;二是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存,以社会效益为主。 ( 1)能满足当地及 周边群众的就医要求,减轻患者医疗负担,响应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博兴县 医疗保险门诊部是福利性公益事业单位。 该项目的实施,有利于方便当地患者住院治疗,减少转院治疗的麻烦,减轻旅途经济负担,有利于缓解当地农民“因病致贫,越贫越病”的矛盾。 帮助农民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 同时,自正式启动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后,越来越多的农民参加了医保, 博兴县医疗保险服务楼 的建设能使国家的医保制度真正惠及广大农民群众。 ( 2)项目建设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延长人均寿命。 博兴县 医疗保险门诊部自建以来一直承担着博兴县人民群众的健康 保健任务,项目实施后有利于提高医院的服务水平,扩大服务范围、及时满足患者的就诊需要,保障身体健康,免受病痛折磨,从而延长当地人均的寿命。 博兴县医疗保险服务楼 建设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8 ( 3)改善医疗设施环境,提高区域急救护事件处理能力,为群众的生命健康提供可靠的保障。 ( 4)项目建设有利于促进社会稳定与安定团结。 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人民群众基本的生存需要,所以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存需要是党和政府的第一责任。 门诊部作为政府公关服务的必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职能。 项目综合评价结论 本工程为博兴县医疗保险服务楼 建设,属于 基本医疗服务设施建设项目。 在《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xx 年本)》中为国家鼓励类建设项目。 博兴县 医疗保险门诊部本着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态度新建服务楼,符合国家及山东省发展医疗事业的需要,符合博兴县整体规划和卫生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项目建设意义重大,政策性强,必要性充分。 项目建设内容合理可行,功能齐全。 本项目是社会公益型项目,项目建成后,可为当地周边人民群众医疗保险服务提供基本医疗保障,可解决 博兴县 医疗保险门诊部病房及业务场所紧张的问题,有利于业务的进一步扩大发展,增加门诊部的社会服务力度。 便于当地居 民的就近治疗,及时救治,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的问题。 改善了患者的医疗卫生条件和就医居住环境。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有利于门诊部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为构建和谐滨州市,促进博兴县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综合以上分析,建好办好博兴县医疗保险服务楼 建设 项目,是博兴县社会事业的主要内容,是党和人们政府为人们群众谋幸福的具体体现,是保障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其意义重大而深远,所以本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可行的。 博兴县医疗保险服务楼 建设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9 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建设必要性 项目背景 20xx 年 3 月 17 日 , 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为建立中国特色 医药卫生体制,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中共中央国务院于 20xx 年 3 月 17 日提出了 “ 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 ” (以下简称意见)。 在意见中提出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 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该意见确定到 到 2020 年,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基本建立。 普遍建立比较完善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比较健全的医疗保障体系,比较规范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比较科学的 医疗卫生机构 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多元办医格局,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基本适应人民群众多层次的医疗卫生需求,人民群众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 大力发展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进一步健全以 县级医院 为龙头、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 县级医院作为县域内的 医疗卫生中心,主要负责基本医疗服务及危重急症病人的抢救,并承担对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业务技术指导和卫生人员的进修培训;乡镇卫生院负责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等综合服务,并承担对村卫生室的业务管理和技术指导;村卫生室承担 行政村 的公共卫生服务及一般疾病的诊治等工作。 有条件的农村实行乡村一体化管理。 积极推进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和能力建设,政府重点办好县级医院,并在每 个乡镇办好一所卫生院,采取多种形式支持村卫生室建设,使每个行政村都有一所村卫生室,大力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提高服务质量。 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 城镇职工 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 城乡医疗救助 共同组 成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分别覆盖城镇就业人口、城镇非就业人口、 农村人口 和城乡困难人群。 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可持续的原则,从重点保障大病起步,逐步向门诊小病延伸,不断提高保障水平。 建立国家、单位、家庭和个人责任明确、分担合理的多渠道筹资机制,实现社会互助共济。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提高筹资水平和统筹层次,博兴县医疗保险服务楼 建设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0 缩小保障水平差距,最终实现制度框架的基本统一。 进一步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 度,加快覆盖就业人口,重点解决国有关闭破产企业、困难企业等职工和退休人员,以及 非公有制经济 组织从业人员和 灵活就业人员 的基本医疗保险问题; 20xx 年全面推开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重视解决老人、残疾人和儿童的基本医疗保险问题;全面实施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逐步提高政府补助水平,适当增加农民缴费,提高保障能力;完善 城乡医疗救助制度 ,对困难人群参保及其难以负担的医疗费用提供补助,筑牢医疗保障底线。 探索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医疗保障 管理制度。 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 十二五 ” 规划 国家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城乡居民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医疗服务。 完善区域卫生规划。 按照 “ 大病不出县 ” 、 “ 小病不出社区 ” 的要求,加强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健全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院和预防保健机构分工协作的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扩大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力度,推行乡村卫生 服务一体化管理。 加快建立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和全科医生首诊制度。 巩固和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建立多渠道补偿机制,完善人事分配制度、考核和激励机制。 积极推动公立医院改革,完善医院管理体制、法人治理机制、补偿机制和医疗机构分类管理制度。 加强医疗服务监管,制定实施鼓励医疗卫生人才到基层服务的政策措施。 推动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 统筹利用中西医卫生资源,加强中医(民族医)医疗服务机构能力建设,提高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中西医结合的服务能力。 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工程。 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 提高县级医院(含中医医院)服务能力,加强省级妇儿专科医院、边远地区市(地)级综合医院、县级中医医院建设,使每个地级。医疗保险服务楼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