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园村金河家园城中村改造项目项目建议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J1387( 97年)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J1487( 97年) 建筑专业及有关专业提供的条件 给水工程 水源及水质 本项目用水水源由市政给水,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可以满足本小区生活及消防用水的需要。 给水方案及用水量 本项 目给水拟采用中水回用,即厨房及洗涤用水由物业管理中心统一收集处理后供卫生设备、洗车及绿化浇洒用水。 经统计这样可节约近 1/3 的生活用水。 故小区设计用水量为: 生活用水:按每人日均用水量 150L/人 .日,小时变化系数 K 取 ,生活用水最高日用水量 2250m3/d,最高日平均时用水量 ,最高日最大时用水量 234m3/h。 商业用水:最高日用水量。 ( 1)公用建筑用水:公建用水量按生活用水量的 8%估算为 m3/h。 ( 2)采暖系统补水量根据采暖系统补水要求按 m3/h考虑。 ( 3)浇洒道路用水量标准按 2L/。 每日 1次计。 (水源主要来源于中水)。 ( 4)浇洒绿化用水量标准按 4L/ ,每日 1次计(水源主要来源于中水)。 ( 5)未预见水量:取生活用水量的 15%,为 14 m3/h。 以上总用水量为: 最高日用水量为: 2517 m3/d 最高日平均时用水量为: m3/h 最高日最大时用水量为: m3/h 消防用水量:根据有关规范要求,该小区统一时间内火灾次数为一次。 消防水压由小区二次加压泵保证,小区内设置室外消水栓,消防用水量按 15L/S计算,楼内设室内消火栓,室内消防用水量 10L/S,消火栓灭火时间按二小时计;故消防总用水量为 180 m3。 消防给水由消防水池集中供给,室外消火栓保护半径为 150m,布置间距不大于 120m,且消防泵出水管设置两条,分别与室外给水管网干管相连。 给水系统 本项目设置二次加压泵房。 生活及消防采用联合给水系统,水由一条 DN150管道引入小区内蓄水池,经二次加压后送至各用水点。 各用水点厨房、洗涤用水统一回收经隔油、除渣、生物处理、消毒处理后供用水点卫生设备及绿化、洗车用水。 加压泵采用变 频调速供水设备,使水压保持恒定,同时达到减小噪音,充分节能的目的。 室外消火栓应适当布设在环状管网上。 为满足消防及生活用水水压,以及为调节供、用水之间的不均衡性,设地下式蓄水池及加压泵房。 蓄电池 蓄水池内生活用水的调节容积取最高日用水量的 10%,为 251 m3。 蓄水池内的消防储畜为 25L/SX2h = 180 m3。 则蓄水池的总容积不应小于 431 m3。 蓄水池选用国家标准图 S822“钢筋混凝土蓄水池”,容量为 450 m3 一座。 加压泵房 生活给水采采变频恒压供水装置,以保证生活用水的需要,配用水中国论文联盟 整理泵为 150DL – 150 – 20三台,其中两用一备,单台性能参数 Q = m3/h, H = 80mHO,电机功率 P = 45KW。 消火栓系统加压泵选用两台 100DL,其中一用一备,单台性能参数为 Q = 100 m3/h, H = 80mHO,电机功率 P = 37KW。 中水系统 中水水源 中水水源主要来源于厨房及洗涤 用水。 用途 根据水量平衡估算,中水用于冲厕用水以及室外道路浇洒及绿化用水。 处理工艺 采用生物处理与物化处理相结合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原水→格栅→隔油池→调节池→生物处理→沉淀池污泥排放 过滤→消毒→中水储水池→用水点 给水管网 给水管网采用环状布置,以提高供水的安全性,且当管径大于等于 DN100时,给水管材采用承插式给水铸铁管,小于 DN100时采用镀锌钢管。 排水系统 由于本工程设有中 水系统,经过水量平衡估算,本工程采用污废分流,废水作为中水水源回收利用,污废分流系统设有专用通气立管。 污水直接排至室外化粪池,经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屋面雨水与地面雨水经雨水口统一收集后一部分排入中水储水池,多余部分汇入市政雨水管网。 供热工程 设计依据 本设计依据《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以及土建、给排水专业所提条件进行。 气象参数 采暖热源:本项目采暖一次热源来自于城市供热管网提供的蒸气,蒸 汽压力为 4Kg/cm,通过设于热交换站的高效智能汽 水换热器生气出 90— 70℃热水作为采暖热煤。 采暖热负荷:小区住宅按节能住宅设计,采暖按45W/m2 计算,住宅采暖热负荷约 ;公建采暖面积 万 m2,采暖负荷约 ,总采暖热负荷。 冬季采暖期为四个月,供水温度为 90℃,回水温度为 70℃,管网漏损系数取。 则总循环水量为 884T/h。 采暖拨采用双管分户计量系统。 室外采暖管道呈支状直埋敷设,室外采暖管道均采用无缝钢管,系统定压及水处理设备均集中设置在换热站内。 采暖系统形式以新双管分户计量单管跨越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