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楼计算书职业生涯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活载:  2 2 30 . 5 k N m 2 . 0 m 1 2 0 . 4 0 . 4 2 = 1 . 4 9 k N m      楼面板传荷载: 恒载:  2 2 34 . 5 k N m 2 . 0 m 1 2 0 . 4 0 . 4 2 = 1 3 . 3 9 k N m      活载:  2 2 32 . 0 k N m 2 . 0 m 1 2 0 . 4 0 . 4 2 = 5 . 9 5 k N m      屋面梁自重: 楼面梁自重: m B~C 轴间框架 梁均布荷载为: 屋面梁: = 7 . 0 k N m 2 0 . 8 3 k N m = 2 7 . 8 3 k N m  恒 载 屋 面 梁 自 重 板 传 荷 载 = 1 .4 9 k N m活 载 板 传 荷 载 楼面梁: = 2 . 5 9 k N m 1 3 . 3 9 k N m = 1 5 . 9 8 k N m  恒 载 楼 面 梁 自 重 板 传 荷 载 = 5 .9 5 k N m活 载 板 传 荷 载 A 轴柱 纵 向集中荷载的计算 女儿墙自重(做法:墙高 600mm , 400mm 的混凝土压顶):   顶 层 柱 恒 载 女 儿 墙 自 重 梁 自 重 板 传 荷 载 临沂大学工学院 本科专业职业生涯设计 14 = 6 . 0 k N m 4 m 1 . 9 3 k N m 4 m 8 . 7 5 k N m 4 m = 6 6 . 7 2 k N     =顶 层 柱 活 载 板 传 活 载 = 0 .6 2 5 k N m 4 m = 2 .5 k N =四 层 柱 恒 载 墙 自 重 + 梁 自 重 + 板 传 荷 载 = 1 6 . 0 k N m 4 m 1 . 9 3 k N m 4 m 5 . 6 3 k N m 4 m = 9 4 . 2 4 k N     =四 层 柱 活 载 板 传 活 载 = 2 .5 k N m 4 m = 1 0 .0 k N =二 、 三 层 柱 恒 载 墙 自 重 + 梁 自 重 + 板 传 荷 载  = 1 1 . 0 k N m 1 . 9 3 k N m 5 . 6 3 k N m 4 m = 7 4 . 2 4 k N   =二 、 三 层 柱 活 载 板 传 活 载 = 2 .5 k N m 4 m = 1 0 .0 k N =基 础 顶 面 恒 载 底 层 外 纵 墙 自 重 + 基 础 梁 自 重  = 1 0 . 0 k N m 3 . 7 5 k N m 4 m = 5 5 . 0 k N B 轴柱纵向集中荷载的计算 顶 层 处 恒 载 梁 自 重 板 传 荷 载  = 1 . 9 3 k N m 8 . 7 5 k N m 7 . 1 1 k N m 4 m = 7 1 . 1 6 k N   =顶 层 处 活 载 板 传 活 载 = 0 . 6 2 5 k N m 4 m +0 . 5 1 k N m 4 m = 4 . 5 4 k N =四 层 柱 恒 载 梁 自 重 + 板 传 荷 载  = 1 . 9 3 k N m 5 . 6 3 k N m 4 . 5 7 k N m 4 m = 4 8 . 5 2 k N   =四 层 柱 活 载 板 传 活 载 = 2 . 5 k N m 4 m + 2 . 0 3 k N m 4 m = 1 8 . 1 2 k N =二 、 三 层 柱 恒 载 内 隔 墙 自 重 + 梁 自 重 + 板 传 荷 载  = 5 . 0 k N m 1 . 9 3 k N m 5 . 6 3 k N m 4 . 5 7 k N m 4 m = 6 8 . 5 2 k N    =二 、 三 层 柱 活 载 板 传 活 载 = 2 . 5 k N m 4 m + 2 . 0 3 k N m 4 m = 1 8 . 1 2 k N =基 础 顶 面 恒 载 基 础 梁 自 重 =3 .7 5 k N m 4 m = 1 5 .0 k N C 轴柱纵向集中荷载的计算   顶 层 柱 恒 载 女 儿 墙 自 重 梁 自 重 板 传 荷 载 = 6 . 0 k N m 4 m 1 . 9 3 k N m 4 m 8 . 7 5 k N m 4 m = 6 6 . 7 2 k N     =顶 层 柱 活 载 板 传 活 载 = 0 .6 2 5 k N m 4 m = 2 .5 k N 临沂大学工学院 本科专业职业生涯设计 15 =四 层 柱 恒 载 墙 自 重 + 梁 自 重 + 板 传 荷 载 = 1 6 . 0 k N m 4 m 1 . 9 3 k N m 4 m 5 . 6 3 k N m 4 m = 9 4 . 2 4 k N     =四 层 柱 活 载 板 传 活 载 = 2 .5 k N m 4 m = 1 0 .0 k N =二 、 三 层 柱 恒 载 墙 自 重 + 梁 自 重 + 板 传 荷 载  = 1 1 . 0 k N m 1 . 9 3 k N m 5 . 6 3 k N m 4 m = 7 4 . 2 4 k N   =二 、 三 层 柱 活 载 板 传 活 载 = 2 .5 k N m 4 m = 1 0 .0 k N =基 础 顶 面 恒 载 底 层 外 纵 墙 自 重 + 基 础 梁 自 重  = 1 0 . 0 k N m 3 . 7 5 k N m 4 m = 5 5 . 0 k N 1/A 轴与 4 轴交界处纵向集中荷载的计算 顶 层 处 恒 载 梁 自 重 板 传 荷 载  = 1 . 9 3 k N m 8 . 7 5 k N m 7 . 1 1 k N m 4 m = 7 1 . 1 6 k N   =顶 层 处 活 载 板 传 活 载 = 0 . 6 2 5 k N m 4 m +0 . 5 1 k N m 4 m = 4 . 5 4 k N =四 层 处 恒 载 梁 自 重 + 板 传 荷 载  = 1 . 9 3 k N m 5 . 6 3 k N m 4 . 5 7 k N m 4 m = 4 8 . 5 2 k N   =四 层 处 活 载 板 传 活 载 = 2 . 5 k N m 4 m + 2 . 0 3 k N m 4 m = 1 8 . 1 2 k N =二 、 三 层 处 恒 载 墙 自 重 + 梁 自 重 + 板 传 荷 载  = 5 . 0 k N m 1 . 9 3 k N m 5 . 6 3 k N m 4 . 5 7 k N m 4 m = 6 8 . 5 2 k N    =二 、 三 层 处 活 载 板 传 活 载 = 2 . 5 k N m 4 m + 2 . 0 3 k N m 4 m = 1 8 . 1 2 k N 框架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受荷总图如图 4 所示 (图中数值均为标准值): 临沂大学工学院 本科专业职业生涯设计 16 图 4 框架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受荷总图 4 内力计算 恒载作用下框架内力计算 恒载作用下框架的弯矩计算 (1) 梁 的固端弯矩 屋面处 ACM = m CAM = m 四层 楼面处 ABM = m BCM = m BAM = m CBM = m 二、三 层 楼面处 ABM = m BCM = m BAM = m CBM = m (2) 根据 梁 柱线刚度 ,算出各节点的分配系数 μ,结果如表 1 所示 : 表 1 节点分配系数 临沂大学工学院 本科专业职业生涯设计 17 节点 A 分配 系数 节点 B 分配 系数 节点 C 分配 系数 顶层 左梁 右梁 下柱 三层 左梁 右梁 上柱 下柱 二层 左梁 右梁 上柱 下柱 底层 左梁 右梁 上柱 下柱 (3) 恒荷载作用下的框架内力,各节点分配二次即可,计算结果如表 2 所示 : 表 2 恒荷载作用下弯矩分配 节点 A 节点 B 节点 C 上柱 下柱 右梁 左梁 上柱 下柱 右梁 左梁 上柱 下柱 临沂大学工学院 本科专业职业生涯设计 18 弯矩图如图 5 所示(括号里为梁端调幅后弯矩值 调幅系数取 ) : 图 5 竖向恒载作用下弯矩图 (kNm) 临沂大学工学院本科专业职业生涯设计 19 恒载作用下框架的剪力计算 表 3 恒荷载作用下 AB 跨梁端剪力计算 层 1q (kN/m) 2q (kN/m) 1P (kN) 1L (m) 2L (m) AV (kN) 左BV (kN) 3 2 1 表 4 恒荷载作用下 BC 跨梁端剪力计算 层 q (kN/m) 3L (m) 右BV (kN) CV (kN) 3 2 1 表 5 恒荷载作用下 AC 跨梁端剪力计算 层 1q (kN/m) 2q (kN/m) 3q (kN/m) 1P (kN) 2P (kN) 1L (m) 2L (m) 3L (m) AV (kN) CV (kN) 4 恒荷载作用下框架梁的剪力如图 6 所示 : 图 6 竖向恒载作用下剪力图 (kN) 临沂大学工学院 本科专业职业生涯设计 20 恒载作用下框架的轴力计算 表 6 恒荷载作用下 A 柱轴力计算 层数 截面 横梁传力 柱重 柱竖向集中力 N 柱轴力 4 11 22 3 11 22 2 11 22 1 11 22 表 7 恒荷载作用下 B 柱轴力计算 层数 截面 横梁传力 柱重 柱竖向集中力 N 柱轴力 左 右 3 11 22 2 11 22 1 11 22 表 8 恒荷载作用下 C 柱轴力计算 层数 截面 横梁传力 柱重 柱竖向集中力 N 柱轴力 4 11 22 3 11 22 2 11 22 1 11 22 竖向恒载作用下轴力图 如图 7 所示 : 临沂大学工学院 本科专业职业生涯设计 21 图 7 竖向恒载作用下轴力图 (kN) 活荷载作用下框架的内力计算 活荷载作用下框架的弯矩计算 (1) 梁的固端弯矩 屋面处 ACM = m CAM = m 二、三 、四 层 楼面处 ABM = m BCM = m BAM = m CBM = m (2) 各节点的分配系数 如表 9 所示 ,计算同恒载作用下框架弯矩计算 ,弯矩分配如表 10 所示: 表 9 节点分配系数 节点 A 分配 系数 节点 B 分配 系数 节点 C 分配 系数 顶层 左梁 右梁 下柱 三层 左梁 右梁 上柱 下柱 临沂大学工学院 本科专业职业生涯设计 22 二层 左梁 右梁 上柱 下柱 底层 左梁 右梁 上柱 下柱 表 10 活 荷载作用下弯矩分配 节点 A 节点 B 节点 C 上柱 下柱 右梁 左梁 上柱 下柱 右梁 左梁 上柱 下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