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井加热施工组织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物资准备的程序如图所示 3)劳动组织的准备主要按下述内容 进行 建立施工项目部、组建精干的施工队组;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向施工人员进行 技术交底和施工组织设计、安全技术措 施的贯彻; 项目部组成 : 管理人员 : 项目经理 :汪银保 技术负责人:张鹏 安全负责人:陈剑 安全科长:常兴朝 质量 科长 : 陈维雏 施工人员 钳工: 20 人 起重工 :20 人 电工 :20 人 焊工: 8 人 普工 :20人 库工 :1 人 4)施工现场的准备: 施工现场的准备要在建设单位的统一协调下进行,主要有临时设备的安装、运输道路 的确定,施工工、机具的准备,材料,半成品的存放,消防、保安及安全设施等,施工的进度计划。 5)设备工具计划 序号 名 称 规 格 单位 数量 1 内径千分尺 ( 100800) 把 1 2 外径千分尺 ( 650700) 把 1 加工、订货。 签定供货合同确定运输方式和计划贮存与保管使用资源需用量计划组织进场,按平面图存放物资准备工作程序图施工预算 施工方法 施工进度计划 3 力矩板手 ( 2020Nm) 把 1 4 水准仪 部 1 5 经纬仪 部 1 6 方水平尺 7 框架水平尺 8 游标卡尺 150mm 300mm 件 各 1 9 内外卡钳 300mm 把 各 1 10 钢板尺 1000、 500、 250 把 各 1 11 电焊机 台 2 12 沙勾 10T、 5T、 3T、 1T 件 各 4 13 液压千斤顶 50t 台 2 14 角向磨光机 台 2 15 电工压钳 套 1 16 塞尺 把 1 17 摇表 台 1 18 接地摇表 台 1 第二节 施工质量的控制 施工项目控制的主要因素有人、材料、机械、方法与环境五个因素,如下图所示。 施工质量的控制程序如下图所示 附图 施工质量的控制程序图 施工项目质量控制因素对所用施工机械设备的质量控制对参与施工人员的质量控制对原材料配构件的质量控制对生产环境劳动环境、管理环境的质量控制对施工方法检验方法的质量控制项 目 经 理部 组织保证体系 工程质量形成过程保证体系 质量管理系统 质量监督检查 图纸会审 选择 标准规范 安全的控制 事故的发生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运动轨迹与物的不安全状态运动轨迹的交叉,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对生产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的控制,是安全管理控制的重点。 第 六 章 施工方案 第一节 空气加热室设备安装 1 放线核对基础 按施工图和基础、结构的实测资料确定其纵横中心线。 依据基准线与安装基础图校对基础的几何尺寸、予埋件的位置,各部基础的标高,如发现其偏差范围超出规定,应对基础进行处理,纵横向中心线要投测至设备四周的 巷壁, 并留下固定、牢固的标记,要求偏差小于 2 混风机 的安装 a 主轴及传动轴的水平度严禁超过。 b 风机叶轮与机壳的间隙必须符合随即文件的要求 c 风机安装好后必须转动灵活,无阻滞现象。 d 风机机体安装位置允许偏差 10 ㎜ . e 风机机体标高允许偏差 177。 10 ㎜ 3 空气加热器安装 a 空气加热室框架与预埋件焊接牢固、可靠,焊缝高度不小于最小焊缝的高度。 b 空气加热器安装必须整齐、一致。 4 管路安装 a 管路安装必须按照设计图纸进行,其坡度必须与图纸一致。 b 管路穿墙必须加穿墙套管。 c 管路焊接焊缝高度不得小于设计压力,设计压力为。 d 供热蒸汽管路表面 刷防锈漆两道,保温层采用 50 ㎜岩棉。 保温层外缠两道沥青玻璃丝布。 第二节 电缆敷设及接线 1 电缆在电缆沟或电缆桥架中敷设,出沟后穿钢管保护。 a 根据图纸要求,首先应对到货电缆的规格、型号、数量进行校对,是否符合设计和实际要求。 b 根据施工图列出详细的电缆设施排列表,按表进行敷设,以免发生遗漏或重复敷设。 c 电缆在敷设前仍 应进行仔细检查,严禁使用绝缘破损、芯线锈蚀,有压痕、受潮的电缆。 d 电缆敷设方式: 敷设:用于 电缆沟 不能到达的位置。 电缆所留余量力求适中,不要留得过短或过长。 每敷设完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