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阁县循环经济(秸秆养牛)项目建议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立有肉牛羊生产办公室,配备有 7 名行政技术人员专职从事全县肉牛羊生产发展的业务技术指导工作。 全县 57 个乡镇 (含 1个商贸园区) 、 12 个区站共建有畜禽品种改良站 40 个,其冷链、品改设施设备配置齐全,有专(兼职)品改技术人员近 200 名,大多经省、市、县级上岗技术培训,相当部分从 业人员有多年从事牛羊品改工作的经验。 县区、乡、村兽医防疫、技术推广体系完善,实用技术入户率、到位率均在 95%以上。 有开展肉牛品种改良的基础。 我县自 20 世纪 80 年代开展牛冷配改良以来,已有 10 多年牛改历史,牛细管输精技术推广成效显著,技术普及面广,并于 1999 年获得过四川省畜牧食品局牛细管人工输精冷配改良技术推广一等奖。 (四) 肉 牛养 殖 技术和物质基础好,基础母畜数量大 我县农民素有养殖牛羊的习惯。 1991 年开始,我县即在全县推广肉牛育肥试点, 1992 年被省上列为秸秆青贮氨化肉牛育肥项 11 目县, 1993 年被 列为省财政扭补项目县, 1994 年被列为省级示范县, 20xx 年以来,我县先后实施了以工代赈种草养牛(羊)项目,省财政科技扶贫(种草养羊)项目,以工代赈南茶北草项目等项目,为肉牛产业化开发积累了经验、教训。 养殖技术的普及,秸秆综合配套技术的广为推广,提高了广大养 牛 农户的养殖技术,增加了肉牛养殖经济效益, 为 秸秆资源循环利用(养牛) 项目的实施提供了较好的技术基础,同时 有力地推动了全县肉牛的产业化发展。 20xx 年末,全县存栏牛 万头,出栏肉牛 万头。 常年存栏能繁母牛 万头,充足的基础母牛 基础 群为发 展优质肉牛产业,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了可能。 全县已建成各类种草(秸秆青贮氨化)养牛示范基地 18 个,有年出栏肉牛 15 头以上的养牛大户 万户,秸秆青贮氨化利用 率 示范户达 95%,全县达 23%。 (五) 龙头 企业带动, 为实施 秸秆资源循环利用(养牛)项目 提供了坚强的后盾 本着“互利互惠、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方略,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进行牛肉精深加工,提升产品档次,实现二次增值,推进我县“循环经济”向纵深方向发展。 我县有以汇丰食品公司为龙头的畜产品加工企业,厂房设备基础好,有广阔的销售网络,通过技改扩建,可 扩展其加工生产范围,促进产品增值提效; 同时,我县成立有牛羊养殖协会 5个,通过龙头企业加基地联农户的运作机制,建立联合体,合理有效地组织生产,实现“产加销”一条龙的生产模式,可实现企业与养殖户“双赢”; 20xx 12 年,我县 又 与陕西杨陵金坤公司达成共 识,由对方提供优质肉牛羊冻精,投资建立育肥场、产品精深加工厂等, 拟 通过合作开发,力争经过 3- 5 年的努力,把我县建设成为川北地区最大的优质肉羊生产加工基地。 (六) 各级党政重视 剑阁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草食牲畜的发展,在 20xx 年初提出的畜牧业“ 3353”工程规划中, 把牛羊产业化发展列入其中,并制定了详细的发展规划,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措施,全县肉牛羊生产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20xx 年 9月,通过空气、土壤、水源等质量检测,材料审查、专家现场检查评估等我县被四川省畜牧食品局授予“无公害”肉牛羊生产基地, 20xx 年,经过严格的审查评估,我县被农业部授予“无公害”肉牛羊产品生产基地县。 20xx 年,县委、县政府再次将大力发展优质肉牛羊生产列为全县畜牧业三大支柱产业,出台了《关于实施优质肉牛羊产业化开发项目的决定》(剑委发〔 20xx〕 22 号),推动 了 全县优质肉牛羊生产的快速发展。 20xx 年,县委、县政府充实、调整了畜牧产业化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县长亲自挂帅,并由两名县委副书记,一名县委常委、一名人大副主任,两名副县长,一名政协副主席具体主抓畜牧业生产。 同时,为加快全县肉牛羊生产发展,县上成立了肉牛羊生产办公室,配备有 7名行政技术人员专职从事全县肉牛羊生产发展的业务技术指导工作,从经费、人员、政策上给予保障、落实。 各乡镇也成立了相应机构,由主要领导任办公室主任 13 亲自主抓,分管领导具体负责专抓。 同时,为了发展优质肉牛羊生产,县上制定 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措施,多方筹措资金解决发展经费不足的问题。 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农民都深刻认识到了大力发展优质肉牛羊生产对增收致富的重要意义,且尝到了甜头,发展肉牛羊生产的激情日益高涨,社会氛围业已形成。 五、项目实施方案 (一)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 认真 贯彻 党的十六大和十六 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 , 坚持以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央提出的“要尽快把畜牧业发展成为一大支柱产业”的精神为指针, 认真贯彻国家和省市循环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三原则, 全面推行“清洁”生产,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地发展循环经济, 走环保型、 质量 效益型、节粮草食 性 畜牧业发展之路, 通过发展 秸秆资源循环利用(养牛)项目 ,实现 我县 畜牧食品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二) 基本原则 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原则。 坚持 全面推行“清洁”生产,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的产生的原则。 “循环经济” 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发展的经济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 — 产品 — 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 、低排放。 即其 基本原则 14 是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通过组织有效的生产,建立有效的运作机制,合理利用农作物秸秆资源,推行“清洁”生产,变废为宝, 从源头上减少污染,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分类指导 的原则。 “循环经济”方兴未艾,尽管国家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鼓励措施,但由于 秸秆资源循环利用养牛 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策、资金、技术和资源条件等一系列条件作为支撑,故要按照全县畜牧业发展区域规划,率先在有条件的地方进行试点示范,然后逐步推广 ,稳步推进。 (三)建设区域 在全县范围内发展,其中重 点在北五区。 (四 ) 奋斗目标 通过大力 对农作物秸秆进行合理有效的处理,配套体系建设, 大力发展 秸秆资源循环利用(养牛) , 合理有效利用资源 ,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 , 利用四年时间建青贮池 万口,沼气池 万口,发展 秸秆养牛 大户 20xx 户,建养牛示范场 12 个,带动 2 万农户发展秸秆养牛,形成 年出栏优质肉牛 5万头 的能力 , 促进 秸秆资源的再循环、再利用,努 力把我县建成 全省农业养殖领域循环经济示范基地。 六 、 项目 建设时间及年限 建设时间 为 四年,自 20xx 年 1 月起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