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大厦施工组织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一备,交替运行,潜水泵由集水井水位自动控制,当一台泵来不及排水,水位达到报警水位时,两台泵同时工作并报警。 所有潜水泵采用自动搅拌潜水泵。 ②、雨水a、 屋面雨水经雨水斗收集后,由雨水立管排出室外。 b、 屋顶构架层屋面经雨水管排至大屋面。 c、 裙楼屋面雨水单独排放。 d、 每个雨水斗保护的汇水面积不大于150m2。 e、 屋面雨水重现期按5年,降雨历时5min。 f、 屋面按50年重现期设置溢流口,溢流排水不得危害建筑设施和行人安全。 ③、空调冷凝水a、 空调冷凝水设专门管道收集排放。 b、 空调冷凝水或排至裙楼屋面,或排至雨水口,不得直接接入雨水井。 ④、室外排水本工程生活污、废水排出室外,进入化粪池处理后方可排至市政污水井。 二、电气工程概况 设计范围本工程的电气设计内容包括:变配电系统、动力配电系统、照明配电系统、建筑物防雷接地系统及安全措施。 供电电源 本工程由当地供电部门提供一路10KV高压电源,直接埋地引至地下室高压开闭所,从开闭所以放射式馈电至地下室变配电所。 变压器装机容量为8000KVA(4X2000KVA)。 为满足消防设备及重要负荷的用电,在变电所内设一台1000KW的发电机组,作为备用电源。 变配电房的高压柜采用KYN28A12中置柜,下进下出线,低压柜采用GCS型,下进下出线。 负荷等级 一级负荷:疏散指示、应急照明、消防用电设备、安防系统用电、客梯用电、排污泵、生活泵等。 三级负荷:办公照明、VRV空调用电等。 电费计量 在高压侧设总计量,在低压柜内设复核计量,另外根据业主要求,在每层设分计量表。 配电方式 ①、低压配电系统采用220/380V放射式和树干式相结合的方式,动力负荷采用放射式供电。 ②、对于消防用电采用双电源供电并在末端切换,对于其他重要的二级负荷采用双电源供电并在末端切换或在适当位置切换。 ③、照明、插座均由不同的支路供电,除挂墙式空调插座外,所有插座均设漏电保护装置(包括落地式空调机插座)。 ④、用于消防设备的开关只带短路保护,不带过载保护;用于消防设备的热继电器只作用于信号,不作用于跳闸。 ⑤、需要二次装修的场所,其具体灯具及插座布置由二次装修设计。 ⑥、消防负荷动力箱中双电源互投开关采用PC级。 ⑦、大厅、办公室等的照明、插座等由二次装修设计。 办公照明照度为300~500LX,功率密度值为:普通办公室不得超过11瓦每平方米,高档办公室不得超过18瓦每平方米。 二次装修设计必须满足《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2004的相关要求。 设备安装 ①、。 ②、地下室灯具采用链吊安装。 其余灯具均吸顶安装,吸吊顶安装时,从接线盒至灯具的导线穿金属软管保护,洗手间采用防潮型灯具,室外灯具采用防水防尘型灯具。 ③、除注明外,,卫生间内开关、插座选用防潮、防溅型面板;有淋浴、浴缸的卫生间内开关、插座须设在Ⅱ区以外,所有插座均采用安全型插座。 ④、出口标志灯在门上方安装时,;若门上无法安装时,在门旁墙上安装,顶距吊顶50mm,出口标志灯(明)装;疏散诱导灯(暗)装。 应急照明灯安装在顶棚下的墙面上。 应急照明灯、出口标志灯及疏散指示标志应设玻璃或其他非燃烧材料制作的保护罩,采用蓄电池作备用电源,且连续供电时间不少于30分钟。 线路选择及敷设 ①、一般动力及照明主回路选用WDZRYJV1KV系列低烟无卤阻燃铜心交联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一般动力及照明支回路选用WDZRBV500V系列低烟无卤阻燃铜心塑料绝缘电线。 ②、消防动力及应急照明主回路选用WDNHYJV1KV系列低烟无卤耐火铜心交联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消防动力及应急照明支回路选用WDNHBV500V系列低烟无卤耐火铜心塑料绝缘电线。 ③、动力及照明干线在竖井内穿金属桥架敷设,桥架外涂防火漆,穿越防火墙或防火楼板处应用防火堵料密封,电气竖井内孔洞在设备安装完毕后用防火材料封堵;动力及照明支线均穿PC管沿墙体、现浇楼板内暗敷。 ④、消防用电设备的配电线路:当采用暗敷时,应敷设在不燃烧体结构内,且保护层厚度不宜小于30mm;当采用明敷时,除防火电缆外,应穿金属线槽或金属管,且应涂上防火涂料保护。 三、通风空调概况 夏季空调计算干球温度过 33℃ 夏季通风干球温度 27℃ 夏季室外计算湿球温度 ℃ 夏季室外平均风速 夏季大气压力 冬季空调计算干球温度 6℃ 冬季室外平均风速 3m/s 冬季大气压力 室内设计计算参数房间功能设计温度夏季 ℃相对湿度夏季 ℃新风量m 3/人h允许噪声值dB(A)办公室26603050会议26602560商业服务区26551560共享空间/走道27651055办证中心2645~652555职工餐厅26652060多联机空调系统(1)采用风冷式变频多联热泵式中央空调系统,装机总容量为5330kW(制冷量)。 设计采用多套独立运行的空调系统,每单元为一独立系统。 (2)变频多联中央空调系统采用氟里昂R410A作冷媒,直接把冷媒送至室内机盘管中蒸发冷却房间内的空气。 室外机采用带变频装置的压缩机,用空气冷却,冷媒作室内外机间冷量传递的媒介。 (3)室外空调主机型号详见各层平面图,室外机布置于多联机平台;用一个集中控制器进行集中控制。 室内机与室外机采用冷媒管脱氧亚磷无缝铜管连接。 (4)室内机选用天花板卡式嵌入型四面出风型和天花板卡式嵌入型二面出风型。 (5)本系统室外机与室内机最大高差不大于50米,总管长不大于190米。 (6)。 节能设计 ①、严格执行国家相关节能规范,从建筑设计上满足建筑的保温隔热性能达到节能要求指标,本项目根据《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 501892005》进行节能设计。 ②、空调冷负荷按逐项逐时冷负荷计算。 ③、风冷式变频多联热泵式机组的性能系数COP=。 ,(分体)(整体)。 ④、集中排风系统部分设置热回收装置。 ⑤、本设计空调机(含初、中效过滤)的风机的单位风量耗功率W 为 W/(m/h),(两管制定风量系统单位风量耗功率W (m/h)。 ) 防腐、保温 ①、需保温的风管、水管采用防霉抗菌型橡塑保温材料,防霉抗菌卫生性能遵从以下标准及指标:a、按标准 JIS Z 2801:2000 ATCC 33152 抗菌活性值≥ ATCC 8739 抗菌活性值≥ ATCC 6538P 抗菌活性值≥ ATCC 33019 抗菌活性值≥ 按标准ASTM G211996(2002)ATCC 9642 生长级别: 0级 BS2,d0,t1防火标准,湿阻因子≥20000 c.导热系数λ(w/m℃):≤(20℃时),≤(0℃时)②、防腐工程施工需在水管强度试验及风、水管气密性试验合格后进行。 而保温工程在防腐后进行。 防腐、保温做法应严格遵循本院施工说明和设计图纸及国家相关规范严格执行。 ③、保温风、水管穿越墙、楼板时,其保温层及隔汽层应保持连续,严禁破坏及断开。 第五节、工程地质条件一、地型地貌勘察区地貌单元属低台地,原始地形略有起伏,后经人工改造形成现状地坪,勘察时场地地势平坦,上部分为人工填土覆盖,~。 二、地层岩性根据钻探揭露:场地内分布的地层包括人工填土层(Qm1)及残积层(Qel),基岩为燕山晚期花岗岩(r53)。 兹将各地层野外特征按自上而下的顺序描述如下:人工填土(杂填土)(Qm1):为人工堆填物,堆填时间超过10年属杂填土,色杂,主要由砂石及粘性土组成,混较多碎砖、混凝土块等建筑垃圾,一般上部含建筑物垃圾较多,下部建筑垃圾含量较少,硬杂质块径不等,一般5~30㎝,大者赶过50㎝,组成复杂,未经分层压实,密实程序不均匀,呈松散~稍密状态。 此层在分布场地普遍,~, m,~ m。 第四系残积(Qel)砾质粘性土系由花岗岩风化残积而成,可辨原岩结构,红褐、黄褐夹灰白色,主要矿物风化为高领山土,残留约25℅石英可粒,呈湿、可塑~硬塑状态;标贯实测击数10~40击。 此层分布普遍,有62个钻中揭露,~ m, m,~ m。 燕山晚期花岗岩 (r531):系燕山期第四阶段侵入岩体,紫红、肉红等色,风化后呈褐红、红褐、灰黄等色。 主要成份为长石、石英、黑云母等,含其它暗色蚀孔变矿物,中粗粒花岗岩结构,致密块状结构。 按风化程度划分为全风化、强风化、中风化、微风化四带,总体趋势岩面倾向东南,起伏比较大。 (1)全风化1:褐红、灰黄色,母岩结构构造完全破坏,大部分矿物风化变质为高岭土,石英呈可粒状,钾长石呈粉沫状,岩块用手易碎,手拎有砂感,教无塑性,双管合金钻具易钻进,岩心呈土柱状。 属极破碎的极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属V级,标贯实测击数41~63击,修正后介于30~,~~。 (2)强风化2:灰黄、黄褐、红褐等色,母岩结构构造基本破坏,岩体呈半岩半土状,大部分矿物已风化变质,石英及钾长石呈可粒状,岩块用手可折断,双管合金钻具易钻进,岩心呈土柱状及碎块状。 属破碎的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属V级,标贯实测击数70击,修正后大于50击。 此层在场地普遍分布,各钻孔均揭露,~,~ m,层底标高-~ m。 在花岗岩风化带内有“孤石”分布,钻孔ZK0ZK0ZK0ZK0ZKZK1ZK2BKBKJKJKJK1JK揭露孤石呈中~微风化状态,详见钻孔柱状图、剖面图及附表“钻孔中孤石分布一览表”()。 (3)中风化花岗岩3:灰褐、浅灰、肉红等色,母岩结构较完整,部分矿物已风化变质,节里裂缝发育,裂缝间充填铁质氧化物或次生蚀变矿物,岩块敲击声脆,用手难掰断,金刚石钻具可钻进,岩芯呈块状~短柱状。 属较破碎较完整的较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属III-IV级。 此层普遍分布,一般性钻孔均揭露,多未钻穿,~-~ m。 (4)微风化花岗岩4:浅灰、紫红、肉红色,块物成人未见明显风化迹象,岩体结构完整,裂缝不太发育,沿节里偶见铁质氧化物浸染或次生蚀变矿物填充,紧密坚硬,金刚石钻具可钻进,岩芯呈短柱状~长柱状。 属较完整的坚硬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属I-II级。 控制性钻孔揭露此层,未揭穿,~。 上述各地层的分布规律及野外特征详见“工程地质剖面图”、“钻孔柱状图”;全风化、强风化、中风化、微风化花岗岩顶面标高之变化规律见“基层顶面等高线图”。 三、岩土的物理学性质为了解土层的物理学性质,本次勘察在钻孔中采取了34件土样,进行了室内土工试验;初勘采取了8件岩样进行了单轴极限抗压试验;并进行了现场标准贯入试验。 根据上述试验结果,兹将各岩土层的物理学性质试验指标统计于附表《岩土层的物理学性质指标统计表》()。 四、不良地质作用与特殊性岩土 不良地质作用勘察结果表明:拟建场地地貌单元属低台地,原始地形略有起伏,现已整平,场面不存在生成滑坡、崩塌等良地质现象的地质条件,勘察也未发现断层破碎带,场地稳定。 应当指出:场地在邻近大新路一侧有地下管线经过,为浅层人工埋置物,基坑设计应留意。 特殊性岩土场地内的人工填土(杂填土)及花岗岩风化带中的“孤石”为特殊性岩土。 杂填土属人工堆填物,组成复杂、均匀性差,且未经分层碾压处理,具有低强度、高压缩性、透水性等特点。 “孤石”是花岗岩差异风化的产物,常在花岗岩残积土及全、强风化带内形成不规律出现、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球状岩体,俗称“风化球”,它的存在给桩基设计和施工增加了难度,应予注意。 第六节、水文条件勘察区属地下水径流~排泄区,地下水按赋存条件分为孔隙水与基岩裂隙水两种类型。 孔隙水赋存于杂填土及第四系残积层孔隙内,属于潜水类型,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水位变化因季节而异,钻孔内揭露的均为此种类型。 基岩裂隙水赋存于花岗岩节里裂隙内,受大气降水和上层地下水补给其径流规律及涌水量大小受地质构造及节里裂隙控制,本次勘察未揭露此层地下水。 勘察期间适逢枯水季节,~,~。 在进行地下结构设计时, m。 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有弱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结构中的钢筋具有微弱腐蚀性。 第七节 施工场地条件临时施工用水、用电已接至现场,需复核是否满足要求。 工程位于深圳市南山区南临红荔西路,其它均为规划道路,交通便利,可通大型车辆。 工程四面永久性道路均已施工完毕,雨水、污水管道均已接通。 建筑红线内用地红线距离很小,场地无法及加工场,甲方协调对面的地块约2800㎡可作为生活区场地及加工场地。 第三章 工程特点、难点、重点及对策第一节 工程特点一、建筑风格独特建筑风格独特、在深圳市南山区大新路处,其建筑特征别具一格,建筑外立面为玻璃幕墙较美观。 二、技术含量高本工程为高层办公楼,三层地下室,地下室底板、承台、基础梁砼浇筑量大,因此在基础施工中采用了一系列技术手段:(1)大体积防水砼施工;(2)地下室防裂防渗漏技术与措施;(3)高层建筑后浇带的留设处理方案;(4)在施工中还应注意深、浅基础之间的处理。 主体结构混凝土质量要求。 地下室、屋面、外墙、厨卫间的防水。 三、克服施工场地狭小本工程建筑面积大、高度高、工期紧,施工场地狭小,现场基本无施工场地。 第二节 工程重点和难点一、工程的三个重点施工质量控制是重点通过熟悉图纸,同时结合我公司高层建筑施工经验,确定以下五个方面为本工程项目施工阶段控制的重点(1) 原材料的质量控制;(2) 测量放线;(3) 地下室及大体积砼施工;(4。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