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温度测控系统的半实物仿真研究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格底纹。 论文题目 (五号字 ) 8 发 送 应 答 帧等 待 回 应应 答 错误 处 理信息接收完成接收周期性数据接收计数错误处理空闲等待启 动校 验识 别浮 标 号识 别命 令 号提 取 数 据调 用 相 应通 道 的 处 理错 误 处 理主 状 态 机启 动空 闲 等 待超时应答错误应答消息应 答 正 确数 据 消 息接收错误接收正确等 待 应 答 消 息接收完成超时从 状 态 机数据出错正 确未接收完成 图 26 状态机图 论文题目 (五号字 ) 9 点 击 连 接 按 钮是 否 进 入配 置 模 式下 发 进 入配 置 模 式 命 令与 主 机 建 立 连 接读 取 浮 标 号继 续 或 结 束读 取 工 作 模 式读 取 通 信 配 置读 取 工 作 环 境读 取 基 准 位 置读 取 授 时 配 置与 主 机 断 开 连 接与 0 号 槽 采 集 器建 立 连 接读 取 0 号 槽采 集 器 配 置与 0 号 槽 采 集 器断 开 连 接与 1 号 槽 采 集 器建 立 连 接读 取 1 号 槽采 集 器 配 置与 1 号 槽 采 集 器断 开 连 接与 2 号 槽 采 集 器建 立 连 接读 取 2 号 槽采 集 器 配 置与 2 号 槽 采 集 器断 开 连 接与 3 号 槽 采 集 器建 立 连 接读 取 3 号 槽采 集 器 配 置与 3 号 槽 采 集 器断 开 连 接与 4 号 槽 采 集 器建 立 连 接读 取 4 号 槽采 集 器 配 置与 4 号 槽 采 集 器断 开 连 接与 5 号 槽 采 集 器建 立 连 接读 取 5 号 槽采 集 器 配 置与 5 号 槽 采 集 器断 开 连 接与 6 号 槽 采 集 器建 立 连 接读 取 6 号 槽采 集 器 配 置与 6 号 槽 采 集 器断 开 连 接与 主 机 断 开 连 接下 发 退 出 配 置模 式 命 令继 续结 束是否更 新 系 统 配 置 数 据结 束与 主 机 建 立 连 接 图 27 流程图 论文题目 (五号字 ) 10 图的编号。 图要求居中,并有图号,图号按照顺序排列 ,图中的字体应该比正文中字体小一号。 例如: 图标题的插入方法:选择插入 〉引用 题注 图 28 插入题注说明 出现下图 图 29 插入题注说明 2 如果没有“图”这个标签,则按照下列步骤进行添加。 以添加“表”为例。 点击“新建标签” 论文题目 (五号字 ) 11 图 210 增加标签 图 211 确定编号格式 如何引用图例 图 212 如何在正文中引用图号 如 图 212 所示,进入交叉引用界面,如 图 212 所示。 论文题目 (五号字 ) 12 图 213 交叉引用 注意:引用内容中选择“只有标签和编号”。 表 的 格式要求 表格一般用于对数据进行统计或分类,在表格上方也要加上相应的标 题以表明该表格的含义,标题 的字号比正文字号小。 在正文中也要对该表格 进行引用。 具体方法和图的类似。 表 21 离散点倾斜误差补偿前后拟合球的结果 (mm) 实验次数 工作距离 拟合球心与半径 离散点到球面 的最大距离 cx cy cz r 1 补偿前 补偿后 2 补偿前 补偿后 46. 3283 3 补偿前 补偿后 4 补偿前 补偿后 5 补偿前 补偿后 论文题目 (五号字 ) 13 3 公式要求 编辑公式器 Word 20xx 和 20xx 都带有自己的公式编辑器。 但是,功能不够强大,推荐安装Mathtype ,其安装文件在附件中。 安装完成后在 word20xx 的菜单中出现 MathType菜单。 图 31 MathType 菜单 其中,我们用的最多的是 Insert Equations 中的 Inline 和 Display 两个。 点击Inline 或 Display,会弹出如下界面,其界面操作很直观,不再赘述。 图 32 MathType 界面 这里要说一下 Inline 和 Display 的区别:  Inline 是指嵌入在文字中公式符号。 例如 a ,b ,c。  Display 是指单独一行的公式,一般来说单独成行的公式都是居中,并且带有编号的。 例 31: a b c () 论文题目 (五号字 ) 14 对于公式可引用,需要指明序号。 例如:公式 ()说明了变量 a ,b ,c 之间的关系。 公式编号 在例 31 中,公式的编号是手动的,当然对于本科毕业论文来说大部分同学的公式不会太多,所以手动修改是没有问题的。 如果公式比较多的话,建议使用自动编号。 点 击 Rightnumbered,输入 2cd,得到如下的公式: 2cd () 再次点击 Rightnumbered,输入 2cb ,得到如下的公式: 2cb () 大家注意,上述 两式中编号 ()和 ()是自动生成的。 这就使得公式编号的维护非常简单了。 但是,如何控制编号的格式呢。 在菜单“ MathTypeEquation NumbersInsert NumberFormat”中可以设定公式编号的格式。 其界面如下: 图 33 公式编辑器公式编号 选择不同的格式,能够得到不同效果,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试一下啊。 论文题目 (五号字 ) 15 接着大家可能会提到一个问题,在第三章中公式应该从 开始呀。 确实如此 ,下面就介绍如何修正章节号。 点 击 菜 单 “ MathTypeEquation NumbersChaptersamp。 SectionsInsert Next Section Break” Equation Section 3 此处红字部分不用担心,打印时会没有的。 图 34 修正节编号 然后在插入公式 2cd,其编号就变的合理了。 这里选章还是选节,可以自己决定,只要和公式格式对应上就可以了。 2cd () 公式的引用 在公式比较多的时候,如果手动编号中公式的引用还是很麻烦的。 如果采用自动编号的话,公式引用简单了许多。 例如我想引用公式 (),只要点击“”“ MathTypeEquation NumbersInsert reference”,然后将鼠标双击所需要引用的公式就可以了。 公式编号如果自动更新了,如何使公式编号引用也会自动更新呢。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选择引用的文字,然后按 F9 键。 最保险的方法是 CtrlA 选中全文,然后按F9 键。 论文题目 (五号字 ) 16 4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要求 工科专业毕业设计 的参考文献不少 于 10 篇 (部),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 2 篇(部) ; 参考文献的书写规范: 参照国家标准 GBT771420xx 参考文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