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鸣山2000亩生态农业示范园建设项目_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3000亩,按生态农业模式 的要求,科学、合理的选择种养殖品种、规模和 生态链。 ①建立生态茶园 800 亩。 建立花卉繁育基地 30 亩。 ② 建立 生态果园示范基地 500 亩。 其中黄梨 300 亩,石榴470 备,柿子 30 亩。 ③绿色养殖示范基地 良种仔猪 600 头 商品猪 1000 头 优质土鸡 10000 羽 ④示范基地环境基础设施 园区道路建设; 其中:主要道路 1000 米 次要道路 1500 米 19 给排水工程; 供电及电气设备; ⑤沼气池 :300 米 3及配套设施 ⑥排灌系统 (喷灌、滴灌、提灌站 )。 产品方案 产品系列 本项目产品以 绿色有机农产品为主。 主要有 有机茶叶、花卉、 水果、畜 产品等。 生产无公害有机茶叶 3 万公斤 /年 培育名贵花卉 70 万株 /年 各类水果 80 万公斤 鸡 1 万羽 /年 良种猪仔出栏 600 头 /年 商品猪出栏 1000 头 /年 经济间种作物 10 万元 /年 20 第六章 生产 建设方案 示范园总体布局 示范园按照桐柏县生态农 业 总体规划 和较为成熟先进的生态农业模式进行布局 ,分为三个生产示范区,形成生态农业循环模式。 生产示范基地 在地势较平 坦处建设有机生态茶园和花卉繁育基地, 配套 建设 现代化喷灌系统。 在果园内 建曲径小路和 休息亭等风景小品,设置果园服务的附属设施。 利用地形规划种植品种,使春、夏、秋都有果花观赏、果实采摘,利用部分果树间隔地间种中草药、绿肥,既有原始 山村风格,又可按生态要求还原自然。 发展良种猪仔的繁育、良种商品猪为主的综合利用,设猪 沼 果生态模式,利用处理后猪粪便喂鸡,使鸡群可在果林中活动,产生的鸡粪又可以肥果林。 群落式生态果园按规划布置,让观光的游人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在果园中除草、修枝、采摘、品尝,使游人在劳动当中回归大自然,置身田园中。 示范基地开辟游览路线,增加必要的服务设施。 除推广应用示范技术和模式外,还可为游人增加农业科普知识,增加社会对生态农业模式的认识。 21 土建工程 建筑 设计 主要建筑设计是以建设生态农业模式的示范园为需要。 除了展示保持生态环境的生态农业生产模式外,还要起到推广科学、合理调整农业结构、增加经济收入及保持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的作用,因此项目的建筑设计尽量保持与当 地农家风格相似的形式。 观光设施就地取材,可用木材、土砖、青瓦、稻草,和钢筋、水泥、机砖、结合安排,显示出农村田园古朴、清新风格,使之与自然融为一体。 ①育苗 大棚采用钢架结构和砖混网结构式,明顶或单体式明顶、大棚内采用自然通风和强制通风相结合,设喷、滴灌系统、大棚明顶采用弧形,最大面积 接受光照,有条件可设置太阳能装置,解决升温的所需的能源。 ②畜禽舍 鸡舍等均为竹木简易结构油毡顶。 鸡舍面积 3000m2。 猪舍为砖木结构,均为一层平房,混凝土地面,青瓦屋顶。 猪舍面积 600m2,良种仔猪舍 800m2。 ③加工房、库房 均为砖混结构一层平房,混凝土地面 1300m2 ④生产技术服务用房砖混二层结构。 用于技术服务、科研。 道路设计 主要道路南北穿过,各组团均有水泥铺就的次干道。 本项目将在各示范基地修建主要进入道路和次道路 及停车点。 22 ①主道路采用水泥面路, 10 米宽,水泥路面宽 6 米,为主要运输进出路线。 ②次道路道路宽 6m,水泥路面 4 米,联系各分区。 便于组织人流、运输、观光。 ③支道路 支道路采用条石或三合漆铺设,宽 2m。 用于步行到各生产点。 道路系统表 道路级别 主要用途 路面宽度 路面材料 主道路 交通运输 6m 水泥路面 次道路 交通运输 4m 水泥路面 支道路 生产、步行 2m 条石或三合土 给排水 ①给水工程 :分为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 生活用水均为井水。 灌溉用 水来自塘、 水渠、沟。 水质没有污染,可供生产用水。 ②排水工程 排水工程设计:各示范基地就近与已有的水塘、水渠贯通,形成排水系统、近期采用雨污合流制、通过灌渠形成排水体系,雨水就近排入渠道或水塘,汇聚排涝站,再排出。 生活污水经粪池或沼气池处理后用于浇灌农田或排入排渠。 、电信 示范基地就近接入各用电场所,近期采用架空输送,远期采用地 埋 式输送。 23 示范基地电话可直接由 电信引入,采用微机管理各基地,建立信息网络与国内外的沟通。 各基地开发后 要注重植被保护,防止水土流失,采用生态模式形成科学、合理的综合种植养殖形式,自然平衡生态链、显示生态农业美景。 各基地的绿化安排应综合考虑、统一规划,形成丰富层次的观赏景观。 主次道行道树种植有观赏性又有经济价值的树种。 24 第 七 章 技术方案和技术流程 主要生态农业模式 ,建设微生物菌肥生产系统,设置集中沼气池,集中收集人畜、 农作物废料、垃圾土堆发酵或沼池发酵,生产微生物肥料,用于 有机 茶和果树生产。 同时解决了养殖业粪便污染问 题,形成“畜 — 沼 — 茶 ”、“畜 — 沼 — 果”为主的结构优化模式实现物质能源多层次利用。 ,依托科研院校的技术力量建设生物防治体系,创造天敌生存环境。 本项目建立无公害生态有机茶 基地和生态果园,均按高标准建设。 生态果园的建设,首先营造防护林,根据不同的坡度,做好水土保持工程,建园的同时要规划好道路,节水排灌设施及绿肥饲料基地。 建年产 1000 头的养猪场,果树行间种经济作物(如:中草药、花生、绿肥等),建立果 —— 猪 —— 沼 —— 茶 等的生态模式。 游模式。 项目根据实际情况,利用建设生态农业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 主要 高新技术内容 在项目果园 禽畜采用综合立体种养殖,用防护林带形式隔离不同种养殖区,改善小气候,防治交叉感染,采用间息轮作、种植绿肥、以地养地、施用农家肥、合理间作,充分利用阳光,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土壤肥力。 25 节水灌溉技术 本项目 建设的整个项目区全面疏通灌溉渠,衬砌排水渠,合理利用水源。 在茶叶示范区和育苗大棚 以 喷灌、滴灌方式进行灌溉。 微灌系统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用于 各种大小棚及各种田块使用。 灌水分布均匀、精确、效率高,可节水,节省劳力,提高产量和品质。 为更好地发挥使用效率,利用微灌系统自动施肥,根据不同的灌溉条件,设计了泵前式自动施肥器和泵后式自动施肥罐。 茶园建设农艺措施 1 茶园选址 ( 1)、土壤条件:土层深厚(在 60厘米以上)、肥沃,排水良好, PH 值在 — (最佳值为 — ),且土壤卫生指标和重金属含量符合生产要求。 ( 2)、地形条件:选择坡度在 25 度以下的山坡或丘陵坡地,以坡度 3— 5 度最为适宜,同时考虑当地水源、交通 、燃料、劳力等条件。 ( 3)、环境条件:茶园周边及上风口(或河流上游)没有污染源,远离城市、工厂、居民区,空气质量达标。 2 茶园规划和开垦整地 ( 1)、园地规划:坚持“远景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适当集中”的原则。 既要考虑茶树生长对生态条件的要求,又要考虑园、林、水、电、路综合配套。 构成经济使用、生物多样性、生态立体化的格局。 26 ( 2)、开垦整地:一般以伏天开垦整地为宜,按照深宽80cmX80cm 标准深翻整地,配施有机肥料做基肥。 坡度 10 度以下的平地,建立直行茶园, 10— 20 度的缓坡地,建立等高条植 或宽幅梯层茶园, 20— 25 度的陡坡地,建立窄幅梯田茶园,梯田外高内低。 3 良种种植 ( 1) 、良种选择:在种植茶树时,要选用丰产性、优质性、抗逆性、适制性及对主要病虫害抗性强的茶树良种。 在选种时,应充分了解良种的特征特性,要做到良种对环境的要求与当地条件相适应,良种的适制性适合桐柏红茶的要求,注意早、中、晚生品种的合理搭配。 选择茶树良种应该以无性系茶树良种为主,有性系茶树良种为辅。 全县重点推广适合桐柏的中茶 10龙井 4龙井长叶、安吉白茶等。 ( 2) 、良种种植:茶苗一般分为秋栽和春栽。 秋栽在霜降前后,春栽在惊蛰至春分之间,不要太迟,否则会影响成活率。 单行种植以行丛(株)距 ,双行种植以大行距 米,小行距和丛距均为 米为宜。 栽植要求:即时、沾浆、定植、夯实、 浇水、封土、定剪、盖草。 A、即时:茶苗要即起即栽,尽量缩短茶苗存放时间,减少茶苗体内水分损失,特别是外地调运茶苗,到后及时卸车,苗根向下平摆,不要挤压,及时栽植。 B、沾浆:搅拌好泥浆,泥浆浓度以把茶苗根部沾上泥浆,又能使侧根舒展为标准。 C、定植:要按行株距标准定植,定植时茶苗要大小分开栽植 , 27 每穴 2— 3 株,基深 10cm,达到根系舒展、栽直、栽实。 D、夯实:使茶苗根部与土壤充分接触,便于生根。 E、 浇水封土:浇透封根水。 浇水后土壤下沉,用细土封满实。 F、定剪:离地 15— 20cm 以上部分剪除,减少上部水分蒸发,有利于根部生长及侧枝萌生,提高成活率。 G、盖草:茶苗周围 15— 20cm 要盖草,每亩 400 斤,利于保墒,稳定土壤温度,减少杂草生长,防止土壤冲刷。 主要技术流程 生态 茶园的技术流程 技术线路:茶园选址→茶园规划和开垦整地→土壤改良→良 种种 植→茶园管理 生态茶园建设技术线路 平衡 配方施肥 生态茶园施肥系统 茶园生态调控技术 生态茶园病虫害防治系统 茶树良种引进 科学栽植 名优生态茶园 28 果树 种植技术的基本生产技术流程如下: 新品种引进试种→筛选适应本地区的优良品种→基地种植→栽培技术培训→种苗繁育→大面积推广种植→市场开拓→产品销售 禽畜养殖生产流程。 引进良种→自繁自育→选种→基地饲养→技术培训 育肥→商品禽畜→推广养 殖→开拓市场→产品销售 沼渣 堆肥 粪便 下脚料 果树 猪 沼 茶 间作作物 ( 中药材 、 花生 、牧草) : 收集示范基地的部分猪粪人粪、果茶 下脚料垃圾及周边地区的有机废料,加水经罐发酵产生沼气加压后经管道输入备用气点 29 300 米 2沼气发酵灌 →下料→发酵→ → 产气→加压→输配管道→用户 沼渣→参入有机菌肥→干燥→装袋 果园蔬菜基地。 30 第八章 生 态 环境保护及综 合利用 生态环境改善及综合利用 本地区气候适宜,雨量充沛,农业资源丰富,可利用当地的资源发展多种农业项目。 本项目的设计方案充分考虑了各子项的综合开发利用,使项目总体上产生良性循环,变废为宜,并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在本项目实施过程中,充分依托建设地点的资源优势创建生态农业示范园。 针对当地农业结构选择在背风向阳、排灌方便建设连片的生态农业示范基地,进行合理规划,推广先进的生态技术,实现良性生态循环,并且建立综合养殖示范基地,进行科学养殖,形成良性食物链。 果茶下脚料、生活垃圾、部分猪栏粪用于沼气池,产 生能源供应养猪和生活燃料。 部分猪粪、鸡粪经过发酵处理后,以及沼渣可作果园、无公害 生产基地的肥料。 建设生态果园生产基地有利于改善整个示范园的生态环境,营造出一个优雅、清新的自然环境。 上述各子项目在提供给人类丰富食品的同时,综合利用园区内外的资源优势,减少污染,保护环境,使项目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 其形成生态生物链如图 81。 31。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