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区新增粮食工程实施方案(修改稿)(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装推广了玉米垄膜沟灌、免耕种植等栽培技术模式,积极实施农业部 测土配方施肥项目,连续四年开展了小麦、玉米高产创建活动,积极推广高产、抗病、抗倒伏能力较强的优良品种,提高机械化水平,综合运用合理密植、优化施肥结构、加强水肥管理和适时进行药剂防治等措施,保持了粮食产量稳步提高。 凉州区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田间工程及农技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达华工程管理(集团)有限公司甘肃分公司 12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凉州区是一个以生产玉米、小麦、马铃薯、啤酒大麦为主的农业大区,具有较好的粮食生产基础,但由于老式耕作方式和严重老化的农业基础设施,使凉州区的农业生产和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制约,农业现代化程度不高,机械化水平低,阻碍了粮食生产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为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凉州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农业和农村发展,着力搞好凉州区粮食增产能力建设是非常必要的。 ( 1)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重要举措 根据《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 20xx- 2020 年)》,虽然近年来中国粮食生产发展和供需形势呈现较好局面,但农业仍然是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粮食安全面临七大挑战。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维护中国粮食安全面临新的情况和问题:粮食生产逐步恢复,但继续稳定增产的难度加大;粮食供求将长期处于紧张平衡状态;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出现逆差,大豆和棉花进口量逐年扩大;主要农 副产品价格大幅上涨,成为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民以食为天 ,粮食问题永远是人类生存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 ,解决好十几亿人口吃饭问题始终是我国政府面临的首要民生问题。 为次,连续多年中央一号文件都是关于支持“三农”的决定 ,提出“加快构建供给稳定、储备充足、调控有力、运转高效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这是党中央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 ,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 ,应对粮食和农业发展面临的新挑战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财政部门建立多项长效机制,加大财政支农惠农力度,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农 凉州区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田间工程及农技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达华工程管理(集团)有限公司甘肃分公司 13 民增收。 20xx 年 中共中央 、 国务院 《 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 》指出,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始终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首要任务。 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复杂严峻,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加深,我国耕地和淡水资源短缺压力加大,农业发展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明显上升,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的任务更加艰巨。 《意见》指出,必须毫不放松粮食生产 ,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着力强化农业物质技术支撑。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始终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首要任务。 继续实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 划, 着力加强 800 个产粮大县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节水增粮行动、粮食丰产科技工程。 继续实施粮食丰产科技工程、超级稻新品种选育和示范项目。 深入推进粮棉油糖高产创建,积极扩大规模,选择基础条件好、增产潜力大的县乡大力开展整建制创建。 大力支持在关键农时、重点区域开展防灾减灾技术指导和生产服务,加快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完善重大病虫疫情防控支持政策。 实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项目》,主要是通过提高农业科技投入,改良引进品种,推广应用新的灌溉、种植、耕作、施肥等新技术,降低产粮成本,增加单位产出,提高 粮食质量。 因此,项目的实施首先是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实施的重要内容。 ( 2)是项目区农民群众的迫切需要 凉州区虽然是农业大区,但目前仍为传统农业,新型农业和农村发展仍然处于艰难的爬坡和攻坚阶段,农户生产经营规模小,农民科技文化水平较低,农业基础薄弱,设施不配套,尤其是田块不规则、渠路不配套、 凉州区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田间工程及农技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达华工程管理(集团)有限公司甘肃分公司 14 病虫害侵害严重,农业种植结构单一,科技水平较低,农民增收困难。 通过项目的建设,配套田间灌溉渠系,修建机耕道,平整土地,改良土壤,提高生产条件。 ( 3)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有效手段 凉州区农业生产受传统思想和经济条件的制约,大 片耕地仍为老农田,水利设施老化失修,机耕路不通,田间配套率极低,水资源浪费严重,农业生产无法实现机械化作业,通过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田间工程及农技服务体系建设,可使凉州区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有效改善,灌溉水利用率、机械化作业率全面提高。 同时,通过增加财政投资,可以充分引导和调动农民投工投劳和建设项目的积极性,通过修建渠道、配套渠系建筑物、平整土地、改良土壤、整修机耕路、科技示范和培训,进一步提升项目区整体形象和水平。 ( 4)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要求 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田间工程及农技服务体系建设是以 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为核心,重点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优质农业、高效农业和生态农业,通过对农民最直接和最有效的科技培训,既为实施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必须条件,也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奠定了可靠基础,提高了农民的科技意识、科技水平和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是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城乡和谐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和谐社会的根基在农业、在农村。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要的问题是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 从这个意义上说,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田间工程及农技服务体系建设是构 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作,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凉州区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田间工程及农技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达华工程管理(集团)有限公司甘肃分公司 15 ( 5)项目建设可以提高当地群众的科技文化水平和农业生产力水平。 通过项目的实施,对项目区内农业科技人员、财会人员、农民技术员和农民的技术培训,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的应用和新品种的推广及科技的嫁接,可以全面提高项目区内农业生产力水平。 使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田间工程及农技服务体系建设成为农业科技的载体和成果转化的平台,使项目区成为新技术、新产品、新机具、新品种的展示基地、辐射源和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培训课堂。 ( 6)是挖掘粮食生产潜力,提高 土地产能的需要。 凉州区农业生产条件落后,农田常因缺水、不能适时灌溉、施肥不当、选种不精、病虫害范控不利等因素,造成粮食减产。 通过田间工程实施、 中低产田改造、 土地平整、 推广优良品种、推广 各项农业 技术、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加大病虫害防控等 措施,可 挖掘粮食增产潜力 ,提高粮食产量。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 1)国家多年中央一号文件,都是关于“三农”的决定、意见,特别是 20xx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 》明确提出继续实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 划,加快提升 800个产粮大县 (市、区、场 )生产能力。 同时,凉州区作为一个商品粮基地,已列入《全国新增 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 20xx- 2020年)》。 因此,项目的建设有国家政策、规划的支持,是完全可行的。 ( 2)项目区独特的自然条件有利于项目的实施。 项目区地域广阔,地理位置优越,自然条件独特,光热资源丰富,昼夜温差较大,作物生长季节温差可达 10℃左右,农作物的品质非常好,为大力发展绿色、无公害 凉州区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田间工程及农技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达华工程管理(集团)有限公司甘肃分公司 16 农业提供了特别优越的条件。 项目区土壤质地良好、地势平坦、土地利用率高,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 3)农业基础设施逐 步完善,为项目建设奠定了基础。 近年来,随着经济实力的逐步增强,项目区境内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绩。 部分乡村道路已基本实现硬化,水、电配套程度得到很大提高,通讯、信息网络做到基本覆盖。 项目区农技推广网络初步建立,随着国家对农机补贴政策的落实,使各村农业机械化水平也有了较大提高,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服务社会化取得长足发展。 ( 4)农民群众认识不断提高,为项目的实施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更加关注和对农业的投入进一步加大,取消农牧业税后,又加大了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广大群众 对土地资源(尤其是耕地)的认识进一步提高,群众加强和改进农业基础设施愿望十分强烈,投工投劳的积极性较高,迫切要求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农村基础设施水平,改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增加收入改善生活。 ( 5)科技推广体系基本建立,为项目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随着国家“科技兴农”战略的实施,项目区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也在逐步的建立和完善。 市、区有农技推广服务中心,镇有农技站,参与农业建设的专业技术人员逐年增多,各村委会都配备了科技宣传员,并定期开展农业科技宣传培训,群众受教育面达 85%。 已建成“村有科技宣传员、组有致富 带头人、户有科技明白人”的服务网络,为实施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田间工程及农技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综上所述,凉州区实施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田间工程及农技服务体系建设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凉州区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田间工程及农技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达华工程管理(集团)有限公司甘肃分公司 17 项目实施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 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落实 “ 四化同步 ” 的战略部署。 按照 20xx年《 中共中央 、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 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 》文件及中央、省、市“稳定播种面积、优化品种结构、提高单产水平、不断增强综合生产能力”的总体要求,大力开展中低产田改造和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全面实施节水增收工程,强化政策支持,加大投入力度,改善基础条件,提高装备水平,推进科技进步,转变发展方式,建立粮食持续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科技人员创新积极性和政府抓粮积极性,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不断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保障粮食生产安全。 开展粮食稳定增产行动,千方百计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扩大紧缺品种生产,着力提高单产和品质。 进一步优化布局、主攻单产、提高效益。 深入推进粮食高产创建,积极扩大规模,选择基础条件好、增产潜力大的地区大力开展整建制创建。 基本原则 (1)立足区内,完全自给。 突出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加快构建供给稳定、储备充足、调控有力、运转高效的粮食安全体系,确保区内粮食自给率保持在 100%以上。 坚持把发展粮食生产放在现代农业建设的首位,科学有序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协调好粮经争地矛盾,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特别是玉米)稳定。 (2)依靠科技,主攻单产。 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强化农业科技支 凉州区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田间工程及农技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达华工程管理(集团)有限公司甘肃分公司 18 撑,加快推广良种良法和先进适用的节水灌溉 技术,配套改善农田基础设施及装备条件,充分挖掘增产潜力,着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确保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稳步提升。 (3)优化布局,突出重点。 要综合考虑区内自然资源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粮食生产基础,进一步优化粮食生产布局。 着力打造区内粮食生产核心区,围绕七个灌区,依托产粮大镇(乡),划定重点建设片区,集中投入,整体推进,形成集中连片、高产稳产的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 (4)统筹规划,分步实施。 围绕全区粮食增产目标,统筹规划粮食主产乡镇的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因地制宜采取综合措施,统一规划重点乡镇建设内容,同步实施 各类农业建设项目,确保项目衔接和配套。 根据投资可能,按照轻重缓急,合理安排建设内容和建设进度,有计划、分步骤地推进各项建设,加快改善区内粮食生产条件。 (5)创新机制,持续发展。 深化全区农村改革,综合运用财税、价格、金融、法律等多种手段,支持粮食乡镇发展经济,建立主产乡镇利益补偿制度,形成区内粮食稳定增长、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 创新管理机制,加强项目整合,强化分工协作。 加快建立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注重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完善区内农业用水模式和价格机制,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提高凉州区粮食生 产可持续发展能力。 (6)多元筹资,加大投入。 进一步调整全区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投放结构,不断加大区、乡财政支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力度,涉农投资也要向粮食主产乡镇粮食产能项目倾斜。 进一步完善区内惠农政策落实,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粮食生产能力建设,促进区内农业投资主体的多元化。 凉州区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田间工程及农技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达华工程管理(集团)有限公司甘肃分公司 19 实施目标 20xx 年度项目实施完成后,凉州区河东乡上腰墩村、汪家寨村和河东村发展高产稳产田 1万亩,耕地质量将逐步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 以上;玉米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 55%, 玉米单产由 20xx年 20xx 年 三 年平均的 720kg 增加到 784kg,亩增产 64kg,总产量由 万吨增加到 ,增产 64 万公斤以上 , 良种覆盖率达到 100%。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