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库毕业设计计算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为制冷剂。 80 年代以来,分散式制冷系统 在国外发展很快,冷却设备由冷风机逐步取代了排管,贮藏水果冷库中近 1/3 为气调库,在冷库建造方面土建冷库正向预制装配化发展,自动化控制程度比较高。 比较著名的装配式冷库的制造商如芬兰的辉乐冷冻集团 (HUURRE),其库板 HE3 由无氟绝缘聚氨酯板和两层镀锌的钢层组成,轻便易拆卸,施工期短、气密性好、空间利用率高。 近年来,国外新建的大型果蔬贮藏冷库多是果品气调库,如美国使用气调贮藏苹果已占冷藏总数的 80%;法国、意大利也大力发展该项技术,气调贮藏苹果均达到冷藏苹果总数的 50%~ 70%以上;英国气调库容达 22 万 吨。 日本、意大利等发达国家已拥有 10 座世界级的自动化冷库。 国内冷库行业现状 20xx 届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毕业设计 7 我国自 1955 年开始建造第一座贮藏肉制品冷库, 1968 年建成第一座贮藏水果冷库, 1978 年建成第一座气调库。 1995 年由开封空分集团有限公司首次引进组合式气调库先进工艺,并在山东龙口建造 15000 吨 气调冷库获得成功,开创了国内大型组装式气调冷库的成功先例,用户亦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1997 年又在陕西西安建造了一座 10000 吨 气调冷库,气密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该公司气调冷库已分布在山东、河南、北京、湖南、新疆、陕西、天津、四川 等省市自治区,并获得客户的较好信誉。 广东、北京等省市大约先后引进了 40 座预制装配式冷藏库,总库容约为 万 吨。 近几年来,我国冷库建设发展十分迅速,主要分布在各水果、蔬菜主产区以及大中城市郊区的蔬菜基地。 据统计,全国现有冷冻冷藏能力已达 500 多万 吨 ,其中外资、中外合资和私营冷库约占 50 万 吨 ,国有冷库 450 多万 吨 ,分属于内贸、农业、外贸和轻工系统,其中内贸系统冷库容量达 300 多万 吨, 占全国总量的 60%以上。 我国商业系统拥有果蔬贮藏库面积达 200 多万 平方米 ,仓储能力达 130 多万 吨 ,其中机械冷藏库 70 多万 吨, 普通库为 60 多万 吨。 果品蔬菜保鲜一般采用最低温度为 2℃ 的高温库,水产、肉食类保鲜采用温度在 18℃ 以下的低温库,而我国的贮藏冷库大多数为高温库。 大型冷库一般采用以氨为制冷剂的集中式制冷系统,冷却设备多为排管,系统复杂,实现自动化控制难度大。 小型冷库一般采用以氟里昂为制冷剂的分散式或集中式制冷系统。 在建造方面以土建冷库偏多,自动化控制水平普遍较低。 装配式冷库近几年来有所发展。 国内专业生产制冷设备及建造冷库的厂家很多,如开封空分集团制冷工程公司为国内第一家组装式冷库生产厂家,已形成从几立方米库容小型室内库到几 万立方米的大型室外库;从高温库、低温库、冻结库到综合库;从全组装式冷库到土建结构内部贴板的混合式冷库;从普通冷库过渡到的多品种、多规格的气调冷库系列产品。 此外大连制冷设备厂、天津森罗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等,其制冷设备在冷库行业领域中所占比重较大,天津森罗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采用双面彩钢聚苯乙烯保温板建造的装配式冷库,在国内发展较快。 国家农产品保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天津)研制开发的微型节能冷库在国内农村各地已广泛推广。 据统计我国生产企业已生产建设大中小型装配库约 800 座,室内装配式冷库约 万套(座),仅苏 州市 20xx 年全市新建保鲜冷库 38 座,占江苏省的 40%。 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的冷库行业起步相对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冷库的设计、制造, 20xx 届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毕业设计 8 维护水平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相对落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冷库利用率偏低 空间利用率。 传统的冷库设计一般高 5m左右,但在实际操作应用中,尤其是无隔架层的冷库利用率低于 50%,如物品堆码的高度一旦达到 时,外包装为纸箱的食品,因重压变形、吸潮等原因极易出现包装破裂、倒塌等现象 [6],导致食品品质降低,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周年利用率。 以 兰州市为例:大多数冷库每年 5~ 10 月份期间贮藏荷兰豆、西兰花、花椰菜、大白菜、甘蓝、百合等新鲜蔬菜,然后以冷藏车、简易汽运等方式运至广州、上海、杭州等南方城市进行销售经营,冷库闲置期长达 6 个月。 兰州肉联厂低温冷库贮藏肉制品、速冻食品、雪糕、冷饮等,利用率相对较高。 而其他冷库中仅有少量冷库在 10 月至翌年 4 月份贮藏水果,其余时间基本关闭闲置,周年利用率仅能达到 50%。 部分冷库存在诸多安全隐患 国内很多冷库属于无证设计、安装,缺乏统一标准,缺乏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现象较为普遍。 操作人员未经专业培训无证上岗, 管理人员安全意识淡薄。 部分容积 500 立方米 以上以氨为制冷剂的土建食品冷库,其库址选择、地基处理、制冷设备安装等严重不符合《冷库设计规范》 (GB5007220xx)的要求,存在诸多安全隐患。 许多冷库名为气调库却达不到气调的目的,部分低温库一建成就面临停用或只能按高温库降级使用的局面。 制冷系统维修措施不力,设施设备老化严重 制冷机的正常维修周期一般为运转 8000~ 10000h 即应进行大维修;运转3000~ 4000h 进行中维修;运转 1000h 进行小维修。 适时对制冷系统进行维修、保养,可以及早消除事故隐患。 因为国内大多数冷库尤其是 90 年代以前所建冷库,设施设备陈旧、管道严重腐蚀、墙体脱落、地基下陷、压力容器不定期检验。 普遍开开停停,带病运营现象十分严重。 冷库节能措施未引起足够重视 冷库属于耗能大户。 有数据表明:蒸发器内油膜增加 ㎜,会使蒸发温度下降 ℃ ,电耗增加 11%。 冷凝器中若存在油膜、水垢,蒸发器外表结霜等均会导致蒸发温度下降,耗电增加。 另外,低温库冻结间或速冻装置进货后压缩比小于 8时,应先采用单级制冷压缩,当蒸发压力降下来后,其压缩比大于 8时再改用双级压缩制冷方式,而许多低温冷库一开机 就启用双级压缩机,使冷库能耗加大。 自动化控制程度低 20xx 届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毕业设计 9 国外冷库的制冷装置广泛采用了自动控制技术,大多数冷库只有 1~ 3 名操作人员,许多冷库基本实现夜间无人值班。 而我国冷库的制冷设备大多采用手动控制,或者仅对某一个制冷部件采用了局部自动控制技术,对整个制冷系统做到完全自动控制的较少,货物进出、装卸等方面的自动化程度普遍较低。 我国冷库安全生产管理有待改进的几个问题 针对上面的分析及我国食品冷藏业冷库安全生产的现状,为缩小我们行业在安全生产管理方面同国内其他行业之间的差距特提出如下几方面的改进的建议。 健全和完善我国冷库各级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 目前从全国冷藏行业来看,还没有一份可供全行业共同执行的 “ 冷库安全生产管理的规范 ”。 因此当务之急,是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以我国人大颁布的 “ 安全生产法 ” 为纲,紧密结合冷库安全生产这种特殊环境,组织行业内的标准化工作者,尽快编写出食品冷藏业 “ 冷库氨制冷装置安全技术规程 ” ,而各食品冷藏企业可结合本企业的生产特点,制定出本企业 “ 冷库安全生产管理规程 ” 、 “ 制冷机安全操作规程 ” 等,形成国家、行业、企业三级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体系。 开展安全生产知识和相关 法规的宣贯工作 可以以一个省(自治区)为单位,由食品冷藏行业组织出面,在各省安全生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通过办培训班、搞知识竞赛等多种灵活的形式,对全体职工进行安全生产知识及相关法规的教育。 宣讲食品冷藏行业特别是有关冷库安全生产管理的相关规程,有关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的安全知识,车间火灾的防控安全捕救方法及遇险后逃生的方法。 必要 时 要注意纠正其习惯性违章作业。 当前有关国家及行业内安全生产法规的宣贯,其重点对象应是非公有制食品冷藏企业的经营者及乡、镇一级食品冷藏企业主。 针 对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需要设岗立责 我国《安全生产法》已对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人员设置做出了规定,企业的安全生产除企业人为本企业安全生产第一责任外,还应设有安全管理部门及专职人员。 这一要求对我国为数众多小型乡、镇食品冷藏企业来讲,一时还难以执行,但对大中型食品冷藏业冷库来讲,特别是对采用氨制冷系统的冷库来说,还是十分必要的。 应该设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1 人,负责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制订,安全生产状况的监督检查工作,以及安全生产知识和条令法规在企业内的宣贯工作。 因为在这些大中型食品冷藏冷库的氨制冷系统中,氨的充注量都在几吨到几十吨之多,一旦 发生氨泄漏事故,不仅危及本企业职工的人身安全, 20xx 届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毕业设计 10 对周围 500 米之内的人畜都会造成重大伤害,因此,大、中型冷库企业的安危已为影响社区安全的重大问题。 降低能耗 冷库围护结构。 冷库通过围护结构的跑冷量与冷藏库围护结构单位热流量成正比。 因此,应多在减少冷库的冷藏库围护结构单位热流量指标方面下功夫。 要降低围护结构单位热流量,一是保温材料热导率要小,二是围护结构层要厚。 但厚度一般不宜太厚,否则会出现增加建造成本和浪费空间等问题。 因此,要在合适的厚度范围内选取保温材料。 通常情况下要求保温材料热导率小、吸水率低、耐低 温性能好,成本不能过高等。 常用的冷库保温材料有聚氨酯硬质泡沫塑料、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等。 聚氨酯硬质泡沫塑料热阻最大,保温性能最好,适用于低温冷库。 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生产厂家众多,购取方便,热阻较大,建造安装方便,适用于高、中温冷库。 冷库围护结构的防潮和隔汽。 对冷库围护结构采取防潮隔汽措施也是必要的,否则会使保温材料的保温性能变差。 这也就是冷库库体刚开始使用时保温性能不错,可是用一段时间以后保温效果变差的原因。 由于水蒸气是从高温侧向低温侧渗透,因此,防潮隔汽层应设在隔热层温度高的一侧。 冷库的蒸发压力和温度。 蒸 发温度与蒸发压力是相对应的,知道了蒸发压力后,可通过查表得出蒸发温度。 在冷库库房温度一定的条件下,将温差 (蒸发温度与库房温度的差 )缩小,蒸发温度可以相应地提高,冷库制冷机的制冷量就会有所提高,也就是循环效率提高了,相应地也节省了电能。 冷库融霜操作。 一般来说,当蒸发器表面上的霜层对空气的阻力尚不显著,通过蒸发器空气的流量尚未减少之前,霜层的影响尚不严重,可不必融霜。 当空气的流量明显减少时,应进行融霜。 空气的湿度越大、蒸发器温度与冷库的库温差越大,越容易在蒸发器上结霜,结合保鲜工艺,尽量采用包装化冷藏可以减少果蔬的干耗,减少蒸发器的融霜次数,实际也起到了冷库节能的作用。 冷库储藏温度和冷库库房利用率。 不同的产品储藏温度不同,每种产品也都有适合其储藏的温度范围。 在不影响产品品质的情况下,节能冷库应选用较高的储藏温度。 冷库库温高了,制冷系统的蒸发温度也相应的提高,制冷机的制冷量就会有所提高,循环效率也当然的提高了。 提高冷库库温更重要的是还可以减少通过库体向外的传热量。 节能冷库库房利用率是产品实占容积与库房有效容积的比值。 对于微型冷库的容积利用率一般不低于 ,当然也不能太高,否则出现降温困难。 对于所要储藏的产 品的容积变化较大时,应分隔成两个或更多的冷库冷藏间。 另外要选择 20xx 届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毕业设计 11 合理的储藏周期,这对冷库的节能是不言而喻的。 鉴于冷库冷藏企业耗电量的80%是制冷系统 ,而制冷系统中压缩机的耗电量约占 60%左右 ,所以压缩机所匹配电动机的节能意义更为重大。 发展趋势 从市场对冷库的需求趋势来看,我国现有的冷库容量还十分不足,今后冷库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建设规模 果蔬产区应集中建设气调冷库,规模应以大、中。冷库毕业设计计算书(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1物流基础知识-北方工业大学 物 流 管 理第一讲 物流基础知识引言物流概念物流分类物流功能供应链引言当前物流为什么 “ 热 ” ?当前物流 “ 热 ” 分析全面形成买方市场,卖方竞争空前剧烈,流通作为沟通生产和消费的纽带,日益受到企业界的重视。 布票粮票肉票商 品限额消费已成为历史 商品转化为货币 ,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企业之间竞争的发展演变过程分析降低成本提高质量70年代 80年代
规范要求严格控制几何尺寸,支撑一定要牢固。 ④ 门窗洞口模板用木模统一配置,洞口之间要加水平支撑,以防止变形。 ⑤ 模板的拼装、接缝要严密,确保支撑牢固,要提高工程质量,要保证标高和轴线的正确,模板缝禁止大面积漏浆。 ⑥ 梁、 基础 浇筑后,两周之内不可以拆模,模板拆除后,应及时清除粘结在表面的水泥浆,重复使用前喷涂隔离剂,喷涂时不得污染钢筋及砼施工缝。 ⑦ 模板质量控制按照规范要求严格控制。
,必然会使冷水鱼需求市场迅速增长。 总之, 冷水鱼无论是在省内、国内还是出口方面都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9 第五章 生产工艺及技术 冷水鱼的 养殖 特点 根据养殖鱼类对养殖水温要求的不同,把适应水温的范围比较广 的 如鲤鱼、草鱼、鲫鱼等称为温水性鱼类来;罗非鱼、彩虹鲷等品种, 在 水温低于 15℃ 时就会死亡,被称为 热水性鱼类;而将生 长水温要求不高于 20℃ 水温的鱼类,统称为冷水性 鱼类。
是工程技术资料的组成部分,旨在保障本工程保质保量、安全施工,达到质优、按期、顺利完成的综合阐述。 编制依据 **发下的施工图纸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2020年版 GB502042020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20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2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20 《钢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72020
2第三方物流-北方工业大学 第三方物流第 二 讲第二讲 第三方物流名词 解 释第一方物流需求方为采购而进行的物流,如赴产地采购、自行运回商品。 第二方物流供应方为了提供商品而进行的物流,如供应商送货上门。 第三方物流由物流的供应方和需求方之外的第三方所进行的物流。 第四方物流 提供各种物流信息咨询服务的企业。 第五方物流 提供各层次物流人才培训服务的企业。
储存在充电电容中,转移 到 DC总线电容中或在当调节开关打开时转移到负载中。 流过 LED的电流反馈到控制器,控制器根据反馈电流调节变压器原边调节开关的占空比,通过改变占空比调节输出电流使其稳定。 Buck和 Boost电路都是开关电源方式,利用电感的储能作用储存电能,在时 2钟周期的一部分时间内为电 感充电,在时钟周期的剩余时间内释放能量得到输出电压,电路中电容、电感和续流二极管的结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