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用地分等系统研究_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农用地分等规程》农用地分等工作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准备阶段 ,主要完成项目任务书的编制,技术人员培训,列举资料收集清单,设计分等资料收集表格;第二阶段为资料收集整理,主要完成了相关外业资料的调查实测、内业资料的收集整理,并形成初步的中间成果,完成各分等参数的测算,为分等技术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第三阶段完成农用地分等的内业处理工作,形成最终成果;第四阶段为成果整理校验、汇总和验收。 用户接口 用户 输入子系统 数据采集 数据转换 数据管理 数据存储管理 系统平台 地图数据 程序库 系统预测软件库 数据库 软件库 编辑修改子系统 查询统计子体统 统计预测子系统 不同比例尺叠加 专题图制作与输出 各种信息输出 8 主要步骤 确定标准耕作制度,基准作物与制定作物。 土地生产的过程,实际上是绿色植物将太阳能转变为生物化学能,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过程。 土地生产潜力高低与耕作制度有关,在不同耕 作制度下,单位面积土地吸收并同化太阳辐射能的能力不尽相同,而且收获指数差别很大,因此,计算耕地的生产潜力,首先要确定标准耕作制度,选定制定作物和标准作物。 划分土地分等因素指标控制区。 确定分等因素,制定分等因素指标体系及因子权重。 农用地是自然生态因素与社会经济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 自然生态因素主要指标是耕地的坡度、表土质地、土层厚度、土地构型、耕层有机质含量和灌溉保证率情况;社会经济因素选区的指标为作物的产量和亩投入,可用于计算出农用地的利用系数和经济系数。 编制分等因素质量分记分规则表 按照 全国“农用地分等规程(试行)”和农用地分等因素确定的原则,根据某县土地的评价资料和农用地的实际情况,最终确定分等因子及其权重如下表: 分等因素治疗分记分规则表 分值 有效土层厚度( ㎝ ) 表土质地 坡度(度) 灌溉保证率 有机质( %) 土体构型 100 〉 150 壤土 〈 2 充分满足 通体壤,壤 /粘 /壤 90 100~ 150 粘土 2~ 5 基本满足 壤 /粘 /粘,壤 /砂 /壤, 砂 /粘 /粘 80 5~ 8 〉 粘 /砂 /粘,通体粘 70 60~ 100 砂土 一般满足 砂 /粘 /砂 60 8~ 15 ~ 壤 /砂 /砂 50 ~ 粘 /砂 /砂 40 30~ 40 砾质土 无灌溉 ~ 通体沙 9 30 15~ 25 通体砾 20 〈 30 〈 10 流动沙 〉 25 权重值 28 10 27 20 6 9 农用地分等技术流程图 农用地分等技术流程图 前期准备工作 资料收集与分析整理 指标控制区划分、分等单元划分 确定控制区标准耕作制度 确定气候生产潜力指数和产量比系数 控制区参评因素选择 构建土地分等因素 土地利用水平与土地经济属性调查 土地利用系数 计算 土地 经济 系数计算 土地利用系数等值区划分 土地 经济 系数 等值区划分 土地利用系数等值区图绘制 土地 经济 系数 等值区图绘制 土地自然质量等指数计算 土地利用等指数计算 土地综合等指数计算 编制土地因素分值表 划分分等单元、计算 计算单元分等利用等指数 计算单元分等等指数 各控制区参评因素权重 代表样点数据收集与调查 10 4 系统主要功能 模块 系统主要的功能模块 为满足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的实际需要,系统拟设置 5 大功能模块,分别为数据输入 、图层管理、农地分等、数据输出、系统帮助。 每个功能模块在空间数据库、属性数据库和算法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可视化编程实现。 系统的控制采用菜单命令按钮逐级进入的方法,进行数据输入、空间查询、分等、分析、汇总、输出、帮助等,所有结果都在屏幕上以图形、报表、统计图形和图标说明的风格实现,并能以地图和报表的形式输出。 这些模块不仅能满足目前农用地分等工作的需要,而且为以后的农用地动态管理、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与农村税费改革提供帮助。 数据输入模块 1)数据组织方案 采用文件 /数据库混合型格式,包 括空间数据,属性数据。 2)地图矢量化 影像格式的通用性 :支持通用影像格式 (BMP, JPG, TIF, GRID)。 提供多种地图投影系统 :对多源数据进行统一管理和相互转化。 地图编辑 :点、线、面、文本等的增加、 (面一线 ),从地图上提取用户需要的信息删除、选择、拷贝,对象类型转化实现地图的矢量化。 风格设置 :点、线、面、文本的风格设置 (颜色、大小、线型、填充样式等 )。 图层基本操作 :放大、缩小、漫游、选择、全幅显示、刷新等 : 3)矢量数据输入 矢量交换文件格式 :支持流行的矢量交换文件格式 AutoCAD DXF、 Arc/Info E00, MapInfo MIF 等,同时也支持二进制格式,如 Arc/Info Coverage, ArcView SHP, MapInfo TAB 等; 地图编辑 :点、线、面、文本等的增加、删除、选择、拷贝; 对象类型转化 : 线→面,面→线。 风格设置 :点、线、面、文木的颜色、大小、线型、填充样式等 : 图层基本操作 :放大、缩小、漫游、选择、全幅显示、刷新等。 11 4)属性数据输入 数据库结构的修改 :相关字段的建立、修改、删除 : 外部数据导入 :包括 .xls, . dbf, . mdb 等多种数据库格式的数据。 相同数据的批量处理 :根据 SQL 条件对不同记录的相同字段输入相同的值;属性数据浏览、编辑、修改。 字段值统计 :对图层中需要统计的字段值进行总和、平均值计算,如 :统计面图层面积 5)空间分析 微小多边形合并 :根据制图条件 (比例尺 ),自主选择合并条件和合并的最小面积,对相邻多边形进行合并。 建立空间数据索引 :以关键字段对空间数据进行查询、检索、显示。 叠加分析 :对两个数据集之间进行的一系列集合运算,包括剪切、擦除、相交、同一、合并五种类型。 缓冲区分析 :根据指定的距离在点、线和 多边形实体周围自动建立一定宽度的区域范围的分析方法。 多边形的合并和切割 :合并简单对象,分解复杂对象 : 对象类型转化 :线→面,面→线的转化 图层管理模块 完成地图显示、地图控制、地图选择、绘制实体、删除无关实体 (集 )、图层标注、图层显示比例、层模板、增加图层目录、图例设置、图层通用设置、保存图层模板、删除图层目录、修改图层目录、面积量测、保存缺省图长度量测等功能。 主要包括 : 1)地图显示 放大 :按一定的比例放大当前地图。 缩小 :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当前地图。 平移 : 移动当前地图到用户指定位置。 定中 : 改变当前地图显示的中心位置 : 信息 :当点击地图某一点,显示该位置的地名实体要素的属性数据。 2)地图控制 图层 :打开或关闭当前地图中的某一图层。 12 范围 :设定当前地图窗口的显示的范围。 缩放 :设定地图的缩放倍数。 3)地图选择 多边形选择 :按用户指定的任意多边形选择指定属性的地名要素,并显示相关属性信息。 圆形选择 :以用户指定中心点和半径内选择一定属性的地名要素,并显示相关属性信息。 4)绘制实体 系统需要在相应的图层上的相应位置绘制有关实体 5)删除无关实体 (集 ) 将无关实体删除,用户可以只删除指定的单 一实体,也可以删除与指定实体 颜色相同的实体集 6)图层标注 用户可以自己选择图层标注字段〔字段名,标注类型 )、标注位置 (水平位置,垂直位置,水平偏移,垂直偏移,旋转角度 )、显示选项 (最大显示比例,最小显示比例,是否在图层加载时显示标注,是否沿线走向显示标注,是否显示背景地图特征 )、标注高度字段、标注字体 (类型、大小、颜色 )等。 7)图层显示比例 用户可以设定或更改图层的显示比例。 8)图例设置 用户可以根据提示选择设置图例的各种参数,包括图例的别名、颜色、大小、填充符号、填 充比例、是否加外线框、外线框颜色等。 9)图层通用设置 图层通用设置的功能包括设置图层的一般特性 (图层别名,是否可以编辑图层 )和图层的显示方式 (最大显示比例,最小显示比例,图层是否可见,是否鹰眼图层 )。 10)长度量测 计算用户在地图上选择的两点间的距离并着色这两点间的直线段。 11)面积量测 计算用户在地图上选择的多边形的面积并着色该多边形。 13 12)增加图层目录 用户可自己增加一个新的图层目录并在该目录下添加地图。 13)修改图层目录 用户可 以修改一个已存在的图层目录。 14)删除图层目录 用户可以删除任意的已经存在的图层目录及其下包含的所有地图。 15)保存缺省图层模板 用户将已配置好的图例显示保存为缺省图层模板,以后当重新进入系统时,系统会自动调入缺省的图层模板,避免用户每次进入系统后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选择或重新配置显示图层。 16)保存图层模板 用户将已配置好的图例显示保存为一般的图层模板,以后当重新进入系统时,用户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调入合适的图层模板,避免用户每次进入系统后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重新配置适合自己需要的显示图层。 农用地分等模块 1)图层属性数据浏览 2)图形属性查询 图形→属性查询 :点、线、面、文本的属性查询,同时还可进行相应的编辑修改。 属性→图形查询 :SQL 模糊条件查询。 3)图层,索引文件的自动生成 4)图层基本操作 全副显示、放大、缩小、拖动、矩 形选择、圆形选择等。 5)农用地分等 生成分等综合数据库 :激活存放分等单元属性数据的图层,菜单实现综合数据库的生成。 分等数据的预处理 :对不满足软件要求的字段进行标准化处理,根据分等单元的属性数据进行量化生成指定作物分等因素质量分数据表 : 各县 (市、区 )所属指标区、标准耕作制度、评价因素、权重的显示。 14 几何平均法或加权平均法计算农用地自然质量分。 分等过程的自动化与人机交互实现,通过一系列信息框提示用户操作 : 分等中间过程的保存与装入。 等间距法划分农用地等别。 分等结果上图,即通过特定的用户编码,综合数据库中分等结果与分等单元图连接,实现分等结果的直观显示。 分等结果归并,即选择归并字段,对相邻和不相邻的具有相同字段值的多边形进行归并。 分等结果分省、县 (市、区 )和乡镇、村的统计 输出模块 1)专题地图的制作输出 农用地分等专题地图的制作、显示、输出 2)地图布局 布局的新建、删除、保存。 提供各种地图要素制作工具 (地图、比例尺、图例、指北针等 )。 可以添加注记、表格。 地图各要素的编辑、修改、风格设置 : 布局背景的相关设置 (网格、大小、分页符、刻度尺 等 )。 地图打印输出。 3)图层的导出 能导出成 Mapinfo, Arc/Info E00, ArcView shape 和 AutoCAD 等多种数据格式。 4)报表输出 实现分等相关成果的显示、输出。 E系统帮助模块 系统帮助 l)系统帮助 显示系统的功能介绍、使用说明等。 2)关于 15 在关于对话框中显示本系统的版本号、版权信息等。 系统 功能模块总图 子系统功能模块图 数据输入模块 农用地分等信息系统 图层管理 数据输入 农用地分等 数据输入 系统帮助 专题地图制作输 出 地图布局 图层导出 报表输出 系统帮助 关于 地图制作 显示 输出 布局新建、删除保存 报表输出 报表输出 报表输出 报表输出 报表输出 16 数据输入 数据组织方 案 地图矢量化 矢量数据输 入 空间分。农用地分等系统研究_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