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副产品综合批发交易市场冷库项目质量计划(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检查记录 工程质量自检记录,隐蔽工程检查记录、工程验收记录等。 合同评审记录 质量体系运行记录:包括纠正与预防措施记录、人员培训考核记录、分承包方评价和有关质量体系运行考核记录、内外审记录、文件和资料记录、统计技术的应用记录等。 物资管理物资的采购⑴、执行公司《采购程序》。 所有采购的材料、半成品、工程设备必须符合规范标准及合同规定的质量要求。 物资采购控制程序如图2所示。 ⑵、采购计划由项目工程部根据进度计划提出,所有材料计划必须经过项目总工程师批准后方能执行。 ⑶、物资部统一管理采购委托、并编制供料计划。 ⑷、项目经理部物资部管理负责对物资验证和使用过程中物资质量控制进行监督、检查,并作记录。 ⑸、对分承包方采购物资,必须在物资公司提供的合格供货商处采购。 分承包商的采购文件由其自行编制。 物资采购文件由物资部负责管理、存档。 ⑹、委托物资公司供应的物资,分供方评价由物资公司进行,项目经理部参与; ⑺、分承包方供应的物资,分供方评价由项目物资部和分承包方共同进行,物资部审核并登记备案。 ⑻、在市场上采购的零星C类材料,由物资部进行产品质量评定,不进行合格分供方评审。 图2物资采购控制程序图编制物资采购计划物质采购控制程序开始是否需要对供货商进行评价物资采购控制程序结束检验合格与否确定和收集采购资料采购资料的批准退货或索赔确定供货商签订采购合同评价合格的供货商进货检验入库保管平衡库存与损耗物资使用计划生产计划否是 ⑴、公司物资公司提供的物资,由项目物资部根据供料计划进行现场质量验证并记录,项目总工程师负责监控。 ⑵、项目自行采购的物资进场后由物资部根据采购计划进行验证并记录。 ⑶、分承包方采购的A、B类物资由项目物资部及质量处共同进行验证,C类物资由分承包方验证记录,项目物资设备部认可备案。 ⑷、业主选择的物资,由项目经理物资部配合监理进行验证,对质量有争议的物资要做复试检验。 ⑸、业主指定的分承包方采购的物资验证,由项目物资部负责,复试取证需在项目指定的单位进行。 ⑹、现场验证不合格的物资应设专区堆放,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的规定处置。 业主提供的物资在现场验证和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由项目物资部报告业主解决。 ⑺、对于项目采购的物资,业主的验证不能代替项目对采购物资的质量责任,而业主采购的物资,项目的验证不能取代业主对其采购物资的质量责任。 主要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设备出厂证明、试验报告。 施工试验记录 施工过程中各种施工试验报告,检验报告,外委试验报告等。 工程分包分承包商资质、人员的管理:审查分包商企业资质、工程管理人员的上岗证、特种作业人员的操作证等。 分包商进场管理人员及操作工人必须报人员花名册在总包方备案。 分承包商企业资质证书的备案:分承包商入场时提交企业资质证书的影印(或复印)件,由项目合约部备案。 分承包商管理班子人员组成分承包商入场时应向总包方提交相应人员名单,并提交其中施工负责人(或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质量和安全负责人的资质证明文件(复印件)。 由项目部验证备案。 质安负责人必须设专职人员。 人员上岗证管理:提交进场特种作业人员名单及上岗证复印件,由项目工程部验证备案。 安全管理:总包方由安全员向分包方进行安全交底,交底内容包括:本工程施工现场的情况及安全应注意的主要事项、安全目标、总包方的安全管理规定及奖罚细则等,并与分包方签订安全责任合同书。 质量管理:总包方由质量员向分包方进行质量交底,交底内容包括:本工程施工现场的质量目标、成品保护的有关规定、并与分包方签订质量责任合同书。 文明施工:总包方由工程部向分包方进行现场文明施工交底,交底内容包括:本工程施工现场的文明施工目标、文明施工的有关规定及奖罚细则、并与分包方签订文明施工责任合同书。 技术管理:主要协助分包方编制与总包方的协调,工序交叉配合及有关涉及应由总包方与分包方共同确定的施工方案的编制。 并应本着对工程质量,安全有利的原则对分包方编制的施工方案提出建议。 标识和可追溯性项目物资部根据场地情况设置标牌、进行物资及状态标识,标识应注明名称、规格、产地、使用部位、检验状态、标识人、标识时间等内容。 不合格物资的标识:项目物资部对进入现场的不合格物资单独堆放,并进行标识,标识应醒目且容易识别,标牌上应有“不合格品待处理”字样。 其处置程序执行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现场施工和搬运及使用过程应保证标识完好。 对有特殊要求的物资及追溯性要求的物资产品标识,要采取措施加以重点保管。 对业主提供的产品物资设专区堆放,单独标识,并做好保管工作。 施工过程的各种标识及记录由责任工程师负责。 工程部负责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检验和试验状态标识。 急需放行的物资和例外放行的过程,要进行连续监控,在随后的检验试验中发现不合格,由原放行的直接管理部门负责实施追回,并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进行处理。 只有检验人员或其授权人才有权更改表示检验状态的标志,如标记、标牌等,检验和试验状态改变后,应立即进新的标识。 负责管理标识用具的人员,要妥善保管,需要更换时,应将原印章或标记交回。 过程检验和试验按项目检验计划规定执行。 过程检验和试验的责任人为责任工程师。 施工过程的质量检验,分承包方负责自检、交接检,责任工程师负责分项质量检验评定。 施工过程试验按规范要求取样,由责任工程师委托试验员进行。 检验、试验要经过审查、批准,并作好记录,检验和试验不合格的过程不得放行。 过程检验和试验记录应及时上报监理公司,经批准后方能进行下道工序。 未检验、实验与已检验、实验的材料应分开堆放,并标明标示标牌。 检验和试验记录:所有检验和试验均应有正式记录,经相关负责人签字并注明检验日期,由专职人员整理归档。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措施编制过程控制计划 在每一分项工程施工之前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编制过程控制计划,具体内容包括:工序执行标准、质量控制重点、执行和检查人员的职责,过程控制计划由项目技术部编制,总工程师批准。 过程能力评定由项目技术部、专业责任师共同进行,对施工过程进行评定认可,以确保人员、机具的配置及工艺的可行,由专业责任工程师记录; 技术交底 分三个层次进行。 项目工程工程技术部根据各项施工方案向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分承包负责人交底;专业责任工程师向操作班组交底;分承包及班组长向工人交底。 交底一律书面进行,被交底人需在交底材料上签字以明确责任。 实施首检制 分项工程施工之前均要确定某一具有代表性的具体部位作为样板控制点,经过“三检”过程和质量员的验证,并经监理公司认可后作为标准指导其他部位的施工。 其他⑴、对于本工程的特殊过程、关键过程,实施重点控制,在过程控制计划中做出明确规定。 ⑵、机械管理、维修、保养由提供方负责,工程技术部负责监控,并由设备提供方按时提供必要的记录。 本项目的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关键过程:钢筋工程、砼工程、模板工程、砌筑工程。 特殊过程:包括地下防水工程、结构焊接工程、大体积砼、桩基工程。 本工程特殊过程为地下防水工程、大体积混凝土工程、钢筋焊接工程。 本工程模板工程、钢筋绑扎制作、混凝土工程、砌筑工程为关键过程。 关键过程由项目技术负责人负责,并按照施工组织设计中的质量保证措施由施工员、质检员进行控制、记录。 对砌体质量检查控制要点如下: 工程处检查控制要点:1)材料进场检验单 2)计量检查 3)工程部协助项目技术负责人对操作班组进行技术交底 项目检查控制要点:1) 项目技术负责人对操作班组进行技术交底2) 对材料进行进场质量控制对模板检查控制要点 工程处检查控制要点:1)是否按施工方案进行施工2)检查现场模板及其支架整体刚度稳定性 项目部检查控制要点1)检查现场模板及其支架整体刚度稳定性2)检查轴线尺寸、构件几何尺寸3)检查现场模板标高、轴线尺寸、构件几何尺寸、垂直度、平整度全数检查对钢筋工程检查控制要点工程处检查控制要点1)检查质保书;2)检查现场应具备相应的规范和标准;3)抽查钢筋制作尺寸;4)对制作绑扎进行抽查。 项目部检查控制要点1)检查质保书;2)检查现场应具备相应的规范和标准;3)抽查钢筋制作尺寸;4)对制作绑扎进行抽查;5)对钢筋制作绑扎的几何尺寸和受力钢筋的位置、保护层全数检查;6)做好相应记录。 对混凝土工程的检查要点工程处检查要点:1)混凝土配合比;2)材料的检验单及试验报告;3)混凝土成品外观检查;4)检查技术交底情况,根据配合比检查混凝土计量和混凝土塌落度;5)检查混凝土试块留置情况和混凝土养护记录项目部检查要点1)混凝土配合比材料的检验单及试验报告;2)混凝土成品外观检查;3)检查混凝土试块留置情况和混凝土养护记录;4)随时控制混凝土计量和混凝土塌落度检查;5)按技术复核内容进行检查;项目经理根据特殊过程的需要,配备符合要求的各种施工设备。 严格控制从事特殊过程操作、验证人员资格,必须经公司资格确认后方可持证上岗。 本工程地下防水工程、大体积砼、钢筋焊接属于特殊过程。 由施工员负责进行连续监控,对上岗的操作工人按规范要求进行试焊,焊接合格后进行技艺评定,确定监控参数。 填写《防水工程施工过程监控检查记录》、《大体积砼施工过程监控检查记录》及《钢筋焊接施工过程监控检查记录》。 成品保护措施成品保护是指工程竣工和施工过程中, 防止对已完成的工程或部位的损坏而采取的措施, 它是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 交接清楚、责任明确、管理到位。 提高成品质量保护意识,以合同、协议等形式明确各工种对上道工序质量的保护责任及本工序工程的防护,提高产品保护的责任心;材料质量应符合标准或合同的规定, 并有出厂合格证书,材料进场要进行验收,材料堆放、 保管及运输应有防止损坏的措施、保证合格材料用于工程。 成品保护措施:由质检员具体负责并按照措施进行监督。 编制作业计划,考虑工期需要,相互交叉作业工序之间不至于产生较大的干扰,以满足成品保护的需要。 要求各专业分包单位制定有关成品保护的作业计划,在每个分项施工前充分做好施工准备工作,加强各专业技术协调,防止返工、打凿造成的成品损坏。 过程产品检验前后,由该工序的作业队负责人组织保护,待有队伍进入该作业面作业时,交由该作业队伍保护,交替作业的工序由后一工序的作业队伍负责人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