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态园和太阳能电站结合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休息亭等风景小品,设置果园服务的附属设施。 利用地形规划种植品种 ,使春、夏、秋都有果花观赏、果实采摘,利用部分果树间隔地间种中草药、绿肥,既有原始山村风格,又可按生态要求还原自然。 发展良种猪仔的繁育、良种商品猪为主的综合利用,设猪 沼 果 蔬生态模式,利用处理后猪粪便喂鸡,使鸡群可在果林中活动,产生的鸡粪又可以肥果林。 群落式生态果园按规划布置,让观光的游人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在果园中除草、修枝、采摘、品尝,使游人在劳动当中回归大自然,置身田园中。 示范基地开辟游览路线,增加必要的服务设施。 除推广应用示范技术和模式外,还可为游人增加 农业科普知识,增加社会对生态农业模式的认识。 所有旅游项目、设施均按生态模式安排,注重环境保护,清新质朴,让每位游客都有回归自然,置身田园之中,体验自选自摘的农家生活的欢乐。 第二节 土建工程 主要建筑设计是以建设生态农业模式的示范园为需要。 除了展示保持生态环境的生态农业生产模式外,还要起到推广科学、合理调整农业结构、增加经济收入及保持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因此项目的建筑设计尽量保持与该地农家风格相似的形式。 旅游观光设施就地取材,可用木材、土砖、青瓦、稻草,和钢筋、水泥、机砖、结合安排,显示出农村田园古朴、清新风格,使之与自然融为一体。 ① 蔬菜生产大棚 : 采用钢架结构和砖混网结构式,明顶或单体式明顶、大棚内采用自然通风和强制通风相结合,设喷、滴灌系统、大棚明顶采用弧形,最大面积接受光照。 ② 畜禽舍 : 鸡舍等均为竹木简易结构油毡顶。 鸡舍面积 5000m2。 猪舍为砖木结构,均为一层平房,混凝土地面,青瓦屋顶。 猪舍面积600m2,良种仔猪舍 800m2。 ③ 加工房、库房 :均为砖混结构一层平房,混凝土地面 1300m2生产技术服务用房 600m2砖混二层结构。 用于技术服务、科研。 ④ 在蔬菜大棚、养殖舍、工房、库房等建筑上方铺设太阳能电池板,通过太阳能发电,解决园区内所需能源。 ⑤ 太阳能发电站及其附属建筑,所配套的配电房均为一层平房,用于电站重要仪器的安放和技术服务。 主要道路南北穿过,各组团均有水泥铺就的次干道。 本项目将在各示范基地修建主要进入道路和次道路及停车点。 ① 主道路采用水泥面路, 10 米宽,水泥路面宽 6米,为主要运输进出路线。 ② 次道路宽 6m,水泥路面 4米,联系各分区。 便于组织人流、运输、观光。 ③ 支道路 支道路采用条石或 三合漆铺设,宽 2m。 用于步行到各生产点。 道路系统表 道路级别 主要用途 路面宽度 路面材料 主道路 交通运输 6m 水泥路面 次道路 交通运输 4m 水泥路面 支道路 生产、步行 2m 条石或三合土 ① 给水工程:分为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 生活用水均为井水。 灌溉用水来自塘、库和水渠、沟。 水质没有污染,可供生产用水。 ② 排水工程 排水工程设计:各示范基地就近与已有的水塘、水渠贯通,形成排水系统、近期采用雨污合流制、通过灌渠形成排水体系,雨水就近排入渠道或水塘,汇聚排涝站,再排 出。 生活污水经粪池或沼气池处理后用于浇灌农田或排入排渠。 、电信 示范基地就近使用太阳能电站电力,近期采用架空输送,远期采用地式输送。 示范基地电话可直接由郊区电信引入,采用微机管理各基地,建立信息网络与国内外的沟通。 各基地开发后要注重植被保护,防止水土流失,采用生态模式形成科学、合理的综合种植养殖形式,自然平衡生态链、显示生态农业美景。 各基地的绿化安排应综合考虑、统一规划,形成丰富层次的观赏景观。 主次道行道树种植有观赏性又有经济价值的树种。 第五章 高新技术内容和 技术流程 第一节 主要高新示范高科技技术 本项目采用生态农业模式,利用高新农业技术和现代生物工程技术,为无公害大棚蔬菜和周边农民提供优质种苗,也可作为科研基地。 ① 物质分级多层利用模式,建设微生物菌肥生产系统,设置集中沼气池,集中收集人畜、农作物废料、垃圾土堆发酵或沼池发酵,生产微生物肥料,用于无公害和有机蔬菜生产。 同时解决了养殖业粪便污染问题,形成 “ 畜 — 沼 — 菜 ” 、 “ 畜 — 沼 — 果 ” 为主的结构优化模式实现物质能源多层次利用。 利用 某 市粮食加工的下脚料,混合饲料、青饲料喂养猪 ,将猪粪、鸡粪和其它农家肥用于种植果树、蔬菜、间种经济作物,形成良性生物链,保持生态平衡,降低成本,减少环境污染。 ② 以生物防治为主的病虫害防治模式,依托科研院校的技术力量建设生物防治体系,创造天敌生存环境。 ③ 生态农业种养结合技术 本项目建立无公害蔬菜基地、绿色蔬菜基地和生态果园,均按高标准建设。 生态果园的建设,首先营造防护林,根据不同的坡度,做好水土保持工程,建园的同时要规划好道路,节水排灌设施及绿肥饲料基地。 建年产 1000 头的养猪场,果树行间种经济作物 (如:中草药、花生、大豆、绿肥等 ),建 立果 —— 猪 —— 沼 —— 菜等的生态模式。 ④ 生态旅游模式。 项目根据实际情况,利用建设生态农业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 项目各基地采用生态模式,为以上生态模式的综合运用,在依托生态农业科学技术、生产手段和科学管理的同时,最终建立一套完整、系统的生态农业体系。 ① 主要组装配套技术 为了保证各示范基地种养殖高技术示范的实施,整体提高示范园的种养殖生产的科技水平,确保所采用的技术应用效果获最佳经济效益,项目采用了以下配套技术。 ② 立体种植技术 在 项目果园、水产、禽畜采用综合立体种养殖,用防护林带形式隔离不同种养殖区,改善小气候,防治交叉感染,采用间息轮作、种植绿肥、以地养地、施用农家肥、合理间作,充分利用阳光,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土壤肥力。 ③ 节水灌溉技术 本项目建设的整个项目区全面疏通灌溉渠,衬砌排水渠,合理利用水源。 在蔬菜示范区,大棚群用喷灌、滴灌方式进行灌溉。 微灌系统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用于各种大小棚及各种田块使用。 灌水分布均匀、精确、效率高,可节水,节市劳力,提高产量和品质。 为更好地发挥使用效率,利用微灌系统自动施肥,根据不 同的 灌溉条件,设计了泵前式自动施肥器和泵后式自动施肥罐 (高位差、自来水可用 ),现将微灌系统浇水施肥的管理和具体操作简介如下。 (1)水分 管理 :可通过球阀来调整水量的大小,压力过大则可多开一个棚开关,压力不够可关闭一个开关,调于适合蔬菜灌溉的最佳状态,喷灌的水量应根据蔬菜不同的生长期适合蔬菜生长的需水量而定,一般喷至蔬菜根际处润湿即可。 一天内最佳喷灌时间为:冬、春季宜选在早晨蔬菜表面有露水湿度大,最低温度时喷,夏、秋可根据蔬菜种类的不同,如菜秧根系浅的蔬菜,早晚都可喷,其它蔬菜以下午温度下降 后喷为宜。 :通过每个棚的球阀来控制水滴的数量,对地块高处应经常检查有无水滴,如高处无水滴则水流量不够应关闭一个棚球阀,滴灌的滴水量应根据蔬菜品种植株的大小确定,每株应控制在,做到少滴勤滴节约用水。 一天内最佳滴灌时间为:冬、春季宜选在中午地温最高时滴,夏、秋宜在早晨在下午地温低时滴,有利于蔬菜生长。 (2)施肥管理 :三元素复合肥、尿素、钾肥、磷酸二氢钾、大肥王、微量元素等可溶性速效化肥,过滤后的沼液,有机肥浸出液等液体肥都可用于喷滴灌。 : 667M2施 515kg化肥,配方施肥应根据蔬菜生长期而定, 667M2菜地施化肥溶液。 :化肥为 %%,农家肥为 15%30%。 (3)施肥技术。 1)泵前式自动施肥器 (见附图一 )是利用自吸泵的吸力在水泵前进水管上安装一个 1″4″1″ 的三通,一个 4′ 施肥阀,一根 Ф4养料软吸肥管,吸肥端接一过滤网插入贮肥便可将母液吸入稀释均匀地施入土壤。 2)泵后式自动施肥罐 (见附图二 )是在水泵后主管上安装 2个1″4″1″ 的三通,二个 4′ 施肥阀, 二根 Ф8 的塑料软管与可封闭的贮肥罐相连而成,在 2个三通中间安装一个调控阀,进行水量调控。 贮肥罐可用自动喷雾器的塑料桶改装,在桶的上方安装一个出肥开关,实行一桶两用。 施肥时将肥料加入到贮肥罐中,将盖子盖紧,打开施肥阀,把调控阀调小流量,使水流从低口冲进贮肥罐将肥料溶解后从高中流出进入主管,随水流施入土壤。 、施肥的操作 1)开机前的准备:先打开需灌溉的棚球阀,自吸水泵加引水,底阀应用 60 目网纱罩住,每次开机前先用螺丝刀拨电机后背的风叶轮是否有转,有转才能启动,插上电后用螺丝刀拨风叶轮,一旦转动 叶轮全部损坏,如叶轮没有转,就得修理水泵,清除锈垢才能使用。 2)用一个装肥的桶或罐装满水,插入施肥管,在水泵运转状况下,打开施肥阀自动吸入主管。 3)记录开施肥阀前的流量表数码和吸完桶内水后关闭的表数码,测得吸完后的流量。 (4)注意事项 ,以免长期使用,负荷过大,影响使用寿命。 ,应先灌计划施肥液的 1/3 的水后再开施肥阀,直至施完计划肥液的总量,为防止出现肥害,施肥罐一次只能装 1/3容积的干化肥。 5 次肥,应拨出滴管 堵头冲洗一次沉淀的肥渣,以免堵塞滴头,如有个别堵塞,可用打气筒的气嘴对准滴头冲开。 ,防止过浓出现肥害,应控制在 %以内。 ,防止堵塞和腐蚀管件。 ,发现流量不足,应及时清洗过滤网纱的堵塞物,保证灌溉效果,减轻电机负荷,节约能源。 ,下次使用运转正常,水泵在长时间不用时,应打开灌引水口,插上电将水泵倒转过来,至水泵内水全部流尽。 每隔710 天通电一次,连续几次。 技术 无公害产品是当前的发展趋势,本项目采用综合防治病虫害,以防为主,防重于治,采用生物防治,农药防治和药剂防治相结合。 “ 无公害 ” 蔬菜生产技术措施采取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结合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少量、合理地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的综合防治技术。 (1)农业防治:根据病虫害的消长规律,综合运用先进的栽培技术,创造有利于蔬菜生长而不利于病虫发生的环境条件,使蔬菜健壮 生长和发育,增强蔬菜抵抗力,从而抑制部分病虫害的发生和扩展,避免或减轻危害。 ① 因地制宜,选用抗、耐病品种。 利用抗性品种和杂交优势是 防治蔬菜病虫害最经济有效的方法之一,现在许多抗病品种,各地应根据需要引进适宜当地种植的蔬菜抗病品种。 ② 合理轮、间、套作。 轮作可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恶化病虫生存环境,对预防病虫发生,减轻损失,效果非常显著,尤其是对土传性病害、青枯病、枯萎病等效果更佳。 合理的间、套作可利用不同蔬菜根际微生物的拮抗作用,防治或减轻土传病虫害。 如大白菜与大蒜间作 (水西 ),软腐病指减轻 ,韭菜套种冬瓜 (沿坳 )细菌性角斑病发病株率减轻 20%。 冬瓜疫病减轻 %。 辣椒套种苋菜可减轻小地老虎的危害。 对无法轮作 的菜地每年安排种一季大蒜,对减轻翌年病虫害的发生很有好处。 喜阳的冬瓜与耐荫的生姜、早芹菜间作或套种等。 ③ 合理耕作,田园清洁。 合理的耕作可改变土壤环境,如夏季晒土、冬季冻土、深沟高畦栽培以利排水、合理密植以利通风透光、用石灰调节土壤酸碱度。 及时消除残株败叶,摘除病叶、病果、病枝,拔除病株,铲除杂草,保持田园清洁,可减少病原,切断传播途径,从而减轻病虫害发生。 ④ 合理施肥,科学管水。 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有机肥为主,无机肥为辅,合理配方施肥,实行 “ 三看 ”( 看地、看苗、看天 )施肥,保证蔬菜生长所需的营养 ,促使蔬菜健壮,抗病虫能力增强,不用未 腐熟的有机肥料。 采用先进微灌技术供水,做到适时适量灌水,保持土壤湿润,不干不涝,降低湿度,可减轻病虫害发生。 ⑤ 适时播种,推广新技术。 根据当地气候条件、病虫发生规律和不同蔬菜种类的生长特点,适当提早或延后播种,可避免或减轻病虫的危害。 利用无土栽培技术可生产出洁净的 “ 无公害 ” 蔬菜产品。 ⑥ 适时栽培,开发野菜。 由于高山气候凉爽,病虫害大为减轻,建立高山 “ 无公害 ” 蔬菜基地,实行适地栽培,多地供应。 野菜由于长期的自然选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抗逆性、抗病能力强,是纯天然 的 “ 无公害 ” 蔬菜,是很有开发前景的,如马齿苋、蕨菜。 (2)物理防治:利用各种物理因素、人工或器械杀灭病虫害的方法。 ① 防虫网。 蔬菜防虫网覆盖栽培技术,立足于对害虫的持续控制,构建人工隔离屏障,切断害虫为害、传毒途径,从而有效控制蔬菜病虫害,促进和维持田间生态平衡,是一种蔬菜防虫抗灾的环保型新技术,适用于夏季叶菜类、茄果类、瓜类、秋菜育苗,实行全程覆盖,是 “ 无公害 ” 蔬菜生产的理想途径。 ② 种子、土壤消毒。 以防种子带虫、带菌,在播种前采用风选、水选或筛选等方法进行种子精选,并进行种子包衣和种子消毒。 种子包衣技术是采用不同方法和配方,将化肥、农药等包在种子上,防止苗期虫侵害而迅速生长。 种子消毒方式有温汤消毒、高锰酸钾消毒、药物浸、拌种等。 为消灭土壤中的病原物。农业生态园和太阳能电站结合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投资估算效益分析 02020 0410红外 线报警器论文 . 第一章…………………… 3第二章………………………… 9x(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营销策划商业策划书组织设计公务员考试可行性分析报告环境影响报告书连锁店加盟店运营手册作业指导书招标投标招聘绩效管理薪酬管理物业管理经营企划商务礼仪创业金点子销售指南营销创新经济管理选拔企业文化项目管理 )经济管理市场分析国内外市场情况预测…………………
cated people, and, in some countries, development of natural resources. This stress will be acute in the fragile states, which would have endured 40 years of slow growth and be confronted, in 2050,
额平均每亩 220 立方米计算,项目区内 1 万亩农田需水量为 220万立方米,加上项目区内人畜饮用、工副业加工等用水量 万立方米,共需用水量 万立方米。 根据上述计算可知,在多年平均和 P=50%、 75%条件下,地下水可利用分别为 万立方米、 万立方米、 万立方米、均能满足项目区内用水需求。 但在 P=75% 的情况下,地下水的富裕量仅为 万立方 米。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日益深入
度玉米种植的转育 课题成果显著 , 并 在 顺平县 高于铺镇、蒲阳镇建成优质玉米生产基 地 2 万亩,玉米良种繁育基地 500 亩,并计划再扩大试验基地。 公司 筛选的农嘉禾 94农嘉乐 140农嘉乐 8040 玉米新品种参加了品种区域试验,另有 3 个品种申请明年区域试验(北京 1 个、河北 2 个)。 工作站与清苑高优社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届时 清苑县 高优社将协助组织推广工作站的优良品种。
K3工业版物流初始化方案 21 世纪素材资源平台 中国最大素材资料平台 160984104K/3 工业版物流初始化方案针对 本系统初始化设置是使用 K/3 工业供需链系统、从而实现企业经营管理信息化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它是日常业务处理的前提,是能否通过 K/3 工业供需链系统正常处理企业生产经营运作、实现企业经营目标、利用资金形式和物流形式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双轨并行、综合性地管理
主机发送 得 开始信号 时 ,DHT11 传感器将 不会主动进行 一次 温湿度采集 .采集数据后 , 转 为 低速模式。 ( 1) DHT11 传感器 上电 之 后,测试环境 的 温 度与 湿度数据,并 且 记录数据,同时 DHT11传感器 的 DATA 数据线由上拉电阻拉高 并且 一直保持 着 高电平;此时 DHT11 传感器 的 DATA 引脚处于 为 输入状态,时刻检测 着 外部信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