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废弃物资源化无害化处置项目规划-建设生态、循环、环保式新农村(标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规划中 明确提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五大任务 ,即 优化发展布局,稳定提升农业产能 ; 保护耕地资源,促进农田永续利用 ; 节约高效用水,保障农业用水安全 ; 治理环境污染,改善农业农村 环境 ; 修复农业生态,提升生态功能。 生态、循环 、 环保式新农村模式 能 全方位解决中国农业面临的问题 , 真正实现农业朝绿色循环生态模式的升级。 在绿色生态循环农业中 , 秸秆、杂草、害虫等资源作为食物链中的成分 已 被充分利用起来。 将其 厌氧发酵资源化处置 , 作为绿色生态有机肥料替代化肥,不仅能够充分满足 农田增肥 问题,还能有效改良由于长期施用化肥对农业耕地造成的严重退化 ; 作为绿色、环保新能源可以解决区域内能源供应问题。 以中国 18 亿亩耕地中 50%为中高产田的比例计算,中国生态农业可 解决 22~25 亿人的 温饱 需求。 生态农业 前途无量 , 并 且是中国未来农业的 发展 方向。 如果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型农业, 加大对 农业废弃物资源 的综合 利用,将 其 转化为绿色 、环保新能源及绿色 生态有机肥作为农业耕地的生态调理剂,其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的意义非 常 大。 ( 1)秸秆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巨大的农业生产规模产生大量有机废弃物。 一方面,我国秸秆资源丰富,全国农业秸秆资源达到 7 亿吨 /年。 但秸秆综合利用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 秸秆直接焚烧会引发雾霾等空气污染问题,严重危害人体健康,降低居民生活质量,已被国家严令禁止 ;秸秆打碎后还田 , 也已严重影响土壤质量和后续农业生产。 传统的秸 10 秆处置 方式如饲料和还田等不足以解决秸秆问题 , 形式比较粗放,秸秆的利用和转化效率有限、经济效益 不明显。 秸秆 压制成燃烧棒或直接燃烧发电等形式存在高能耗及二次污染等 问题; 秸秆打碎后还田易引起农作物病变及影响后期农业 生产, 已对农业可持续带来危害。 秸秆通过厌氧生物技术处理形成的生态循环利用模式是农业废弃物处置的有效途径。 将秸秆加 工转化 , 变废为宝,化害为利,减少环境污染,促进生态友好型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大力扶持以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为主要建设内容的 新兴能源及 生态有机肥生产试点项目,是建设生态友好型农业、实 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 2)畜禽粪便 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调整,对禽畜产品消费量日益增加,大规模、集约化禽畜养殖 发展迅猛。 畜禽粪便废弃物量随着畜禽养殖业的发展而增加,给农村环境带来了压力。 处理不当会 污染 农村土壤和水体,危及健康。 禽畜粪便富含氮、磷、钾等有机质,是很好的有机肥料。 但如把未腐熟的禽畜粪便施入农田,会消耗作物根 基 土壤中的氧, 造成 作物根系被高温灼伤 ; 还会产生低分子质量的有害物质,引入各种病原菌。 目前堆肥处理是禽畜粪便处理方法中的常用方法,但存在占地面积大、产生臭气和发酵时间长等缺点 , 中小规模畜 禽养殖场存在畜禽粪便的乱丢乱弃现象 , 污染环境。 我国巨大的农业生产规模使得农业废弃物处置问题尤为突出 ; 国家经济腾飞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公众对生活品质的要求逐渐 11 提高,营造健康生活、绿色生态和循环农业模式已成为环保式新农村的主流方向。 因此,如何有效处置农业废弃物,实现农业的生态化 、可持续化发展迫在眉睫。 农业有机废弃物厌氧发酵 综合化利用是解决农业污染的关键,是实现 废弃物高效资源化利用的有效手段 ,是建设生态、循环、环保新农村的最佳途径。 一方面 ,秸秆和禽畜粪便共 同 发酵有效解决了单一生物质 碳氮比失衡造成的代谢 效率低的问题 ;另一方面,厌氧发酵可促进农业废弃物的矿质化和腐殖化,在生产出沼气能源的同时,还可获得肥效高、品质稳定、有利于土壤改良的生态有机肥。 长效厌氧发酵技术实现了农业废弃物最大的资源化、能源化利用,可与农业的季节性生产紧密相结合;是农业废弃物处置、实现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最佳实施平台;是 建设生态友好型农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 抓手。 项目建设相关政策及支持 20xx 年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针对沼气新能源产业发展做出重要指示: “生物能源是可再生能源的重要内容。 发展生物能源是我国调整能源结构,改善 生态环境,促进农业资源综合利用的重大措施,很有意义。 针对此两件所反映的情况和建议,请发改委、财政部和环保部组织人员深入调研,认真论证并提出政策建议。 ” 国家财政部正组织专家在全国范围内对新能源项目进行视察评 12 估,计划从建立风险基金制度、实施弹性亏损补贴,原料基地补助,示范补助,税收优惠等四个方面予以扶持。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在 20xx 年发布的“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支持有机肥生产试点的指导意见 ”中指出: 将农业废弃物加工转化,可以变废为宝,化害为利,对减少环境污染,促进生态友好型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 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大力扶持以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为主要建设内容的有机肥生产试点项目,是建设生态友好型农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意见建议地方政府 做好引导 , 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帮助企业做大做强;同时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根据市场和企业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地予以扶持 ; 坚持突出重点,择优立项。 优先扶持有一定生产规模、对改善环境作用较大、技术水平较高、市场前景较好、带动农民增收能力较强的技术改造或扩大产能项目。 在选项过程中,坚持好中选优原则,严格审查,择优立项 ; 坚持公平公正、公开透明。 严格按照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选项立项、建设监管、验收评价,确保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基本原则下 , 选择部分地区开展以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为主的试点项目,兼顾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生产有机肥等其他循环农业经济发展项目。 通过 5 年的努力,扶持一批规模较大、效益较好、示范带动能力较强、影响力较大的农业 循环经济 发展项目,逐步做到农业生产废弃物排放明 显减少、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显著提高、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层次进一步提升,充分发挥农业综合开发在促进生态友好型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3 农业部 20xx 年农村沼气工程转型升级工作方案支持建设规模化大型沼气工程。 在适宜地区支持建设一批规模化大型沼气工程,开展规模化生物天然气工程建设试点,年可新增沼气生产能力 亿立方米(折合生物天然气生产能力 亿立方米),年处理 150 万吨农作物秸秆或 800 万吨畜禽鲜粪等农业有机废弃物。 20xx 年促进农村沼气转型升级试点,重点围绕规模化生物天然气工程,综合考虑不同区域特点、不 同 原 料来源、不同建设运营模式等,择优选取典型项目开展试点,在创新项目建设管理机制和运营模式、完善支持政策、破除行业壁垒和体制机制障碍、提高沼气工程科技水平等方面,探索总结有价值、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开展规模化生物天然气工程试点。 支持日产生物天然气 1 万立方米以上的工程开展试点。 提纯后的生物天然气主要用于并入城镇天然气管网、车用燃气、罐装销售等。 沼渣沼液用于还田、加工有机肥或开展其他有效利用。 对于具备条件的规模化大型沼气工程,若项目业主和地方政府有积极性,也鼓励在项目建管模式、工程运营机制、终端产品补贴政策、税 收优惠等方面开展试点。 中央对符合条件的规模化大型沼气工程、规模化生物天然气试点工程予以投资补助。 当地政府已出台沼气或生物天然气发展的支持政策、对中央补助投资项目给予地方资金配套、已按照或在申报时明确将按照试点内容开展相关工作的地区,中央将优先支持。 对于已经建成或已投入运营的规模化生物天然气工程,也鼓励按上述内容积极开展试点,中央将进一步研究完善有关支持政策。 14 前段时间, 习近平总书记 在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 上 ,专题研究了六个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并讨论研究了具体解决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