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立完善海关风险管理的研究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织的管理方法、方式、手段和理念。 审视前述海关管理中面临的严峻挑战,追根溯源,要想解决海关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现实问题,提高海关管理效能就需要一个明确的指导标准,然后使用恰当的方法,这样才能发挥海关管理的最大效能。 按照我国海关的发展现状,引入风险管理理念势在必行,这也是中国海关寻求新的发展的唯一道 路。 风险管理是实现海关管理本质的最有效形式 与中国政府传统全能主义政府的职能管理模式相匹配,中国海关的管理也是全能主义海关,虽然对企业和进出口货物 管理范围很大,但是由于缺乏评估和量化分析,在内部和外部的双重挑战面前,海关要想实现对管理对象和内部管理风险控制的本质要求,只有全面实施风险管理,把风险管理的理念和方法融合到各项工作中,落实到每一环节上,贯穿于执法的全过程。 ( 1)风险管理机制是增加海关风险的预见性、系统性、及时性、准确性和有效性的必然要求。 海关各项业务,无论是税收征管、监管查验、核查核销,还是统计监督、查缉走私,都是为实现 国家 目的而运作的。 这些任务的完成如果仅10 靠人为的力量去实施,不可避免地存在相当多的问题。 而实施风险管理可以减少人为干预,提 高海关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和处置风险的综合能力和自动化作业水平,规避和减弱风险,有利于海关廉政建设,同时也减少了海关人员的机械劳动,为他们提供了更多有针对性地去发挥智力才能的机会。 ( 2)风险管理可以有效地改变过去管理欠科学,预防不及时,措施不得力的被动局面。 对海关来说,在进出口活动中的走私违法偷漏税行为,是海关防范和打击的基本目标。 发生走私违法偷漏税的可能性就是海关管理面临的风险。 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和现代技术,发现和判断风险,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和化解风险。 解决了这些风险,也就解决了违反海关法律法规的可能性,提 高海关人员的风险意识,增强了执法效率和查获率,有效地改变海关管理经常陷入被动的局面。 ( 3)风险管理方法可以有效缓解我国海关管理在国际通行规则中的压力。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海关组织、亚太经合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组织的成员,在贸易制度、关税和非关税措施、市场准入、法规透明度、海关制度和程序等方面,中国政府对外作出了一系列承诺,要履行这些承诺,必然要求对中国海关现行的管理制度和方法进行改革。 这就必然对我国海关构成新的压力。 同时随着国际间贸易竞争的加剧,贸易摩擦和冲突不可避免。 中国海关所面对的国际压力日益增加。 因 此 ,必须摒弃传统的管理思想、管理制度、管理方法,全面引入风险管理手段,锐意改革,勇于创新,真正建立起符合时代和社会要求的廉洁、高效的现代海关。 风险管理是解决海关管理过程中存在问题的最有效途径 ( 1)解决管理资源与管理任务不相适应这一基本矛盾。 海关管理工作要适应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不断加快通关速度,方便企业合法进出。 但如果不能对海关执法风险做到“心中有数”,快速通关就可能成为“放任”的快速通关,就可能给国家利益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而风险管理技术的运用,抓住了重点管理对象。 根据企业经营规模、经营货物 、企业行为、自身管理规范程度和能享受的待遇,在面对风险客观存在的基础上,通过对风险信息情报的搜集,寻找已经存在的风险,在商品、企业、海关三个方面实行科学的分析,查找发生走私偷漏税11 的重点商品、重点企业和海关管理的薄弱环节,勇于承担风险,查找风险是否确实存在,是否还有 其他风险,是否需要进行集中查验;然后对存在的风险采取相应的措施。 这样才能做到在任务增加而管理资源基本不变的情况下,仍然能够保证海关执法的有效性。 ( 2)解决海关队伍廉政建设的问题。 海关是廉政风险极高的部门,海关管理既有来自外部的风险,也有来自内部的 风险,国家赋予海关很大的权力,这是海关有效履行进出境监督管理职责所必须的。 但是,执法权力越大,队伍廉政风险也就越大。 如果没有有效的内部控制监督制约,这些风险就会转变成实际的灾难。 前几年发生在海关内部的湛江、厦门、深圳海关执法腐败案件就是惨痛的例证。 因此,要想从海关的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切实加强海关执政能力建设,更好更快地实现现代海关制度发展战略目标,只有全面实施风险管理。 因为风险管理能对海关业务流程进行全程监控,通过对业务重点和廉政高风险岗位设置控制性风险点,对各个部门、各个环节、各个岗位执法状况的 比较分析,实行重点评估和动态监测,确定可能产生执法腐败的薄弱之处。 及时发现业务工作中的各种不正常现象和环节,掌握执法风险的动态变化,实现内部控制系统的动态管理,减少走私分子钻空取巧的机会,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和方法,形成从源头上拒腐防变的有效机制,有效防止海关人员权钱交易,受贿放私,从而降低和化解海关队伍的廉政风,险提升队伍管理水平。 ( 3)风险管理可以更加“稳、准、狠”打击走私违法行为。 为国把关的重要职责就是要依法严厉打击走私违法犯罪活动。 但如何才能“稳、准、狠”地有效打击走私,是古今中外海关与生俱来的研究 课题。 应用现代科技手段,广泛收集各方面信息情报,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的科学分析,对走私违法犯罪动向做到“心中有数”,这就是风险管理的优势。 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出现的利用新的管理规则、交易方式、经济关系的各种形式的商业瞒骗活动,依靠过去的常规手段很难发现,而通过风险分析就能够及时掌握、准确打击,大大提高打击走私违法犯罪活动的针对性和准确度。 在海关管理过程中,采取风险分析的科学方法,突出重点,重视对风险信息和进出口数据的分析,做好企业和12 进出口商品的信息收集,以及对走私违规案件的总结、反馈工,作提高 海关工作的针对性。 ( 4)风险管理是整合各项业务改革,提高海关管理整体效能的最佳方法。 近年来,海关各项改革 频繁推出。 但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这种齐头并进、各自为政、不计成本、粗放管理的做法,就逐步暴露出其局限性。 实施风险管理就找到了整合各项改革的“牛鼻子”,就可以建立一个联接各项改革领域、充分发挥各项业务的自身作用和相互配合作用、切实提高海关执法整体效能的信息平台,形成一张高度协调、反应灵敏、联系紧密、疏而不漏的防范风险网,切实提高海关管理的整体效能。 13 第 三 章 海关风险管 理的实施 风险管理,不仅是一种科学有效的管理技术,更是种一科学的管理理念,在海关管理改革的过程中,必须将风险管理理念渗透到海关工作的各个方面,确立以风险管理为主要特征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通过制度创新、机制创新和方法创新,建立起职责清晰、分工合理、制度规范、运作协调、资 源优化的运行机制。 不仅要求海关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岗位,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实践中,都要采取风险分析的方法,用风险管理的眼光去审视和处理问题,去仔细挖掘风险;而且要求从思维理念,人才战略、管理模式、工作制度、监管重心、资源配置、技术保障等多方位、多角度实行创新,改变以往海关管理的单军突破、互相掣肘的弊病,实施统筹兼顾、综合完善、协调配套的发展战略,全面提升海关管理水平。 海关风险管理的应用原则 海关管理全面推行风险管理,必须遵循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突破原有的传统模式,树立全新的管理理念,强化分析应用能力, 抓住管理的重点目标,寻找和把握企业、商品和海关管理上可能产生的走私违法风险和廉政风险,并通过管理模式、组织架构、业务制度、运行机制、资源管理、方法技术等方面的全方位改革与创新,构筑起全体参与、协调配合的防范和控制风险的海关管理体系,促进业务改革、队伍建设、廉政建设的协调发展。 ( 1) 在管理理念上,牢固树立把关服务有机统一的指导思想确立依法行政、守法便利、分类管理的行为准则,自觉运用风险管理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去分析问题、处理问题,既要正视和承认风险 , 又要敢于承担一部分风险。 ( 2) 在运行机制上,实现风险管理 与各项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围绕信息收集、风险识别、分析评估、风险处置、绩效评估及考核反馈等风险管理的各个环节,建立纵贯各层级,横跨各部门、各环节的“职责明晰、配合有序、反馈灵敏、奖惩分明”的操作规范和运行制度。 ( 3) 在防控策略上,强化事前防范和事后监控的能力实现监管风险和内部风险防范由个体经验决策、事后被动查控、条块分散处置为主要特征的战术型风14 险管理向系统智能判别、前期预警监测、企业守法促进、内部审计监督、风险综合处置为主要特征的战略型风险管理转变。 ( 4) 在管理模式上,突破主要依赖现场作业来化解各种风险及 单纯依靠简化手续来提高通关效率的传统思维和做法合理分配前期预警、现场作业、职能监控、企业管理、贸易调查、后续稽查、缉私打击等各种管理资源,形成分级管理、分层控制、各负其责、互为支持、整体运作的管理格局。 ( 5) 在监管方式上,以逐票货物、合同为基础,风险动态、分散控制为主要特征的工作方式实施企业与货物并重,前期、中期和后期相互衔接、互为支持的综合监管制度,大力推行重点企业和重点行业(商品)风险评估、守法便利基础上的分类管理,把有限的管理资源科学、合理地配置到重点管理目标,使海关管理所面临的主要风险得以有效控制。 (。关于建立完善海关风险管理的研究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