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医养结合模式可行性研究——以合肥市滨湖医院老年科为例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自养的生活,而这种自养是城市化与老龄化双重作用下产生的农村“公共性”问题“私化”处理的结果[8]。 国家应该不断 10 强化和完善对于个 人养老资源的社会化管理[9]。 实现自我养老模式主要要针对性地解决三个问题:变革亲子关系,恢复家庭经济,发展老年产业[10]。 (三)以社会养老为主的养老模式 从长期来看,家庭养老模式只是一种过渡形式,社会养老模式会最终取代家庭养老成为未来养老体系的主导。 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曾经指出:“养儿防老是均衡社会成员世代间取予的中国传统模式。 这种模式有其历史上的经济基础,经济基础的改变,这种模式当然也是要改变的。 ”[11]。 社会养老模式强调政府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形成家庭、社区、机构,多主体、多层次、多元化 提供养老服务的体系[12]。 从目前很多中年人的观念看来,他们开始更多地寻求社会保险、社会养老机构,依靠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去为自己的老年生活进行安排。 二、社会养老模式研究创新 ——— 医养结合模式 医养结合模式,区别于传统的单纯为老年人提供基本生活需求的养老服务,重新审视了养老服务内容之间的关系,将为老年人的健康提供基本医疗服务放在首位,将医护与养老相结合,提高了养老服务的质量,充实了养老服务的内容。 医养结合模式有助于满足高龄、失能、空巢、患病老人的医疗与养老的多重需求[13]。 医养结合模式作为一种社会养老模式 ,是对传统养老模式的创新,它将医疗机构和养老 11 机构之间功能进行整合,实现了养老模式的新突破。 构建医养结合模式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政府发挥主导作用。 政府首先要对医养结合模式进行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出台促进其发展的政策措施。 其次应该鼓励公立医院依托自身优势,率先推行医养结合,并对公立医院进行人力、物力、财力支持。 最后,政府依据公立医院医养结合模式成功经验可以向社会推广,鼓励更多民办机构、社会福利机构实行医养结合模式化养老服务。 社会力量积极参与。 医养结合模式在市场化运作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这需要社会力量 的积极参与,共同面对挑战困难,整合多方资源,发挥多方优势,使医养结合模式能够顺利推广。 明确服务内容、准入标准。 医养结合模式作为新型的社会养老模式,能够推行这项服务的机构应该是具备医疗功能,具有行医资质的机构,各级民政和卫生主管部门应该建立完善的监管制度,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 同时对于医养结合的服务内容要进行明确,实行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应该具备健全的科室和全面的诊疗项目,要有具备一定资质的医师和护士,要有齐全的设施、人性化的服务。 医养结合模式的可以通过以下三种途径实施: 在养老机构中设立医疗机构。 我国目前养老机构的发展面临两难的困境。 一方面床位紧张,无法满足本地区老年人 12 养老服务需求,另一方面,床位利用率不高。 关于养老模式的研究表明,在养老机构中设立医疗机构,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机构中医疗机构的建立,形成多层次、全 方位的养老服务体系是可行的。 在医院中设立医养结合服务机构。 医院可以依托自身医疗卫生资源 , 直接设置实行医养结合模式的老年人专门科室 , 完善相关配套设施 , 强化服务与管理。 这其中尤其强调公立医院的带头创新 , 试行医养结合 , 继而在各类医院中推广。 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合作。 作为养老机构 , 在其中设立医疗机构 , 面临着资金 、 技术 、 人才 、 场地等各方面的制约。 同样 , 作为医疗机构 , 单独开辟出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 , 对其管理 、 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 , 也有一定压力。 将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整合起来 , 加强合作 , 一方面可以避免医疗机构紧张的硬件资源 , 另一方面也会极大地推进养老机构的发展。 这是一种超前的意识 , 这种模式也值得探讨。 三 、 滨湖医院医养结合模式概述 合肥市滨湖医院老年科成立于 20xx 年 3 月 , 集医疗 、 护理 、 托老 、 康复 、 健康教育 、 临终关怀六位为一体 ,实现全程无陪护照顾模式 , 充分解决了老年患者住院陪护问题 , 适应了社会需求。 科室开诊以来 , 规模不断扩大 , 从 2010 年 7 月至 20xx 年 9 月 , 共加设四层病区 , 目前拥 13 有五层病区 , 共开放床位 236 张 , 日均住院病人量达 220 人。 科室医护人员配备充足 , 包括主任医师 1 名 、 主治医师 1 名 、 住院医生 4 名 、 康复理疗师 2 名 ; 科护士长 1 名 、护士长助理 5 名 、 总务 1 人 、 护士 70 人 、 助理护士 10 人。 科室主要面向需要长期间断 、 不间断治疗的老人 、 长期需要提供专业护理服务的老年群体 、 各种疾病后需要康复理疗的患者 、 各种因长期卧床等引起的压疮患者 、 病情稳定的恢复期患者 、 临终患者 [ 14 ]。 滨湖医院老年科 模式具有三大特征 : 第一 ,“ 医 ”、“ 养 ” 结合 , 持续照顾。 滨湖医院老年科创新提出集医疗 、 护理 、 康复 、 健康教育 、 慢病托老 、 临终关怀六位一体的 “ 医养结合 ” 运行新模式。 “ 养 ” 为老人平时的托老模式 , 即为包河区滨湖老年护理院的养老病人 ,民政部门已颁发 《 社会福利机构设置批准证书 》, 主要收治一些一般护理院无法承担的患病空巢老人 , 根据老人自理能力分为全护 、 半护 、 自理三个等级 , 期间享受全面的专业护理服务及病情观察 , 其间口服药物均在门诊 , 由家属自费提供 ; 一旦老人出现慢性疾病急性发作或出现其他病情变化 ,在严格掌握住院收治指征的前提 下 , 和家属沟通并取得同意后 , 给予办理住院手续 , 即为 “ 医 ”。 “ 医 ” 即为合肥市滨湖医院的住院病人 , 期间出现病情加重或家属有积极要求 ,会及时请相关科室会诊 、 转科。 当病情稳定处于恢复期时转 14 为 “ 养 ”。 “ 医 ” 和 “ 养 ” 两种模式是根据患者病情相互灵活转化的 , 患者住院床位不变 , 但是床头有明显提示 , 并区分腕带颜色 , 这样避免了老人住一般养老院时出现病情变化需要家属往医院转送的麻烦 , 争取了抢救 、 治疗的时间 [ 15。公立医院医养结合模式可行性研究——以合肥市滨湖医院老年科为例论文(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