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气囊
② 按照结构的不同,碰撞传感器分为机电式碰撞传感器、电子式碰撞传感器以及机械式碰撞传感器。 防护碰撞传感器一般采用电子式结构,触发碰撞传感器一般采用机电结合式结构或机械式结构。 机电结合式碰撞传感器是利用机械的运动(滚动或转动)来控制电气触点动作,再由触点断开和闭合来控制气囊电路的接通和切断,常见的有滚球式和偏心锤式碰撞传感器。 电子式碰撞传感器没有电气触点,目前常用的有电阻应变式和压电效应式
电能,保持电脑测出碰撞、发出点火指令等正常功能。 点火备用电源能在 6s 之内向点火器供给足够的点火能量引爆点火剂,使充气剂受热分解给气囊充气。 时间超过 6s 之后,备用电源供电能力降低,电脑备用电源不能保证电脑测出碰撞和发出点火指令。 点火备用电源不能供给最小点火能量, SRS 气囊不能充气膨开。 在汽车电器系统中,许多电器部件带有电感线圈,电器开关琳琅满目,电器负载变化频繁。
换代快,很 多 生产线还是采用手工操作方式,缺乏必要的检测手段和装配质量监控手段。 近年来形式各样的手动或自动装配生产线监控系统逐步得到了应用,但是很多方案由于成本原因,常采用多串口卡或 RS485 网络的方案,使得条码扫描输入和反馈较慢,满足不了生产线工序操作的实时性要求,甚至影响到操作人员的情绪。 为此,利用近年来迅速普及的无风扇触摸式平板计算机,提出了一种基于局域网的,采用 客户 /服务器
,或采取相应的限制措施。 JB 4732—— 1995《钢制压力容器 —— 分析设计标准》提供了以塑性失效准则为基础的设计方法。 GB 150 对平板、对整体法兰(包括按整体法兰设计的任意式法兰)连接的圆筒(或接管)颈部等原件的设计或应力计算公式,都是按塑性失效原理制定的。 ③ 弹塑性失效准则。 弹塑性失效准则适用于反复加载过程。 按照应力分类的概念,当容器边缘地区出现一定量的局部塑性变形时
西华大学汽车服务工程毕业论文(设计) 11 一接 触气囊,气囊的泄气孔就逐渐泄气,从而起到对驾驶员和乘客的缓冲保护作用。 由于从传感器接收信号到气囊张开仅需 50 ms,而驾驶员撞向转向盘的时间约为 60 ms,故在发生碰撞时,能有效地保护驾驶员,避免了驾驶员直接撞转向盘的危险。 安全气囊从触发,到充气膨胀,再到驾驶员头部陷入气囊,直至气囊被压扁的全过程,不超过 110ms。 如图 210
命周期无污染、资源低耗及可回收、可重用的特 征。 国际贸易中的“绿色壁垒”将逐渐取代关税贸易壁垒。 铸造装备业的生产过程也应实现无污染、低耗、安全和宜人化。 标准化 铸造装备业技术标准趋向于国际化,标准将成为铸造装备准入市场“门槛”。 世界各国高度重视铸造装备技术攻关,进一步提高铸造装备技术含量,针对要求开发出一批高参数、自动化、大型化或微型化、成套程度高的铸造装备,提高行业国际市场竞争力。
(2)前排乘员防撞安全气囊 由于乘员在车内位置不固定,因此为保护其在撞车时免受伤害,设计的防撞安全气囊也较大。 美式的约 l10L 左右,欧式的约为 75L 左右 (后者考虑了乘员受座椅安全带的约束 )[3]。 (3)后排乘员防 撞安全气囊 装在前排座椅上。 (4)侧面防撞安全气囊 装在车门上,防止乘员受侧面冲击。 安全气囊是 l953年由美国人约翰 赫 缀克发明的
ment mesh for the sensor was constructed using MSC/PATRAN [2]. The solver used to analyze the sensor was MSC/ABAQUS. The finite element mesh including the contact elements is shown in Figure 2.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