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
2、 30 千克,按 60 厘米宽起高垄,垄高 10 厘米。 定植密度 3560厘米,3 月下旬天气忽冷忽热,遇寒流棚外需围草苫,棚内加盖小拱棚,使棚内夜间最低温度 8以下的天数不超过 4 天,以防抽薹开花。 五、加强管理缓苗阶段基本不放风,闭棚升温促进缓苗。 进入 4 月份后,白天2528,夜间 1518,坚持天天放风。 白菜开始结球后,白天每天放风一次。 水肥管理,从定植到收获浇四
2、播种。 秋白菜播种时间既不能过早,也不能过晚,过早病虫危害加重,过晚影响成熟,一般播期从 7 月中旬开始,下旬结束,力争做到一次播种保全苗。 六、合理施肥。 以有机肥为主,秋白菜在不同生育期吸肥量不同,莲座期以前占总需肥量的 10%,结球期占 90%,根据这一规律,应追好三次肥,即提苗肥、团棵肥和结球肥,追肥最好用饼肥,该肥效平稳持久,后劲长,肥效好。 七、科学灌水。 幼苗至团棵前,小水勤灌
2、种。 秋白菜播种时间既不能过早,也不能过晚,过早病虫危害加重,过晚影响成熟,一般播期从 7 月中旬开始,下旬结束,力争做到一次播种保全苗。 六、合理施肥。 以有机肥为主,秋白菜在不同生育期吸肥量不同,莲座期以前占总需肥量的 10%,结球期占 90%,根据这一规律,应追好三次肥,即提苗肥、团棵肥和结球肥,追肥最好用饼肥,该肥效平稳持久,后劲长,肥效好。 七、科学灌水。 幼苗至团棵前
2、球时起,每隔 710 天叶面喷施 1 次 磷酸二氢钾、500 倍壮丰优、1500 倍神农素螯合肥混合液,连喷 35 次,均匀喷湿所有的叶片,以开始有水珠往下滴为宜。 防缺水 在大白菜生长期间,必须保证有充足的水分供应,切忌时多时少,时干时湿,以防止大白菜的叶片卷曲萎蔫;天气干旱时,除早、晚各淋 1 次清水,每次每株淋 公斤外,还要用麦草或其他杂草将畦面覆盖住,以减少水分损失,保持土壤湿润。
2、心叶扭曲畸形。 重病株矮化、畸形、不结球。 植株感病越早发病越严重。 防治措施:苗期到成株期应连续防治蚜虫传播病毒。 苗期每亩用 病灵乳油 5060 毫升或 20%病毒 A 可湿性粉剂 100150 克或 毒剂 1 号水剂200 毫升,兑水 50 公斤喷雾,57 天喷一次。 后蔓延到茎部,茎上病斑初为水渍状浅褐色,后扩展为梭形或绕茎一周的大型病斑。 略凹陷,成灰白色腐烂。 潮湿时病斑扩展迅速
2、外界低温的不良影响,有条件的可采用温室育苗的方法,也可采用阳畦育苗。 温室育苗,温度可以人工控制,受外界温度影响较小,但定植以后仍然会受外界低温影响。 因此应根据定植期来确定播种期,不可盲目提早。 如果播种过早,苗长到可以定植的大小时,外界温度仍然较低,定植后,不仅影响生长,而且使大白菜经历一段时间的低温后早抽薹,所以,一定要严格掌握播种期。 在温室条件下,从播种到长至 5 片6 片真叶时
2、期、成株期都有发生,主要靠蚜虫传播危害,当遇到高温干旱时发生严重。 在防治时可用吡虫啉、银标等喷雾防治。 对于已经发病的田块在发病初期用绿宝加 20%的病毒 A 或 病灵喷雾防治。 斑病、炭疽病:黑斑病一般在 10 月初开始流行;白斑病一般从 8月下旬开始发病,9 月份为发病高峰期。 白斑病、黑斑病发病初期可用 75%百菌清喷雾进行防治,炭疽病可用多菌灵等喷雾防治。 二、主要虫害及其防治方法
2、起来,要压实、压紧,直到整个大缸装满为止。 三、压实。 选择一块大约长 20 厘米、高 10 厘米、宽 15 厘米的石头洗净后压在大缸的正中间白菜顶上,防止白菜腌酸后随着水漂浮起来。 四、加水加药。 经过煮烫装入大缸内压实的白菜,过 23 天之后自然变蔫下沉,这时缸内装上干净的凉水,将缸装满为止。 6 天之后,将沈阳产的酸菜鲜 5 克装一袋投入到缸内,防止酸菜腐烂。 五、腌制。 将装满白菜
2、病,叶正面形成多角形或不规则形的黄褐色病斑,受叶脉限制,叶背面病斑处产生白色霉状物,严重时叶片枯死、不抱心,减产幅度达30重的达到毁灭性程度。 三、防治措施实施合理灌水施肥,深耕晒土,施足底肥,分期增施磷、钾肥;合理灌水,及时中耕,促进植株根系生长,增强抗病性。 在发病初期发现中心病株时,要立即摘除病叶喷药防治。 喷药必须细致周到,特别是老叶背面更应喷到。 常用的预防药剂有:65%的百菌清
2、雨持续、天气暖凉、种植过密、浇水过多、田间湿度过大和品种抗病性差都是发病的有利条件。 防治方法综合预防措施:选用适合当地的抗病品种,与非十字花科作物轮作二三年,整地深耕晒透,加强栽培管理,适期播种,合理密植,施足有机底肥,增施磷钾肥和有机微量元素复合营养液,以提高植株抗逆能力等。 做好种子处理和药剂防治:播种前用 50的温水浸种 25 分钟,冷却后晾干再播;或用种子量 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