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
2、发,效果更佳。 或者勤中耕、勤松土,及时地铲除出土的子囊盘,可减轻发病。 5施足肥料和合理密植施经过充分腐熟的优质有机肥。 每 6667 平方米施7000 千克以上,并增施磷、钾肥和适当追肥,可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另外,合理密植(切勿密度过大)和科学浇水(不能大水漫灌),可避免湿度过大,减少发病。 6清洁田园及时铲除田间、地头、地边和垄沟上的杂草(如灰藜、马齿苋等)和及时摘去病叶或拔除病株
2、有褐色坏死斑点,轻者部分内叶、重者半个叶球内叶受害,俗称“夹皮烂”,病株有苦味,人和牲畜均不能食用,严重影响产品的品质和耐贮性。 (2)传播途径及发病条件病毒在寄主体内越冬,由蚜虫传播和接触传染。 苗期最易感病,在蚜虫发生高峰期,遇 1520气温、70的相对湿度易发病,通风不良,土壤干燥,缺水、缺肥时发病重。 (3)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 避免与十字花科作物连作,培育壮苗,加强田间管理
2、病品种一般选用高筒品种或青麻叶。 如:北京新 3 号、晋菜 3 号、太原二青等。 如果非要种植球型品种如:丰抗 80 等,可适当推迟播种期,改在立秋后 24 天再播种,或育苗移栽。 这样可使白菜结球避开高温高湿期,大大减轻因高温高湿引发的白菜软腐病。 3、选对茬口避免重茬一般上茬应选择种植葱、蒜或菜豆的地块,如果是麦茬更好。 这样可以避免因重茬软腐病菌侵染。 4、适时用药预防白菜定植后,用
2、农业防治:在秋季深翻土地,消灭越冬蛹,及时清除田间杂草。 人工捕杀。 利用夜蛾成虫喜糖醋习性,用糖醋液加少量敌百虫原药诱杀成虫。 也可人工采卵,消灭卵块或发现“纱窗”,消灭初孵幼虫。 药剂防治:应在出苗后或根据预报在幼虫发生高峰期前,根据虫情每隔710 天左右进行 12 次药剂防治。 药剂可选用 3000 倍的 20%杀灭菊酯或 2000倍的 10%二氯苯醚菊酯或 1000 倍的
2、耐涝,生产上应采取重施基肥、高垄种植的栽培方式。 一般每亩施腐熟有机肥 30004000 公斤、磷酸二铵 4050 公斤。 施肥后精细整地,做成高垄,要求垄宽 80 厘米、垄高 1520厘米、沟宽 50 厘米。 三、播种大白菜播种分条播和穴播两种,条播每亩用种量为 150200 克,穴播用种量为 100150 克。 播种密度要求行距 50 厘米、株距 4345 厘米,每亩栽3000 株左右。
2、防治蚜虫必须从温室育苗开始,一旦传上蚜虫需连续用药根除干净。 幼苗期用药浓度应低一些,防止药害。 及时采收:春白菜成熟时应及时采收,过熟易引起抽薹及叶球腐烂。 温度管理:大白菜种子发芽最适温度为 25,幼苗生长最适温度为 2025,播种时温度往往偏高。 如果是高垄栽培,浇头三水时一定要采取轰水的办法,保证全苗。 合理密植:一般来说中型品种为每亩 20002200株,大型品种为
2、,避免偏施氮肥;选择排水良好的土地高畦种植,及时清除病叶,避免种植太密不通风;用叶斑净 1000 倍液或施保功 1500 倍液喷施,57 天喷 1 次,连喷 23 次。 三、丝核菌叶片腐烂病 68 月高温多雨天气下发生最盛,危害叶片,初呈水烫状湿腐病斑,扩大后变为不规则形,干燥后为灰白色,在湿腐处密布蛛网菌丝体,后变为棕褐色的菌核。 该病易传染蔓延。 防治方法:用 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2、现软腐病株要连根挖出深埋。 拔后的株穴撒石灰后覆土踏实,然后再灌水。 三、减少伤口产生和促进伤口愈合。 白菜的伤口经常有机械伤、裂伤、烧伤、病伤、虫伤等。 这些伤口是软腐病细菌侵入的良好途径,所以要尽量减少或避免伤口的发生。 因此,在白菜封垄后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田间作业或田间走动,避免机械碰伤同时做好前期病毒病、霜霉病、白斑病等病害的防治,减少病斑伤口。 追施化肥时要注意离根系有一定的距离
2、以化肥为辅;以基肥为主,以追肥为辅。 2、施足底肥。 苞菜、大白菜生长速度快,生长量大,需要施大量的有机肥作基肥。 一般每亩应施优质腐熟有机肥 4000以撒施,也可按行距开沟条施。 在此基础上还应每亩施用苞菜、大白菜专用肥 40满足苞菜、大白菜全生育期生长发育需求。 3、看苗巧施追肥。 一是施好提苗肥。 在肥力不很高的土壤中,按每亩施苞菜、大白菜专用肥 5入少量提苗肥,可促进幼苗生长
2、并传播,从气孔或直接穿过表皮侵入,潜育 3就出现病斑,分生孢子随风雨和农具传播再侵染。 该病菌在 0能正常生长发育,最适温度为 17故在广东可周年发生为害。 阴雨持续,天气暖凉,种植过密,浇水过多,田间湿度过大和品种抗病性差都是发病的有利条件。 防治白菜黑斑病的有效技术是:尽量选用适合当地的抗病品种,与非十字花科作物轮作 2,整地深耕晒透,施足有机底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