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性
13 项目部依据公司程序文件《评价与风险管理程序》,在项 目施工前,组织有关人员对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危害进行调查和识别,采用分析讨论会的形式针对施工的各道工序、作业场所、人员的健康安全和环境保护方面进行危害识别,参加识别的人员为:业主有关人员、 项目部施工经理、专职 安全 监督员、项目总工及各专业技术人员、生产调度、施工班组长、富有经验的班组成员。 本项目的主要危险源有: 序号 作 业
2、直播花生有足够的生育期,强调前茬作物收获后抢时整地播种。 鲁东地区力争在 6 月 25 日前,鲁西和鲁西南及以南麦收较早,夏直播花生创高产更有把握些。 用圆盘式开沟器的播种机播种,使起垄、播种、施化肥、镇压、喷除草剂等多道工序一次性完成。 种“誉宇 2 号”,垅距 8085 厘米,每垅种 2 行,之间小行距 30 厘来左右,穴距 1720 厘米,每穴两粒或一粒种。 播前种仔需分级,用种子种量
1、护性耕作技术是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尽可能减少土壤耕作,并用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或保留高根茬秸秆 30%以上和作物残留物覆盖率不低于 30%的耕作技术。 是一项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先进耕作技术。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与传统耕作技术相比可减少土壤风蚀、水蚀,减少土壤流失和抑制农田扬尘的功效,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能明显提高旱区粮食产量、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改善生态环境
2、秆、灭茬、开沟、施肥、播种、镇压等项作业。 既可在直立玉米秸秆或玉米秸秆粉碎还田地中播种小麦,也可以在高麦茬地中播玉米。 二、高浓度粒状复合肥或复混肥作底肥由于小麦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是利用秸秆及残茬覆盖保护土壤,无需再施有机肥,但必须用高浓度粒状复合肥或复混肥作底肥,以满足小麦前中期的生长发育需要。 一般要求氮磷钾有效含量在 40以上,并且最好是选择突出磷肥的复合肥或复混肥,亩施量 40
)通过理论分析,剖析保护性耕作下棉花微量元素的吸收积累动态规律、从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挖掘不同耕作制度下微量元素对棉花生长的贡献,研究结果可指导各个地区的棉花生产和微肥合理施用,研究理论推广后可在提高棉花产量、降低施肥成 本等方面带来直接的效益。 ( 2)研究成果形式:以科技论文形式体现。 课题完成后,拟在各级别科技期刊杂志上发表 2~ 5 篇科技论文。 ( 3)人才培养:培养 5~8
紧钢丝绳,用镐头机将这段梁的两端进行破碎,露出梁的钢筋用液压剪剪断钢筋,然后 起吊,将这段梁吊至指定位置地面, 然后再用镐头机将这段梁破碎,分离出钢筋,将混凝土碎块装车运出工地。 C 区的其它梁采取同样方法进行拆除。 拆除钢管脚手架 用 气割 将钢管分段 切割 , 吊车吊至指定位置。 清理场地,结束 C区拆除工作。 三、拆除 B 区部分 B 区主要拆除的构件有 混凝土 屋面板、 模板 、
发举办百家宴,以此 迎接和祝贺,感谢 县委、县政府在红军城保护性开发中 将 为他们带来的实惠。 当地居民急切期盼尽快改造中国红军城。 中国红军城保护性改造项目可行性研 究报告 17 中国红军城改造项目建设整体规划 中国红军城灾后重建保护性整体改造项目分三期进行 (本项目属于第二期建设内容 )。 一期工程:范围东至环城北路,南至黄洋河,西接振兴路,北接铁路桥,用地面积 24 万平方米
m,防止离析。 混凝土基础浇筑前在基础板四周模板弹出板厚水平线,并钉上标记,为避免产生施工冷缝,混凝土要连续浇筑。 混凝土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振实,并随振随压光,当混凝土面收水后再进行二次压光,以减少裂缝产生。 为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梁浇筑采用振捧振捣时,间距要控制在 500mm 左右,插入时间控制在 10秒,以表面翻浆冒出气泡为止。 浇筑混凝土时要注意保持钢筋位 置准确和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控制
进行补充试验。 最终顺利完成本课题。 预期研究成果 ( 1)通过理论分析,剖析保护性耕作下棉花微量元素的吸收积累动态规律、从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挖掘不同耕作制度下微量元素对棉花生长的贡献,研究结果可指导各个地区的棉花生产和微肥合理施用,研究理论推广后可在提高棉花产量、降低施肥成本等方面带来直接的效益。 ( 2)研究成果形式:以科技论文形式体现。 课题完成后,拟在各级别科技期刊杂志上发表 2~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