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热容
╳10 3J/(kg.℃) ╳ 10kg ╳ ( 65℃ 25℃ ) = ╳ 106J 答:水吸收了 ╳ 106J热量 解: Q放 =cm(t0t) = ╳ 103J/(kg.℃ ) ╳ 2kg ╳ 60℃ = ╳ 105J 答:水放出了 ╳ 105J热量 例 质量是 1kg的铝壶内装有 25℃ 的 3kg水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将水烧开。 壶和水共吸收了多少热量。 解:铝壶吸热 Q吸
的一种 属性。 不同 一定 分析比热表,可以找出哪些规律。 J/(kg ℃) 水 103 砂石 103 酒精 103 铝 103 煤油 103 干泥土 103 蓖麻油 103 铁、钢 103 冰 103 铜 103 空气 103 水银 103 水的比热是 ___________ 它的物理意义是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3J/(kg ℃
(kg℃ ) 2 kg (3℃ 1 ℃ ) = 104 J Q吸 = cm(tt0) Q放 = cm(t0t) 提炼公式 吸收的热量 =比热容 质量 升高的温度 二、热量的计算 比热容 : 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 想想议议 • 已知铝的比热容是 103 J /(kg℃ ),这表示质量为 1 kg的铝块温度升高 1 ℃
升高(或降低)的温度 有关外,还与物质的 有关。 结论表明: 某种特性 为了说明 质量相等 的 不同物质 , 升高 (或 降低 )相同 的温度, 吸收 (或 放出 )的热量是 不相等的这种 性质 ,我们需要引入一个新的物理量: 比热容 一 .比热容 : 单位质量 的某种物质 温度 升高 (降低) 1℃ 所吸收(放出)的 热量 ,叫做这种物质的 比热容。 : : 用符号 c 表示 :焦每千克摄氏度
3 冰 103 铜 103 空气 103 水银 103 • 不同的物质比热容一般 不同 __; _水 _的比热容最大。 水的比热是 103J/(kg ℃ ) 答 :1千克水温度升高或降低 1摄氏度 需要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 103焦 它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物理属性,同种物质的比热容相同。 1 .问 :一滴水和一盆水的比热容谁大。 答:一样大。 因为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之一
℃ ) 单位符号: J/(kg ℃ ) 读作: 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水 103 砂石 103 铁 .钢 103 冰 103 玻璃 103 铜 103 煤油 103 橡胶 103 水银 103 酒精 103 水蒸气 103 铝 103 甘油 103 干泥土 103 铅 103 从上表中你可发现什么规律。 几种物质的比热 [J/( Kg℃ ) ] 水的比热最大。 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时比热不同。
g),温度升高1 ℃ 所吸收的热量 :热量 (J) 温度 ( ℃ ) 质量( kg) 比热容 (c) : J/( Kg℃ ) 思考 : 定义中反映了 控制变量 法吗。 这样的定义能反映物质的吸热能力吗。 ① 1kg 水升高 1 ℃ ,能吸热 103J 即 C水 = 103J /( Kg℃ ) 即 C沙 = 103J /( Kg℃ ) ② 1kg沙升高 1 ℃ , 能吸热 103J 小结:
油 相 同 相 同 相 同 相 同 长 短 多 少 实验条件:。 即:相同时间内放出的 热量相同。 其实也不难,就是采用比较单位质量、升高 1℃ 的 水和煤油 吸热的多少来比较它们的 吸热能力。 :比热容 (C)──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每升高 1℃ 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符号为 c。 :焦 /(千克 ℃ ),符号 J/(kg℃) 读作 “ 焦每千克摄氏度 ”
高温度之比为 4: 3,吸收的热量 之比为 5: 2则它们的比热容之比 为( ) 图表题 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a、b两种液体,分别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加热器加热,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如图,根据图像,比较两种物质的比热容是( ) ℃ a b min 例:在相同的加热条件下,对质量 m比热容为 C1 的物质 A和质量 m比热容为 C2 的物质 B加热,物质 A、
,内外筒间热传导极少,热辐射和吸收热辐射也极少,可认为是孤立系统 实验步骤 1. 先将烧杯盛水置于电炉上加热,用天平称出铝块的质量 m,用线拴住铝块,投入烧杯中加热。 2. 用天平称出干的量热内筒质量 m2 和搅拌器质量 m3。 3. 用量杯盛水若 250ml倒入量热器内筒,再用天平称出总质量 m’(包括搅拌器),水的质量: m1=m’m2m3。 4. 测量量热器中水的初温 t2。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