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险
套 有 矿井人员跟踪定位及考勤管理系统, 主干传输线路为光纤,系统将全矿井下划分成 30多个区域, 在每个区域设置接收器,当下井人员通过该区域时,系统即可 接收到安装在矿灯内的发射器的信号,实现对下井人员的实时跟踪,当有人接近禁入区时自动发出声光报警,同时,在地面可通过网络对井下人员进行准确统计和分布查询,有效促进了煤矿安全管理,其技术及应用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目前已投入使用的设备主要有:
零点和精度的调校。 在硐室内用登记薄对食品、药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进行登记 ,每月必须对避难硐室内水、食品、急救箱药品进行一次检查 ,发现异样应立即进行更换。 永久避难硐室内的防爆饮水机、防爆电脑需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 六、工作人员配备、培训管理制度 对 XX 煤矿职工的培训及 紧急避险系统人员配备管理 ,需做好硐室内设备使用的培训工作。 XX 煤矿职工。 组织管理 紧急避难硐室实行三班值班制度
量器具检定资格证书的检定机构或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授权的检定机构。 3. 每年年初必须制定计量器具年度送检计划 ,并上报相关部门。 年度送检计划的制定必须切实可行 ,不可因计量器具的送检而导致使用量不足。 4. 每次仪器检定后要及时作好记录 ,并建立相应的台帐 ,以备后查。 5. 将检定不合格的计量器具回收不得继续使用 ,并做好相应的仪器报废工作。 6.
矿山 安全监察机构。 永久式避险硐室设计方案 山东能 源机械集团 通力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8 永久性避难硐室设计方案 国家标准明细 根据第二章的相关阐释,整理国家标准如下 工程建设 布置要求 避难硐室应 布置在稳定的岩层中,避开地质构造带、高温带、应力异常区以及透水危险区。 前后 20 米范围内巷道应采用不燃性材料支护,且顶板完整、支护完好,符合安全出口的要求。 标示要求 应有清晰、醒目
讯照明人员生存保障等基本功能在无任何外界支持的情况下额定防护时间不低于96 小时 3 各紧急避险设施的总容量应满足突发紧急情况下所服务区域全部人员紧急避险的需要包括生产人员管理人员及可能出现的其他临时 人员并应有一定的备用系数永久避难硐室的备用系数不低于 12 临时避难硐室和可移动式救生舱的备用系数不低于 11 4 所有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都应建设井下紧急避险设施
四、安全避险系统评估标准和内容 依据《河南省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验收标准及评分办法(试行)》、《郑宏恒泰(新密)煤业有限公司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设计方案》要求进行评估;具体评估内容和标准如下: 监测监控系统 3 现我矿用的监测监控系统为 KJ209N,系统由地面中心站、地面及井下分站、不间断电源、瓦斯断电控制器以及各类传感器、信号电缆等组成。 矿井的安全监测监控系统(
气的同时,呼气中的 CO2也被药品吸收)进入气囊,吸气时,气囊中的富氧空气经口具吸进人体,完成一个呼吸循环。 当生氧剂产生的氧气超出人体的耗氧量时,气囊中的压力会逐渐增大,当达到规定排气压力时,多余的氧气会通过设在气囊中的排气阀排出。 其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工作原理: ZH30D 隔绝式化学氧自救器为循环式闭路呼吸系统,人体呼气进入生氧药罐,药罐产生的氧气进入气囊,贮存起来
斜井副斜井和回风斜井兼作采区下山工程量小可以开拓全井田回采方便 4 开采顺序 开采顺序为由上至下即先采一水平后采二三水平水平内采区开采顺序由近及远采区内各区段下行式开采 采区内区段间的开采顺序为式 煤层的开采顺序根据煤层资源储量和开采现状分析结果本矿井全区范围内可采煤层 1 层即开采 D 煤层 在区段内工作面后退式开采 5 矿井现生产采区 矿井即将产采区为一采区 风情况 1 通风方式及通风系统
副 总 指 挥:协助总指挥工作。 2 指挥部成员:协调做好演练人员统计及指挥部安排的其他工作。 三 、演习项目 事故预想井下发生火灾事故, 114 上下底抽巷掘进 工作面人员无法及时撤 到地面 , 而 进入永久避难硐室避灾 ; 对避难硐室内通讯、监控、人员定位、视频监控系统、电力、照明、医疗及各类生命保障系统进行演练。 四、保障措施 参演部门要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切实做到思想认识到位
矿井各水平作业人员分布及采掘区域人员分布见表 1~表 6。 12 表 1 2020 水平 井底车场 人员分布情况 序 号 工种 出 勤 人 数 及 分 布 0 点班 8 点班 4 点班 分布地点 1 把钩工 1 1 1 井底 车场 2 信号工 1 1 1 井底 车场 3 运输工 6 6 6 大巷及 井底 车场 4 溜子 司机 2 2 2 大巷中 5 维修工 2 2 2 大巷 6 合计 12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