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法运动
是诏 ” 为什么光绪帝此时会同意 变法。 目的: “ 救国 ” “ 维新变法 ” 的目的是什么。 内容: 发展农工商业 训练新式陆海军 创办报刊 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 经济 军事 文教 政治 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 开放言论 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 想一想 : 光绪帝的变法措施哪些触犯了封建顽固势力的切身利益 ? 四、结局: 为变法而牺牲的第一人 —— 谭嗣同 假如你是维新志士中的一员
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创办报刊 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和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伤害守旧的封建文人 军事 训练新式陆海军 提高军队作战力。 由于皇帝没有军权,措施少而空洞 慈禧太后( 18351908), 1898年 9月 21日发动 戊戌政变 ,囚禁光绪,掌握清政府全权,戊戌变法 失败。 三条上谕 一、革除翁同訸的一切职务, 驱逐回籍。 二、授任薪职的二品大臣须到 皇太后面前谢恩。 三
法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主要内容是什么。 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变法措施为什么会在官员中引起极大的震动。 戊戌变法为什么会失败。 影响是什么。 谭嗣同为什么说自己 “ 死得其所 ”。 试问今日之 时局如此,国势如此 ,若仍以不练之兵,有限之饷,士无实学,工无良师,强弱相形,贫富悬绝,岂真能制梃以挞坚甲利兵乎。 根据以上材料,说说光绪帝为什么决心变法维新 《 马关条约 》 签订后
的目的达到了吗。 为什么。 ( “拒和 ”是指不在《马关条约》上签字;变法是指改变封建君主专制为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 没有达到目的,《马关条约》还是签订了,但给年少的光绪以震动。 ) 让学生阅读课本简单的认识 “康梁 ”,并找出他们的主要思想。 指出:康有为的主要政治思想,即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是维新派与洋务派政治思想的主要区别。 C. 影响 : 为救亡图存掀起的维新变法运动拉开了序幕。
八股文;创办报刊 训练新式陆海军 革新政治,维护统治; 触犯守旧贵族的利益 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和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伤害守旧的封建文人 提高军队作战力。 由于皇帝没有军权,措施少而空洞 维新变法 : 政治 经济 文化教育 军事 1898年 9月 21日发动政变,囚禁光绪,掌握清政府全权,维新变法失败。 维新变法持续了 103天,因此又称 “ 百日维新 ”。 慈禧太后
年 6月 11日到 9月 21日,光绪帝发布了 一系列的变法令,新政共推行了 103天。 因 1898年为戊戌年, 所以也称“戊戌变法”。 公车上书失败后 …… ( 1)康有为、梁启超创办 《 万国公报 》 ( 2)在北京组织强学会 ( 3)将 《 万国公报 》 改名为 《 中外纪闻 》 通过介绍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情况,继续宣传维新变法。 定期集会演讲。 作为强学会的机关报发行。
锐 望门投止思张俭, 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 谭嗣同绝命诗 京师大学堂遗址 京师大学堂校牌 第一 改革是国家、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 第二 任何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 ,是要付出代价的。 第三 要敢于接受新事物,敢于创新,善于学习 第四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教师小结 : 1898年短短三个多月的戊戌变法在历史长河中犹如浪花击石,转瞬即逝了。
锐 望门投止思张俭, 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 谭嗣同绝命诗 京师大学堂遗址 京师大学堂校牌 第一 改革是国家、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 第二 任何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 ,是要付出代价的。 第三 要敢于接受新事物,敢于创新,善于学习 第四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教师小结 : 1898年短短三个多月的戊戌变法在历史长河中犹如浪花击石,转瞬即逝了。
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1898年 6月 11日- 9月 21日 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 提倡办实业,奖励发明创造,改革财政 广开言路,裁撤冗官,精简机构 改革科举制度,开办新式学堂,设立译书局 训练和装备新式陆、海军 政 经 文 军 失败(标志:戊戌政变) 性 质 资产阶级的爱国政治运动 失败的原因 中国封建顽固势力非常强大,竭力阻碍变法。 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弱小
”康梁”带头联举人, “公车上书”惊全国, 变法维新开序幕。 严复( 1853— 1921)福建侯官人。 少年时期,严复考入了家乡的船政学堂,接受了广泛的自然科学的教育。 1877— 1879年,严复等被公派到英国留学。 回国后,积极倡导西学的启蒙教育,完成了著名的 《 天演论 》 的翻译工作。 在 《 天演论 》 中,严复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理论阐发其救亡图存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