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化
学生进行观察 , 并将现象记录在课本 P7 实验记录表格中。 【提问】 这两个变化与前两个变化有什么不同。 是否生成了其他物质。 【交流与讨论】 让学生分组交流讨论 , 引导学生分析 , 并尝试总结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学生: 在老师的引导下观察实验现象 , 思考 、 讨论 、 交流老师提出的问题 , 总结物理变化 、 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小结】
同归纳 : ( 2)课件出示一至六年级 学生仔细观察说出 从图表中获得的信息。 测量身高 学生讨论交流 25 分钟 身高与全市 男生平均身高记录表 师引导提问 1. 如果要把一至六年级淘气身高变化情况与全市男生平均身高的变化情况 作比较 ,应选择哪种统计图 ? ,绘制一条折线行吗 ? 应绘制几条折线 ? 请同学们根据这个记录表的数据来完成统计图。 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完善 么 ? 多少 ?应怎样分
第 2课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1. A、 B、 C三地中,每年的最高平均气温是哪个月,最低平均气温是哪个月。 2. B、 C二地中,最热月和最冷月的气温各是多少摄氏度。 3. 哪个地方的年较差最大,哪个最小。 气温的变化 返 回 返 回第 2课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气温的分布 第 2课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气温的分布 第 2课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百叶箱
50 175 200 1 7 4 10 北半球某地降水量柱状图 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 月份 降水量 /毫米 0 25 50 75 100 125 150 175 200 1 7 4 10 北半球某地降水量柱状图 • 降水最多和降水最少的是哪个月份,各是多少。 • 全年各 季节降水分配是否均匀。 哪个季节多,哪个季节少。 等降水量线 —— 在地图上,将同一时间内 降水量相同 的各点连成的线。 思考
联系 : 发生化学变化过程中 一定 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但物理变化过程中 不一定 发生化学变化。 判断物质变化的类型不能单单依据是否有明显的现象,而应该看 是否生成了其他物质。 有些化学变化是没有明显现象的,如一些中和反应;物理变化也可能产生明显的现象,如氧气液化时变成淡蓝色、电灯通电时发光且放热。 注意 ,这种 变化是 ( ) ( ) D C 二、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物质在 化学变化
点名读 教学目标 三、动手操作,活动讨论 ( 1) 研究运动时间的长短对身体状况的影响 刚才我们知 道了,运动之后身体会发生一些变化,那么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游戏,证实是否会有变化。 第一步:伸出你的右手中间三个手指,放在左手手腕上,我们可以感觉到脉搏在跳动。 老师喊开始的时候,你们数一数脉搏跳动了多少次,在测量的过程中,要保持安静,这样才能准确的测出脉搏跳动次数。 第二步:全体起立
组织讨论 :运动后 ,你的脉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这几次变化相同吗 ?为什么 ? 学生讨论交流 ,得出结论。 教师质疑 :跑步运动会对脉搏产生影响 ,如果进行其他的运动项目 ,对脉搏有不同的影响吗 ? 布置任务 :每个小组选择两项不同的运动做实验 ,像上面那样 ,记录每次运动后每人 1分钟脉搏跳动的次数 ,再求出小组每次测量脉搏的平均数。 (“姓名”栏右面的两栏空格填上不同的运动名称 ) 姓名
644毫米 1406毫米 242 毫米 降水的年际变化 降水的季节变化 北京多年平均各月降水量数据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降水量 3 6 8 17 29 6 19 24 4 21 7 2 单位:毫米 绘制降水量柱状图 (比一比,谁画得快又好。 ) 根据北半球某地多年月平均降水量资料,完成该地各月降水量柱状图。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面的句子。 第二段中“我们用世界上百分之七的耕地,养活了全世界百分之二十二以上的人口”。 第四段中“这种棉花在吐絮时就有红、黄、绿等不同颜色,棉纺厂可以直接用它纺出五彩线,织出五彩布。 ” 由于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已经不是难点。 本课词语较多,还有许多专业术语,教学时可采取以下方法。 “兴致勃勃”是个成语,可以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