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换器
的相互关联也 需 引起足够的重视。 因此,完善的保护电路模块对于 DCDC 变换器芯片是相当重要的 , 本设计包括过电压保护电路子模块、低电压欠压锁定电路子模块和过温保护电路模块。 首先,如果当芯片的输出引脚电压过高,超过了负载能够承受的范围,那么可能引起负载短路或者直接被烧坏,因此需要对输出电压的上限和下限有所限制,为此采用输出过电压保护电路。 其次 ,当芯片在低于额定电压下工作
DC 变化器中高通滤波器参数的设计方法。 2020 年, Shtessel 等人提出两种升压和升降压变化器的滑模控制策略:一种使用稳定系统中心方法,另一种使用动态滑动流行。 2020年, Vazquez等人提出一种新的滑模面, 无需使用电流传感器; Gupta等人提出了一种混合滑模控制器,组合使用了电压和电流滑模面,目的是提高鲁棒性。 同样滑模控制除了学术上发展外,也在航天,机器人
图 中, 1R 为高压侧母线负载;变压器两侧绕组匝数分别为 1N、 2N,匝比为 N=N1: N2; Lr1 为变压器高压侧等效漏感或与外串电感之和; Lr2 为变压器低压侧等效漏感或与外串电感之和; Cb Cb2 分别为变压器高压侧和低压侧所串隔直电容; Lf 在充电模式时是滤波电感,放电模式时是储能电感; fC 是高压侧的滤波稳压电容。 该变换器有两种工作模式:当供电电源 V1 正常时,开关
; CJ:肖特基势垒管的结电容, F; n:变压器初 级对次级的匝数比, NP/NS。 吸收回路中的电容器 CS的值可以在 F 到 F 之间任意选择,电阻上的功率损耗 PR可以由下式求出: 212 inRSVP C fn ( 14) 其中 f 是变换器的工作频率。 功率输出电感的特性 在设计隔离式高频开关电源时,大多数人都使用电感作为输出滤波电路的一部分。 电感的存在
止开始时副边流过的电流值。 这样,在 BG 截 止 时间终了时,绕组 N2 中的电流 i2 正好下降到零。 在下一个周期 BG 重 新导通时, N1 中的电流 i1 也从零开始,按( Vi/L1) t 的规律线性上升这时磁化电流处于临界状态。 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 10 磁化电流不连续状态 图 toffpIVoL 22时的电压,电流。 磁通波形 Flyback变换器中间采用的是偶合电感
路的元件由开关管 、 二极管 、 电感 、 电容等构成 , 输出电压的极性与输入电压相反。 BuckBoost 变换器有电感电流连续和断续两种工作方式。 inVQDfL fC R 图 21 Buckboost电路 的基本 结构 电感电流连续时的工作原理和基本关系 工作原理 ( 1)开关模态 1[0, onT ] 在 t=0 时,开关管 Q 导通,电源电压 inV 全部加到电感 L 上,电感电流
NCP1562控制芯片的引脚功能,工作原理,完成外围电路的搭建。 3)主电路所用器件参数计算公式的推导及器件的最终选型,还可以结合闭环反馈回路的设计对电源的输出进行校正。 4) MATLAB仿真电路的搭建,电源性能指标的测定,工程图纸、元器件列表的绘制。 燕山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6 第 2 章 正激变换器 正激变换器( Forward Converter)可以看成是由 Buck
独立完成 [15]。 背靠背 VSC的数学模型 数学建模的目的是能够正确反映被控对象的动态特性,为被控对象控制器的设计提供依据。 因此,双 PWM变流器的 数学模型是研究其实现多种控制功能的基础。 由图 11可知,背靠背 VSC是对称拓扑结构,其三相对称系统数学模型可用如下基于 dq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动态微分方程组描述 [16] 赵良辰:背靠背变换器的仿真研究 10
芯,其 cmAP cmAc (4) 计算原边绕组的匝数,有下式算出 19 4m a xm in 10 fBA DUN mcip ( 24) 式中, ][18min VUi , cmAc , amxD ,则 ][ 43 匝 pN 取 匝6pN。 退磁绕组 iN 取与原边绕组 pN 一样,即 iN = pN =6 匝。
6 我国中小风电产业从统计数据还可以看出,其发展趋势是: 市场发展需求逐步转变为较大规格的机型。 应用领域的范围也正在不断扩大。 由于用户对其功能和 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中小型风电变流器开始重视外观的设计。 国际市场也在持续开拓中。 小型并网逆变器的现状及前景 目前,国内用于离网型的小型风力机较多,开始时将风力发电机发出的电能存在蓄电池中通过变换器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