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速
时间之比是 ;如果木块厚度不同,子弹穿透三木块所用的时间相同,则三木块的厚度之比是 (子弹在三木块中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是一样的) 四、巩固练习 某型号的舰载飞机在航空母舰的跑道上加速时,发动机产生的最大加速度为5m/s2,所需的起飞速度为 50m/s,跑道长 100m。 通过计算判断,飞机能否靠自身的发动机从舰上起飞。 为了使飞机在开始滑行时就有一定的初速度,航空母舰 装有弹射装置。
【 例五 】 如图所示,一个吊在房顶长为 1m的铁链,在距离悬点 O正下方 21m处有一点A。 今将悬点剪断, 铁链作自由落体运动, 铁链 (本身 )完全通过 A点需多长时间 ?(g=lOm/ s2) 课堂训练: 1.以下对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哪些 ? ( ) A.物体开始下落时,速度为零,加速度也为零。 B.物体下落过程中速度增加,加速度保持不变 C.物体下落过程中
课 前 热 身 ,质量为 m的人随车在竖直平面内旋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全靠保险带拉住,没有保险带,人就会掉下来 ,但压力一定小于 mg mg mg 课 前 热 身 443所示,长为 L的轻杆,一端固定着一个小球,另一端可绕光滑的水平轴转使小球在竖直平面内运动,设小球在最高点的速度为 v,则 (BC) 图 443 课 前 热 身 ,向心力也增大 v由 逐渐增大时,杆对球的弹力也增大
的加速度为多大 ?初速度为多大 ? 能力 思维 方法 【 解析 】 本题可以根据基本公式写出第 2s末至 6s末及第 6s到第 10s末位移,即可求出结果 .但如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导出的结论:物体在连续相等时间内位移之差 △ s=snsn1=aT2,以及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将使问题大为简化,依据题意 a=△
所示, 80s内汽车行驶了 1000m,则汽车匀速行驶的时间是 . 课 前 热 身 3 物体甲和乙从同一地点开始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 — 时间图线如图 256所示, 课 前 热 身 则在 0s~ 2s内,甲和乙运动的加速度的关系是a甲 =a乙 =1m/s2;它们的速度的关系是 v甲 > v乙 .在 4s末,甲和乙的 速度 相同;经过 s它们相遇,在相遇之前,它们在 4s时相距最远
4 s ~ 6 s 时间内,物体的速度每秒减少 4 m / s. 在 6 s 末物体又往回运动,即反向加速 1 s 的时间,速度大小是 4 m /s ,但跟开始运动的方向相反, 自第 7 s 开始物体的速度又减小, 8 s 末速度减小为零,其运动特点可用右图所示. 答案 见解析 拓展探究 典例 4 中物体在 0 ~ 4 s,4 ~ 6 s,6 ~ 7 s,7 ~ 8 s内的加速度各为多少。 4
v2t1= sAB① v2= 2 a1sAB② 对 BC 段v2t2= sBC③ v2= 2 a2sBC④ 又 ∵ t1+ t2= t 总 ⑤ 由 ①②③④⑤ 代入数据得: a1= /s2 a2=13m /s2 • 点评: 该题为单一物体多过程的计算,解答这类题的关键是:分析每一过程特征,选用恰当规律列式,再结合过程间牵连关系综合求解. • 汽车给人们生活带来极大便利,但随着车辆的增多
速直线运动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 沿着一条直线,且加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 vt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 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 匀加速--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 图像向上倾斜 匀减速--速度随时间均匀减小
会撞击到小羊. • 例 2一列车由等长的车厢连接而成.车厢之间的间隙忽略不计,一人站在站台上与第一节车厢的最前端相齐,当列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开始计时,测得第一节车厢通过他的时间为 2s,则从第 5节至第 16节车厢通过他的时间为多少。 • 答案: 4s 解析: 此题若以车为研究对象,由于车不能简化为质点,不便分析,故取车为参考系,把车的运动转化为人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一般解法是:
周密性;在应用中加深对图象及概念的理解。 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 教师活动: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除了图象外,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表达物理规律。 启发引导学生用数学公式来表达。 指导学生推导公式。 学生活动:思考教师的问题,学习用物理语言表述过程,根据有关知识进行公式推导。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从物理角度理解公式,进一步思考:式中各符号是矢量还是标量。 直线运动中正负各表示什么意思。 学生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