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虫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油菜主要病虫害油莱病害主要有霜霉病、白锈病、菌核病、软腐病、病毒病等;虫害主要有蚜虫、白粉虱、菜青虫等。 二、防治原则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合理采用物理、生物、化学及其他生态手段,相互配合,防、治兼顾。 三、)病优良品种,选择无病虫的健株留种。 时换茬。 轮作对预防土传病虫害十分有效,特别是菌核病。 禾本科作物不感染油菜病虫,可实行麦油轮作
1、粉病、根腐病、褐斑病和豆秆黑潜蝇等,对这些病虫害,如不及时进行有效的防治,易造成菜豌豆产量和品质大幅度下降。 下面介绍这几种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及其防治技术,供参考。 豌豆霜霉病发生特点:该病主要为害叶片,发病初期叶面出现褪色斑,菌丛孢子层生长于叶背或叶面,一般叶背多于叶面,白色至淡紫色。 嫩梢受害较多,叶背面的淡紫色霉层最后布满全叶,致叶片枯黄而死。 防治方法:选择抗病品种,从无病地留种。
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 具体应把好菌种质量关,选用高抗、多抗的品种;搞好菇场环境卫生,使用前消毒灭菌,工具及时洗净消毒,废弃料应运至远离菇房的地方,培养料要求新鲜、无霉变并进行彻底灭菌,创造适宜的生育环境条件;菇房放风口用防虫网封闭;对蕈蚊类虫害,利用电光灯、粘虫板进行诱杀。 菌丝培养阶段菌丝培养初期培养料发生杂菌感染,应拣出打碎,拌入新料,重新灭菌、接种:中期培养料发生严重杂菌感染
1、木耳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商品,目前已经实现规模化、袋料化栽培。 但由于粗放的栽培方式、缺乏科学、配套的防治病虫害措施,使得病虫害日趋增加,危害增大,已成为黑木耳高产、稳产的重要限制因素。 所以,有效地控制黑木耳病、虫及杂菌的危害是实现黑木耳高产、稳产、优质的重要环节。 食用菌病、虫及杂菌的防治一定要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 要特别强调环境卫生和改进栽培技术措施的作用,选择生长势好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名:青果)的主要害虫,以若虫、成虫剌吸新梢嫩叶和芽。 常年危害,受害叶片凸凹不平,扭曲畸形,失绿黄化。 严重被害时,嫩叶没有展开就枯萎、脱落、造成秃尖,并诱发煤烟病,影响叶片光合作用,造成大量落叶落果,使产量锐减。 新梢枯萎、枝条枯死,最终导致植株死亡。 该虫学名是橄榄星室木虱,果农叫“蚊蚊”。 该虫一年发生数代,卵散产于嫩叶的主脉及其两侧附近,卵初呈白色
2、月上旬调查 37 块麦田稻桩子囊壳,平均丛带菌率 ?42)%,?,菌源充足。 据苗情资料分析:若近期气温回升,去年 10 月底之前播种的小麦齐穗扬花期在 4 月 13?15 日;11 月上中旬播种的小麦齐穗扬花期在 4 月 18?22 日,因此大面积小麦齐穗扬花期集中在 4 月 17?22 日。 另据气象部门预测,4 月中下旬气温正常偏高,4 月 12 日开始雨水明显增多
2、宁液、2000 倍施宝灵液喷治,均有显著效果。 白粉病:小麦的叶片、茎秆、麦穗均可感病,从苗期到穗期都能发病,尤以 3月下旬和 4 月上中旬发病最重,此乃阴雨多、湿度大所致。 防治方法是:彻底清沟排渍、科学用好水肥;药剂可选用 1000 倍粉锈宁、多菌灵、托布津、退菌特、灭病威等喷治 12 次,即可有效控制。 赤霉病:3 月底左右,便可抽穗开花,直至灌浆成熟之际,均可感染赤霉病
1、稻中后期病虫防治措施8 月下旬以来,我省降雨量偏多,降雨强度较大,有利于迁飞性害虫的回迁和病害的流行。 据省测报站综合各地病虫性分析,当前突出的病虫有:稻纵卷叶螟、稻飞虱、三化螟、稻瘟病、细菌性条斑病、纹枯病等,其发生特点是:病虫并重,发生分布不平衡,北部地区发生较重,东部地区发生较轻。 稻纵卷叶螟在全省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8 月下旬至 9 月上旬陆续出现本地蛾峰和迁入峰
纵卷叶螟(1)18%杀虫双 2000%乐果 50 9067 平方米(2)55%特杀螟 50g水 8067 平方米(3)90%杀虫单 50g10067 平方米(4)20%三唑磷 120 8067 平方米(5)40%螟施净 100 8067 枯病(1)吡虫啉类(扑飞蚜、扑虱净、大功臣、一遍净)1525g井岗霉素(或增效井岗霉素)100 20%纹枯净 25g)水 10067 颈瘟(1)20%三环唑
1、稻在夏季应重点注意防治稻瘟病、稻飞虱等。 1)种子处理,稻种应从无病田或轻病田留选。 (2)选用抗病品种,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稻瘟病的经济有效措施,也是综合防治的关键措施。 (3)加强栽培管理,保证基肥,合理施用氮、磷、钾肥,促使水稻植株健康生长,配合水的管理,创造不利于稻瘟病发生流行的环境条件。 (4)抓住关键,适时喷药保护。 稻瘟病化学防治必须确立“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