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虫害
1、线虫病、稻瘟病、纹枯病、白叶枯病和胡麻斑病等多由种子和土壤侵染传播。 水稻种子上带有很多病原菌,可在稻株生长不同时期、阶段,表现出各种不同的病害症状。 由种子传染的有恶苗病、干线病。 恶苗病主要以种子过冬,种子萌芽后,侵染幼苗茎基部传病;而由土壤侵染传播的有纹枯病、稻瘟病、白叶枯病等。 其中纹枯病发生面积最大,发病率最高,受害田减产率最高达 50%以上,其主要以残留在土壤中的菌核越冬传病。
稻以纯有机栽培,一定会发生病虫害,如何有效降低病虫害发生,则有赖精湛的栽培管理技术。 水稻最常发生的病虫害有稻纵卷叶虫、二化螟虫、稻热病、胡麻叶枯病、白叶枯病、纹枯病等。 苏力菌对二化螟虫未进入叶鞘或茎内之前及对稻纵卷叶虫,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但是如果二化螟虫已进入叶鞘或茎内,则无防治效果,所以应密切注意二化螟虫发生时期,进行连续性防治。 稻热病是在水稻肥份吸收过量及土壤中硅(量太低的情况下发生
栽稻 8 月 26 日为破口始期,直播稻 9月初进入破口始期,而破口始期是穗颈瘟、稻曲病、螟虫的防治关键时期,加上四代纵卷叶螟、褐飞虱、纹枯病并发,当前,水稻病虫害防治不可小视。 据介绍,四代纵卷叶螟自 8 月 18 日进入发蛾盛期,当前蛾量平均达 2597 头。 据普查,穗颈瘟的叶瘟病株率 0 至 17%,平均 病叶率 0 至 平均 菌源较为充足。 若水稻破口期遇阴雨、重露水天气
2、虫翻至地表,使其冻死、晒死或被天敌捕食。 (2)施肥腐熟的有机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能改变土壤的通气、透水性能,使作物生长健壮,增强抗病、抗虫性。 轮作换茬也是防病、防虫的有力措施,一般 3轮作一次较好。 (3)毒谷用 斤90%敌百虫 30 倍液,拌秕谷制成,每 667 平方米施 斤。 撒到土表面,再用锄头把表土松一松,这样有些药在土内,有些在土表。 (4)毒铒 斤 90%敌百虫 30 倍液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蚊香草,又名蚊净香草,属于天竺葵科天竺葵属的转基因植物,是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 它是澳大利亚植物学家迪克经过 13 年时间,通过基因融合技术,改变天竺葵植物的染色体结构,从而获得的具有新的遗传结构的芳香类植物。 该植物兼具澳洲天竺葵独特的释放功能和另一类植物香茅草中所含的香茅醛物质,在温度超过 15时,便自然散发出香茅醛气体,具有清新、淡雅的柠檬香味,芳香宜人
一、防治大斑病可用 70%甲基托布津或 50%多菌灵或 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每亩 50,兑水 30 公斤喷雾,每 7防一次,共防 2。 防治霜霉病可用用 25%甲霜灵、90%疫霜灵,50%甲霜灵锰锌,9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或 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 400 倍液浸种 24 小时,凉干播种,防效在 70%以上。 二、糯玉米的虫害主要是苗期的地下害虫和穗期的玉米螟。
治大斑病可用 70%甲基托布津或 50%多菌灵或 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每亩 50,兑水 30 公斤喷雾,每 7防一次,共防 2。 防治霜霉病可用用 25%甲霜灵、90%疫霜灵,50%甲霜灵锰锌,9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或 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 400 倍液浸种 24 小时,凉干播种,防效在 70%以上。 二、糯玉米的虫害主要是苗期的地下害虫和穗期的玉米螟。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2、杂草危害为主的麦田可选用 3%世玛乳油每亩 2530 毫升,对茎叶喷雾防治;双子叶杂草和单子叶杂草混合发生的可用以上药剂混合防治。 近年来,化学除草导致后茬作物药害的事故屡有发生,长残效除草剂氯磺隆、甲磺隆在麦田使用后易对后茬棉花、花生、玉米等作物产生药害,应禁止使用;2,4酸类除草剂对双子叶作物极为敏感,易造成药害,在棉花、花生等作物种植区,应避免使用 2,4酸类防除麦田杂草
1、针菇易感染菌及其防治、菌丝生长阶段易发生的杂菌青霉:青霉是最易发生的丝状菌。 发育适温,但在左右也长得很好。 青霉开始蔓延时和金针菌丝相似,随着逐渐成熟长出青色孢子。 曲霉:曲霉开始繁殖时是白色菌丝,成熟后着生黄绿色孢子,发育适温是左右。 栽培室在堆肥附近,或曾放过菌种,或附近有制曲厂都易生长曲霉。 一旦发生曲霉,会使菌种污染而全部覆灭。 大毛霉:和曲霉相似,繁殖力强。 在培养基内部蔓延
2、防治。 大喇叭口期在田间释放赤眼蜂,每亩 2 万头,分 2释放;或每亩用 湿性粉剂(160000g,对水稀释成 2000 倍液浇灌心叶;或每亩用 粉 100 130 的比例混细沙土施入心叶;也可用每克约 70 亿个活孢子的白僵菌粉 400g,按 110 的比例混细沙土施入心叶。 化学防治。 可用 90%敌百虫 1200液、除尽 1000 倍液,或菜喜 1000倍液、虫瘟 1 号 800 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