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虫害
2、甲基托布津溶液浸泡根部然后定植。 对定植穴及肥料要严格消毒,可在定植穴及肥料中喷布波美 5 度石硫合剂,以控制病情。 蚜虫类在开花前,卵正孵化,但尚未大量繁殖和卷叶前喷 50%敌敌畏乳油 2000倍液或 敌杀死乳油 6000 倍液进行防治。 花后据虫情再喷 1 次药,即可控制当年的危害;在 9 月下旬喷 1 次药,可控制越冬基数。 蚧壳虫类在萌芽至花蕾露红以前,越冬幼虫出壳转移时喷 3
2、序发病,后为害果实、茎秆、灰色毛层低温、高湿是发病的主要条件,湿度是发病的关键。 植株种植过密、通风不畅、连阴天多、光照不足、放风不及时、湿度大,病害发生严重。 防治方法:放风。 天中午高温短期放风阴天早晨放风半小时排雾。 西红柿蘸花时加 海因悬浮剂或可湿性粉剂,预防灰霉效果好。 也可在花期喷洒施佳乐 40%悬浮剂 10001500 倍液,或扑海因 1500 倍。 3、西红柿早疫病发病特点
2、若棚温低于 42,则抑制病菌的效果不好,高于 45,植株容易受伤。 种子处理法。 病虫常潜伏或混杂在蔬菜种子里,在播种前进行种子处理,可控制部分病虫害的传播,比较常用的种子处理可采用温烫浸种和药剂处理。 温烫浸种(蔬菜种子)一般用 50温水浸泡 5钟,浸种时要不断搅拌,使种子受热均匀;药剂处理可采用 011 300 倍的福尔马林浸种,也可按用种量的 03的比例,用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
2、田以后,正值蚜虫翅蚜产生的高峰,每 10应喷施杀虫剂 1 次,切断病毒传入源头,园内如发现病株,应及时挖除,并对病株周围进行消毒处理,同时也应注意蕉园内不间种茄科、十字花科、葫芦科等蔬菜。 此外,营养生长前期也是变异苗表现症状的重要时期,发生不良的变异株,应及早做出处理。 (三)营养生长中后期主要的病虫害有束顶病、叶斑病、黑星病、蚜虫、象鼻虫、网蝽、红蜘蛛等。 由于叶片多,此期果园已封行
2、乳油 1500 倍液。 虫数乳油 2000 倍液。 20%来扫利乳油 3000 倍液。 40%乐果乳油 1000 倍液;甲氰菊脂乳油 2000 倍液。 大克螨乳油 1500 倍液。 上述三种配方可任选一种,添加增效剂和 素树上喷雾,发生期间施用两次,5 月初喷雾一次,6 月下旬喷雾一次,即可控制。 二、木撩尺蠖。 木撩尺蠖属阶段性病害,一般每隔十几年暴发一次,控制这种害虫的最好方法是加强调查
2、纹夜蛾等害虫;用井冈霉素 800倒病等疗效高,用 100农抗 120 能防治瓜类霜霉病、叶斑病等多种病害。 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上主要应用:剂(苏云金杆菌)防治水稻、茶叶等作物的鳞翅目害虫;物杀虫剂,每亩用140 天喷一次,能有效地杀死莱青虫、小菜蛾、豆荚螟的 1期幼虫,用虱纹灵防治水稻纹枯病和稻飞虱;使用茶叶小卷叶蛾颗粒体病毒防治茶小卷叶蛾;用油桐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防治茶园油桐尺蠖;使用
2、等入袋害虫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繁殖场所,套袋非但不能减轻其危害而且会很快加重其发病程度,特别是在连续使用不具备防虫、杀菌功能果袋的情况下。 据刘承晏报道,过去河北省梨区黄粉虫只是零星为害,由于伪劣果袋的使用,6 年间其危害率达20康氏粉蚧也从无到有,严重园片危害达 10%以上。 除黄粉虫、康氏粉蚧外,梨木虱、蝽象、梨叶锈螨等也是危害套袋梨果的主要害虫。 套袋梨园应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
2、%百菌清,或 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 8001000 倍液,连喷 23 次。 对生理原因引起的流胶病,主要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防日灼,防止出现伤口。 桃炭疽病用药重点防护幼果,可喷 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1000 倍液,或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8001000 倍液,或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 桃褐腐病在采果期前 30 天喷药防治,药剂可用 50%扑海因或
2、以后,正值蚜虫翅蚜产生的高峰,每 10应喷施杀虫剂 1 次,切断病毒传入源头,园内如发现病株,应及时挖除,并对病株周围进行消毒处理,同时也应注意蕉园内不间种茄科、十字花科、葫芦科等蔬菜。 此外,营养生长前期也是变异苗表现症状的重要时期,发生不良的变异株,应及早做出处理。 (三)营养生长中后期主要的病虫害有束顶病、叶斑病、黑星病、蚜虫、象鼻虫、网蝽、红蜘蛛等。 由于叶片多,此期果园已封行
2、潜入叶内之前;食心虫类害虫应在进入果实前防治;蛀干害虫要在未蛀入前或刚蛀入时防治。 果实着桃小卵卵果率达到 1%时、食叶毛虫类在叶片被吃掉 5%时、蚜虫每叶有 56 头或每百个幼芽上有 810 个群体时、红蜘蛛每片叶有 23 头时进行防治最为经济有效。 治果树病虫害,不宜在大风天气喷施药物,以免影响防治效果。 保护性杀菌剂宜在雨前喷施,内吸性杀菌剂应在雨后喷施。 具体时间应该避开高温、低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