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虫害
1、我国栽培面积较大的食用菌有蘑菇、香菇、平菇、银耳、黑木耳、皱环球盖菇、滑菇、松菇等 20 余种。 近几年,食用菌栽培更是成果可喜,但据栽培户尽映,时常有食用菌病虫害发生,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 现介绍八种病虫害的防治简法。 一、褐腐病又称白腐病、水泡病,主要危害草菇、蘑菇等的子实体。 若覆土被污染,在覆土上喷 50多菌灵或 70甲基托布津 500 倍液,可杀灭病菌孢子。 发病时立即停止喷水
1、要病害的防治。 木耳的主要病害包括各种霉菌和“流耳”。 1、在生产过程中要全部使用洁净水;拌料时,适当提高 ,加 2%3%的生石灰。 2、接种前要对接种箱(室)、接种袋、菌种、接种工具、封口棉塞、消毒药品等,每立方米用甲醛 10 毫升和高锰酸钾 5 克或用保菇王每立方米 34 克熏蒸消毒。 3、培养料装袋后要及时灭菌,常压灭菌 100开始计算,要维持 812 小时,以保证灭菌彻底。 4
1、、蘑菇褐腐病:又名蘑菇疣孢霉病、水泡病、白腐病等。 是当前蘑菇栽培中为害最大的病害。 除了为害蘑菇外,还可为害平菇、草菇、银耳、灵芝等。 该病在蘑菇不同发育阶段发生表现症状不同,蘑菇开始扭结形成幼小菇蕾时(子实体未分化时)易受侵染,形成硬马勃状的不规则组织块。 上覆 1 层白色绒毛状菌丝,以后变暗,最后变为暗褐色,从病组织中渗出暗褐色液滴。 覆土下面的小菇蕾也可受感染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枯黄萎病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在我国所有棉区都有发生,在不倒茬、不轮作棉田呈逐年加重发生趋势。 该病由带菌棉籽、棉籽壳、病株残枝落叶等传播。 病菌留存于土壤中,在棉苗生长期通过幼根或根须伤口侵入棉株,全株受害,致使棉株矮缩、叶片萎蔫枯干脱落。 枯萎病发病高峰期在 6 月下旬至 7 月上旬棉花现蕾期,黄萎病发病高峰期在 8 月花铃期。 如果 78 月阴雨天多,低温寡照
2、播种;蛴螬主发生区,用 50辛硫磷乳油与水、种子按 1:5000比例拌种,可兼治蝼蛄、金针虫;吸浆虫重发区,亩用 2甲基异柳磷颗粒剂或辛硫磷颗粒剂拌砂或煤渣 25成毒土,在犁地时均匀撒于地面翻入土中;用 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 200g 拌种 100有效预防黑穗病、纹枯病、白粉病等。 种子包衣也是防治病虫害的一项有效措施,各地应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病虫种类,选择适当的种衣剂配方,如用
1、珍菇(又名小平菇、姬菇),因其菇体形态优美,秀气珍贵而得名。 秀珍菇质地细嫩,纤维含量少,口感特好,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于蘑菇、香菇和草菇,比一般蔬菜高倍,含有种氨基酸,还含有人体自身不能制造,而食物中通常又缺乏的苏氨酸、赖氨酸、高氨酸等。 是属于高营养、低热能的菌类食品。 长期食用有降血压、降胆固醇的功能。 是百吃不腻,市场最受欢迎的新菇种。 一、秀珍菇病虫害的预防、环境方面
1、据近期部分县植保站田间调查,晚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纹枯病、叶稻瘟、细菌性条斑病已经在田间发生为害。 如:上犹 8 月 5 日百丛稻飞虱 261,稻瘟病病叶率 并有急性病斑,12 日稻飞虱 257720 头,二化螟枯鞘丛率 0%。 会昌 8 月 4 高的 纹枯病病丛率 百丛有稻纵卷叶螟 62361条。 于都 8 月 4 日稻飞虱百丛一般 300500 头,高的 1200 头。 宁都 8 月
1、 甜玉米种植情况本地区甜玉米分春玉米及夏玉米两季,春玉米有露地直播与地膜移栽两种种植方式,夏玉米主要为直播。 春玉米露地直播一般在 4 月上中旬播种(4 月 415日),7 月中旬(7 月 1520 日)开始上市。 春玉米地膜移栽种植一般于 2 月中旬制钵,3 月上旬移栽到大田,6 月中旬即可开始上市。 夏玉米主要采用直播的种植方式,播种时间拉得较长,最早的从 6 月下旬即开始播种
1、键环节:适期防控,对症施药超甜玉米作为一种新型果蔬型作物,因其丰富的营养、独特的风味及多样化的加工产品而深受人们的喜爱。 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尤其是在广东、广西、江西、福建等地发展迅速。 但由于超甜玉米植株含糖量较高,易受较多种类和数量的病虫为害,而且常常分期播种,病虫世代交替现象十分普遍,给防治带来一定的困难。 因此,实施综合防治,有效控制病虫为害并降低污染和玉米农药残留量
1、玉米又称“蔬菜玉米”,是以新鲜果穗为产品的特种玉米类型,由于其营养丰富、风味独特、生长期短、栽培技术简单、经济价值高,已成为“三高”农业的重要作物之一。 甜玉米含糖量高,易受病虫害侵染,病虫害防治作为甜玉米高产优质栽培的关键环节,在甜玉米生产中必须加以重视。 甜玉米的主要病害有纹枯病、大小斑病,主要虫害有地老虎、蛴螬、玉米螟、粘虫、蚜虫等,防治工作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