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虫害
2、,也连续偏重发生。 此外,土蝗、蟋蟀在草荒严重的地块发生较重,小麦全蚀病局部地区呈上升趋势,早春若遇低温,土传病害小麦根腐病还会偏重流行。 )推广抗、耐病虫品种。 在当地主要病虫害的常发区和重发区,建立小麦品种抗病虫变异观察圃,从中筛选一些农艺性能好、高产、较抗耐病虫的品种,在生产上推广,并合理布局,防止大面积种格单一品种。 重病区一定要压缩感病品种留种面积。 推广抗耐品种要因地制宜
1、 枯病又叫“青症”、“死苗”、“花生瘟”等,是一种土壤传播的细菌性病害。 为害花生的维管束,在短期内能使大量植株迅速枯死。 花生青枯病从苗期至收获的整个生育期间均可发生,一般多在开花前后开始发病,盛花期为发病盛期。 病菌主要侵染根部,使根端变色软腐,维管束组织变为深褐色,并自下而上扩展到植株的顶部。 将病部横切后,用手挤压,可见浑浊乳白色细菌液流出。 感病植株表现为自上而下失水萎蔫,叶色暗淡
1、生主要病害有枯萎病(包括茎腐病和青枯病)、病毒病、叶斑病(包括褐斑病、黑斑病、网斑病和锈病)、根结线虫病;主要害虫有地下害虫(包括金龟甲类和沟金针虫)、蚜虫、棉铃虫。 为了有效地控制花生病虫危害,根据惠州市的经验,要抓规范防治,以花生各生育期主要病虫为重点,采取相应的防治对策,对症下药,兼治其它病虫害。 其主要做法如下。 一、播种前1?轮作换茬:实行与禾本科作物或甘薯、木薯、芋、菜等作物轮作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用化学农药防治棉花病虫害必须把握合适剂量。 使用剂量过大,容易给棉花造成药害;使用剂量过小,达不到防治效果。 因此,使用化学药剂防治棉花(包括其它农作物)病虫害,一定要使用合适的防治剂量。 棉花枯萎病可用 40%多菌灵或 6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500800 倍液叶面喷雾防治。 棉花黄萎病发病初期,可用 40%多菌灵 1000 倍液灌根(斤/株),或用黄腐酸盐 500
2、,最高百丛 490 头。 褐飞虱:灯下虫量快速上升,8 月 1共诱虫 339 只,占灯下稻虱量的 30%,8 月 11有明显迁入峰,预计 8 月底田间将出现低龄若虫高峰,预计为中偏重到大发生。 2、水稻纹枯病:由于连日降雨,大部分田块未及时防治,已进入病害激增期,8 月 15 日调查单季稻平均丛病率 最高 79%,平均株病率 重于去年同期。 二、防治意见1、卷叶螟和纹枯病
2、肥),用 酸溶液在大豆开花前喷洒,每 667 平方米喷施 40克液。 二、大豆霜霉病的防治大豆霜霉病危害幼苗、叶片和子粒。 当第一片真叶展开后,沿叶脉两侧出现褪绿斑块。 成株叶片表面呈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不清晰的黄绿色星点,后变褐色,叶背生灰白色霉层。 病粒表面黏附灰白色的菌丝层,内含大量的病菌卵孢子。 病菌以卵孢子在种子上和病叶里越冬,成为来年初侵染菌源。 每年 6 月中下旬开始发病
2、豆天蛾成虫产卵多,危害重。 防治方法: 于 3 龄前幼虫期喷药处理,可用 50辛硫磷乳剂 1000 倍液或 20杀灭菊酯 2000 倍液,或用 20%杀灭菊酯乳油或 氰菊酯乳油 2 000 倍液,每亩用药液 50 千克喷雾。 豆造桥虫种类较多,以银纹夜蛾为多。 幼虫为害豆叶,食害嫩尖、花器和幼荚,可吃光叶片造成落花落荚,子粒不饱满,严重影响产量。 造桥虫每年可发生多代
治指标:百墩有蚜虫 1000 头,每 667 米 2用 50%辟蚜雾 68 克或 40%的氧化乐果 20 毫升对水 50 千克喷雾防治。 并应注意保护天敌(瓢虫),当瓢虫与蚜虫比例达 1:80100 头时,可利用瓢虫捕食蚜虫,不要施用农药。 结荚期为多种病虫害并发期,主要有叶斑病、蛴螬、二三代棉铃虫。 防治指标与方法:叶斑病病叶率达 1015%时,用 40%多菌灵 50毫升或 70%代森锰锌
2、株率达 100%、病叶率 30%时,有降雨过程,即可进行防治。 可喷洒 12%绿乳铜、或 25%敌力脱 2000 倍液、或 40%灭病威悬乳剂 1000倍液或 80%新万生 700 倍液等。 玉米圆斑病:选择感病品种,采取五点取样,每点查 10 株,检查病株率和单株病叶数。 一般在抽果穗吐丝盛期喷药防治,用 25%粉锈宁 500800 倍液。 玉米黑粉病:发现病瘤要及时割除。 玉米病毒病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近年来陆续发现有新的病虫害。 橄榄病虫害主要有星空木虱、吹绵介壳虫、蚜虫、恶生叶虫、卷叶蛾和煤烟病。 在福建,橄榄星室木虱危害普遍,橄榄枯叶蛾危害也相当严重。 在广西,危害橄榄的害虫主要是星天牛及金龟子。 若虫、成虫危害新梢嫩叶,吸食汁液,致嫩梢萎缩,新叶畸形、卷缩、黄弱,大量发生时引致落叶,树势衰弱,23 年内不结果,甚至死亡。 若虫排泄物污染枝叶,还诱发煤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