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
2、害在果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 2、缺素病与病毒类病害发病的植株虽然均表现为全株性发病,但发病的次序不一样。 病毒类病害的症状表现首先是从树冠或枝梢的顶端开始的,然后其它部位陆续出现。 而缺素病多数是先在树冠下部枝梢的叶片表现症状。 有些缺素病如缺锌、缺锰素病也可在树冠顶部新梢叶片表现症状,这种与柑桔黄龙病的中期症状极为相似,但前者发病的叶片不变小变硬,而后者病叶变小变硬。 3、对病树加强管理
2、晒 5。 3、种子消毒用 10%磷酸钠浸种 20 分钟或 尔马林浸种 30 分钟或 1%高锰酸钾浸种 20 分钟,再用温水冲洗干净后进行浸种催芽。 4、彻底防治蚜虫防止蚜虫传毒,要从子叶期到结果期密切注意蚜虫的出现,发现后可喷施 800液乐果乳油进行消灭。 5、栽培措施防病适时播种,培育壮苗。 深耕轮作,严防与茄科作物及黄瓜等作物连作或相邻种植。 另外,西红柿地块也应远离桃园。
2、毒的积累。 四、培育壮苗,严把定植关育苗须加强温度,温度管理,严防幼苗疯长,培育壮苗,提高幼苗的抗逆性,移栽时,凡感染病毒的苗子一律淘汰,以免定植成为病毒病的传染源,秋季栽培时为避免定植时伤根传染病毒病,可进行直播。 五、消灭蚜虫蚜虫是传染病毒病的重要媒介,病毒病的发生及其严重程度与蚜虫的发生量有密切关系,及早防治蚜虫病毒的关键措施之一。 可挂银灰膜驱避蚜虫,还可用 溴氰菊酯或连灭杀丁乳油
2、处理,杀死部分病毒,然后在无菌条件下对经过处理的材料在解剖镜下解剖,切取分生组织尖端 米生长点,迅速接种到分化培养基中,不久即产生丛生芽及绿苗,再将绿苗接种到生根培养基上进行生根培养,20 天后待根长 25 厘米时即可炼苗移栽,成活率可达 95%以上。 此脱毒苗可提供良种繁殖基地繁殖出大量的脱毒原种苗。 二、脱病毒生姜的增产效果去病毒生姜苗生长快,长势旺,抗病,耐高温,抗寒及抗其他逆境能力强
2、传播。 一些多年生田间杂草是黄瓜花叶病毒多年生宿主,有的又是蚜虫越冬场所。 春季在这些杂草上繁殖后,随着迁飞直接将病毒传到附近西葫芦田,通常在田边、地头首先发病。 高温、干旱、光照强的条件下发病严重。 (2)防治方法农业防治种子用 10磷酸三钠溶液浸种 20用清水冲洗干净后,催芽播种:增施有机肥,早种早收,避开蚜虫及高温和发病盛期;苗期少浇水、勤中耕,促进早发根早缓苗,提高植株抗性
2、的积累。 四、培育壮苗,严把定植关育苗须加强温度,温度管理,严防幼苗疯长,培育壮苗,提高幼苗的抗逆性,移栽时,凡感染病毒的苗子一律淘汰,以免定植成为病毒病的传染源,秋季栽培时为避免定植时伤根传染病毒病,可进行直播。 五、消灭蚜虫蚜虫是传染病毒病的重要媒介,病毒病的发生及其严重程度与蚜虫的发生量有密切关系,及早防治蚜虫病毒的关键措施之一。 可挂银灰膜驱避蚜虫,还可用 溴氰菊酯或连灭杀丁乳油
2、5560,稀释终点 20003000 倍,体外存活期 14 天。 发病规律病毒主要在窖藏种菜上越冬,也可在越冬的宿根菠菜等杂草寄主上越冬。 总之,病毒可由汁液摩擦、蚜虫介体传播。 春季蚜虫将病毒传到春油菜、水萝卜、小白菜等寄主上,经夏甘蓝、花椰菜等再传到秋季萝卜上,辗转为害。 田间传播主要由蚜虫(萝卜蚜、桃蚜和甘蓝蚜等)为主,作为非持久性传毒,传毒快,效率高,经 510 天左右即可引致发病。
2、落。 (2)发病条件:黄瓜花叶病寄主很广,主要在多年生杂草及保护地蔬菜上越冬,第 2 年由蚜虫传播。 烟草花叶病毒在带毒的土壤中、病残体、种子及卷烟中越冬,主要通过播种、分苗、定植、整枝等由汁液接触传播。 病毒病的发生与环境条件、栽培技术有密切的关系。 高温、干旱、日照强度过强,有利于蚜虫的发生、繁殖,而对辣椒的生长不利,降低辣椒的抵抗能力,导致病毒病发生严重;氮肥用量过多,植株生长柔嫩
2、一株上出现,或引起落叶、落花、落果,严重影响彩色甜椒的产量和品质。 发病规律彩色甜椒病毒病传播途径因毒源种类不同而异,但主要可分为虫传和接触传染两类。 可借虫传的病毒主要有 间发病与蚜虫的发生关系密切,特别是遇高温干旱天气,不仅可促进蚜虫传毒,还会降低寄主的抗病性。 要靠接触及微伤口传播,通过整枝打杈等农事操作传染。 通常高温干旱病害严重。 定植不适时,连作,低洼及缺肥等易引起此病流行。
2、脉褪绿、透明或深绿和浅绿相间),或叶形细小成畸形状,或中子有斑驳或有坏死斑。 二、要有黄瓜花叶病毒(芜菁花叶病毒(甜菜花叶病毒(独或复合侵染。 黄瓜花叶病毒(体呈球状,失毒的温度 65经 10 分钟,稀释限度为 1:1000,体外保毒期 3。 芜菁花叶病毒(体呈线状,失毒温度 55经10 分钟,稀释终点 1000 倍,体外保毒期 48时。 甜菜花叶病毒(体呈线条状,稀释限度为 1: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