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
2、定要选用同源动物血清。 最好应用单一血清,不要应用多联血清。 注射剂量按 35mg重计算,皮下多点注射,每点注射 24 控制继发感染继发感染包括肺炎、心肌炎等。 应用氨苄青霉素、先锋霉素都有疗效;与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氯霉素等配伍使用效果更好。 犬病康治疗犬瘟热效果较好,犬病消治疗病毒性肠炎效果较好。 及早静脉滴注补液,以生理盐水与 5葡萄糖水交替使用为好,后期应用复方生理盐水更好
2、次免疫接种,仔兔出生后直至 3月龄仍未对仔兔进行免疫接种,致使兔群暴发该病。 繁殖前对母兔进行免疫接种,不仅可使母兔产生坚强的免疫力,而且哺乳仔兔可通过吮吸初乳获得免疫球蛋白,使仔兔获得被动免疫,这对保护新生仔兔具有重要作用,但是这种保护作用是有限的,大约仅能维持一个月左右。 当保护期过后,如不及时进行疫苗接种,遇 会造成该病的暴发。 仔兔出生后一周内便接种疫苗,以后不再进行免疫。
2、死后呈角弓反张。 剖检:血凝不良。 喉头和气管的黏膜高度充血,有散在点状出血。 肺脏暗红、肿大、出血。 肝脏肿大、坚实、质脆易碎,呈紫红色,有针尖至米粒大小的坏死灶,或融合成片状。 脾脏瘀血肿大,暗紫色,实质易刮脱。 肾脏肿大,呈紫黑色,皮质区和髓质区界限明显,有出血点和坏死灶。 胃肠道出血,有的病死兔心包积液,卵巢有点状出血。 从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及剖检病变初诊为兔病毒性出血症。
2、整个肺脏出血、淤血;心内外膜有针尖大出血点。 肝肿大、质脆,表面有针尖至小米粒大的出血点、出血斑;脾肿大,呈深紫色;胆囊肿大,内充满浓稠的胆汁;两肾肿大,表面有针尖大出血点,切开肾脏,实质出血、淤血,皮质、髓质界线不清;胃粘膜脱落,直肠内粪便粘有透明分泌物;颌下淋巴结肿大,切面有针尖大出血点。 3 病兔血液涂片,姬姆萨染色,油镜镜检,发现细胞周围有多量淡蓝色圆形、椭圆形的附细胞体,染虫率达
2、肌炎两种病型。 (1)出血性肠炎型:潜伏期 714 天。 各种年龄的犬均可发生,34 月龄断奶犬最易发生。 主要表现为急性出血性腹泻、呕吐、沉郁、发热、白细胞显著减少的综合症状。 腹泻呈喷射状向外排出。 粪便呈黄色或灰黄色,覆有多量黏液和伪膜,尔后粪便呈番茄汁样,发出特别难闻的腥臭味。 病犬迅速脱水,眼窝凹陷,皮肤弹性减退。 病犬因水、电解质平衡失调,酸中毒等,常于腹泻后13 天内死亡。
2、实践中,尽管兔已注射疫苗,兔群抗体水平较高,但仍然发病,正是由于病原微生物多今亚型或超强毒株的存在所致。 他因素兔群中个别兔只因受体质、遗传、抗病力、环境、免疫反应的强烈程度的影响,接种后产生较低的抗体,不能抵抗强病毒而发病,加之未及时确诊造成疾病的散播。 2 急性型多见于流行初期或非疫区的青年兔和成年兔,健康兔感染后 1020h 突然死亡,死前无明显临床表现或仅表现为短暂的兴奋。
2、看,26 月份多发,其他季节较少见。 治疗犬细小病毒性肠炎没有特效药物,临床上应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常用的方法是:对症疗法支持疗法特异疗法中药疗法。 1 对症疗法犬细小病毒性肠炎的主要特征是呕吐、腹泻、便血,对症疗法应抓住这 3 个关键。 止吐可选用爱茂尔、胃复安、托品、氯丙嗪等药物。 临床上应首选爱茂尔肌肉注射,必要时使用阿托品,胃肠道出血者忌用胃复安。 止泻可使用鞣酸蛋白、施蜜达。
2、犬耳尖,鼻端厥冷干燥,齿龈粘膜兰紫色,眼半睁半闭,眼窝凹陷,针刺皮肤无痛感反应。 幼犬体温升高,可达 4041,成年犬体温升高不明显。 由于病犬又吐又泻,迅速脱水,同时表现精神沉郁,厌食,虚脱,肠音沉衰,最后多因酸中毒和呼吸困难、心力衰竭而死亡。 2 治疗措施(1)尽早大量补液,24 月龄犬(10 千克左右)一次静脉滴注 5糖100200 毫升,加入氨苄西林钠 13 克,地塞米松 46 毫克
2、充血,肠内容物水样并混有血液,肠粘膜严重脱落,呈暗红色。 肠系膜淋巴结索状肿大、充血、出血。 有的病例,整个小肠表现充血和明显出血,粘膜上皮坏死和脱落,绒毛萎缩。 组织学变化为空肠及回肠绒毛明显萎缩,肠腺消失。 残存的腺体扩张,并含有坏死的细胞碎屑。 肠腺上皮可发生变形,肠上皮细胞内可见嗜酸性核内包涵体,淋巴结、脾和胸腺的淋巴组织减少和坏死。 3 诊断 物接种试验采用本种动物接种法
过 1020年发展成肝硬化, 12%发展为肝癌。 潜伏期226周。 丙肝确有母婴传播,并呈隐袭过程或慢性携带状态。 病原诊断:血清中出现 HCV抗体可诊断为HCV感染。 PCR技术检测 HCVRNA阳性是病毒血症的直接证据。 来自 料库下载 丁型病毒性肝炎 HDV是一种缺陷病毒,需 HBsAg作为外壳,才能进行复制,其慢性化程度高,传播途径、临床表现均与乙型肝炎类同。 潜伏期420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