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防治
2、理,以防传播。 (2)断子清巢。 蜂群发病时,一定要断子清脾。 通过幽禁蜂王或换王的方法,人为造成一段时间断子,让工蜂清扫巢脾,减少幼虫重复感染,在断子时,要对蜂箱和巢脾进行消毒。 蜂箱和巢脾的消毒可用 过氧乙酸溶液或在卫生防疫站购买消毒药剂进行洗刷、浸泡,洗刷后要用清水充分冲洗。 蜂箱洗刷完后可在太阳下晒 68 个小时,才使用。 巢脾在冲洗完后要隔 12 个晚上才放回蜂群里。
2、少吃多餐,以每次吃净为准,青饲料要防止冰冻。 二、积极搞配种一年之计在于春,如果春天没有小兔子就会影响全年的收入,为使上半年母兔繁殖三胎,本月应积极搞好冬配。 配种以人工授精为好,便于集中产仔、护理。 在气温低时可集中加温提高仔兔产活率。 如不能搞人工授精,则要采取人工辅助自然交配。 方法是:先检查母兔是否发情,看阴户是否红肿,一般是:“大红早,黑紫迟,老红正当时”,配种时
2、1 个疗程即愈。 对引起仔兔黄尿病的母兔,需从四个方面做好乳房炎的防治:一是隔离仔兔,并用 锰酸钾水洗净母兔奶头。 发病初期对乳房先冷敷,次日改为热敷,每次 20 分钟,每天 3 次。 同时用青霉素 35 万单位与普鲁卡因液 3050 毫升混合后在患部周围分成 46 点进行皮下封闭注射。 二是对乳房发炎并有硬结的部位,可用鱼石脂软膏涂擦,促使软化排脓。 如化脓比较严重,必须手术排脓后,再用
2、天后改为 14%的纤维日粮。 结果表明,两个组在突然改变饲料后均出现腹泻。 肯霉素、庆大霉素、氨苄青霉素、头孢菌素、四环素、氯霉素、洁霉素、卡那霉素和土霉素等。 生不良和应激性腹泻主要有噪音、断乳、人员的变动、饲料和饲喂制度的突然变化、冷应激、热应激、长途运输和惊吓等。 导致腹泻。 这类毒素主要有:细菌性毒素(如大肠杆菌性毒素、魏氏梭菌性毒素、肉毒梭菌性毒素等)、真菌性毒素(发霉饲料中毒)
2、较长,病兔厌食消瘦,常导致贫血。 随着病程发展,病兔出现中枢神经症状,通常表现为后躯麻痹,怀孕母兔出现流产。 病兔有的突然死亡,但病兔大多可以康复。 二、病理变化急性型以淋巴结、脾、肝、肺和心脏的广泛坏死为特征。 上述器官肿大,并有很多坏死灶,肠高度充血,常有扁豆大的溃疡,胸、腹腔有渗出液,此型主要发生于仔兔。 慢性型以各脏器水肿、增大,并有散在的坏死灶为特征。 此型常见于老兔。
2、流行性。 三、临床症状獭兔尤其是幼小獭兔临床表现为一种急性、热性、贫血性疾病。 患病獭兔体温升高为 42,精神萎顿,食欲减少或废绝,结膜苍白,转圈,呆滞,四肢抽搐。 个别獭兔后肢麻痹,不能站立,前肢有轻度水肿。 乳獭兔不会吃奶。 少数病獭兔流清鼻涕,呼吸急促。 病程一般 3 天5 天,多的可达 1 个星期以上。 病程长的有黄疸症状,粪便黄染并混有胆汁,严重的出现贫血。 血常规检查,獭兔的红
2、射。 兔球虫病分布很广泛,几乎所有养兔的地方都有球虫病。 球虫主要为害 3 月龄以下的幼兔,尤以春夏之交为高发期,很多农民反映幼兔难养,实际上就是球虫病的控制没有解决好。 预防措施可将氯苯胍精粉按 15 毫克/公斤的浓度混入饲料,从 20 日龄起,连用 45 天。 也可以使用艾球净按每支加水 400 公斤,混入饮水中供幼兔自由饮用,兔子出栏前至少要有 7 天的停药期,以避免药物残留。
2、;再其次,养兔行业不同于大家畜的饲养,家兔是一种单体经济价值低的动物,治疗当中药物的费用往往会超出其本身的价值,而对患兔采取淘汰处理,其安全性、经济性和实用性远比治疗 1 只患兔的意义大得多。 一般来讲,对养兔生产危害程度大的主要是传染病,而传染病的发生有一个固定的传递过程:传染源传染途径易感动物。 因此,我们在防治时只要阻断它的传播过程就能够起到消灭疫病的目的。 在日常的生产中加强饲养管理
2、腔流出粘液性、浆液性、脓性分泌物,打喷嚏咳嗽,常用前足爪去抓擦鼻部随将病菌传染耳、眼及抓伤的皮肤处,使兔引起眼结膜、角膜发炎、中耳发炎、伤口化脓等。 如果不认真及时治疗,最终会导致营养不良消瘦而死亡。 (二)预防措施1加强兔群的科学饲养管理,认真搞好环境卫生,提高机体素质,增强抗病能力,特别要注意预防气候变化引起伤风感冒和寄生虫病的侵袭危害。 2对兔舍内清除的粪便污物及垃圾
2、毒饲草,化学药品的刺激等因素均可致兔发生腹泻。 2临床症状(1)膨胀型:多见于采食过量青绿多汁饲料和高能量饲料,破坏了兔胃肠道的正常机能。 (2)肠卡他:也称黏液性肠炎。 拉两头尖的伴有胶胨样黏液的粪便。 (3)急性痢疾:病兔水泻,后躯被稀粪污染,粪便腥臭。 病兔急剧脱水,血中 K+减少。 主要是魏氏梭菌病、急性大肠杆菌病、泰泽氏病、轮状病毒感染、点滴酵母菌病等感染。 3防治(1)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