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防治
2、。 一般 10 年以上的大树每株施80100 千克,10 年以下的幼树每株施 3050 千克。 施用时期有机铁肥宜在秋施基肥时施用,亦可在果树萌芽前施用,但不可在生长期施用,以免发生药害。 叶面喷施复混铁肥液复混铁肥液的配制在 50 千克水中先加入 50 克柠檬酸,待柠檬酸溶化后加入150 克硫酸亚铁,并充分搅拌,待硫酸亚铁溶解后再加入 100 克尿素。 喷洒方法喷施复混铁肥液以上午 10
2、。 因此,虫害重,虫伤多褐腐病也就严重。 降雨早或多的年份,发病早且重,栽培地低洼,易受渍涝,树势弱也适宜于发病。 果实膨大期,若遇狂风暴雨、冰雹等自然灾害,给果实表面造成的伤口多,也有利于病菌的侵入而发病。 三、防治方法 1、处理病残体。 木瓜收获后,结合冬季修剪,剪除病枝,摘除病果,集中烧毁,能有效的减少越冬菌源。 2、药剂防治。 早春在木瓜发芽前,喷 1 次波美 5 度的石硫合剂
2、衣淡绿色,直立或下垂如丝,并可分枝。 发生过程及发生条件地衣的寄生范围很广、除荔枝外,还可侵染龙眼、柑橘等多种果树和林木。 故初次侵染来源很普遍。 地衣以本身分裂成碎片的方式进行繁殖。 通过风雨传播,着生在荔枝树或其他寄主植物的枝干皮层上。 地衣在潮湿而温暖的季节里繁殖蔓延最快,一般在 10左右即可开始发生,在晚春和初夏期间发生较盛,在干燥酷热的夏天发展缓慢、在秋天继续生长
2、)发病条件:该病是由野油菜单孢菌辣椒斑点病致病型细菌侵染引起。 病原菌可附在种子上越冬或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 条件适宜时,病菌通过雨水、风及昆虫等传播,从气孔或伤口侵入,在细胞间隙中繁殖,致使表皮组织不断增厚而成疮痂状,病斑溢出的菌脓再借风雨或昆虫扩大传播。 (3)防治方法:选用抗病优良品种。 种子消毒。 用 55温水烫种 15 分钟,或用 1%硫酸铜溶液浸泡已预浸的种子5 分钟
2、可带菌传播。 条件适宜时即引起侵染,发病后病菌产生分生孢子,通过浇水、气流等传播,平均温度 18相对湿度高于 85%以上时容易发病。 苦瓜生长期高温、潮湿、多雨,植株生长衰弱,或与瓜类蔬菜连作,病害发生较重。 防治方法与非瓜类作物轮作,拉秧后彻底清除瓜类作物的枯枝落叶及残体。 用开水变温浸种 5钟。 当增施磷肥和钾肥,生长期加强管理,避免田间积水,保护地增加放风,浇水后避免闷棚。 选用
2、瓜易破碎,病部也生黑色小粒点,病斑下部果肉多呈“黑腐”。 发病条件种子带菌苗期即可发病,如果管理过程中偏施氮肥棚内会发病较重,棚内湿度很大时发病较重。 防治方法嫁接防治以丝瓜作砧木,苦瓜作接穗。 先把丝瓜和苦瓜种子消毒,分别播在育苗钵中,待丝瓜长出 3 片真叶时,将切去根的苦瓜苗或嫩梢作穗,用舌接法嫁接到丝瓜上,等愈合后再剪去丝瓜蔓。 等苦瓜长出 4 片真叶再定植。
2、毒的积累。 四、培育壮苗,严把定植关育苗须加强温度,温度管理,严防幼苗疯长,培育壮苗,提高幼苗的抗逆性,移栽时,凡感染病毒的苗子一律淘汰,以免定植成为病毒病的传染源,秋季栽培时为避免定植时伤根传染病毒病,可进行直播。 五、消灭蚜虫蚜虫是传染病毒病的重要媒介,病毒病的发生及其严重程度与蚜虫的发生量有密切关系,及早防治蚜虫病毒的关键措施之一。 可挂银灰膜驱避蚜虫,还可用 溴氰菊酯或连灭杀丁乳油
2、、缺乏有机肥或氮肥过多,树干徒长、休眠期推迟的幼树,发病严重。 树干基部受寒霜交替冻融后,在受冻部分病菌容易侵入,导致此病暴发。 合冬剪清洁桃园。 剪除病枯枝,刮去树皮上的病斑。 果农有“冬刮流胶,夏结好果”之说,选择雨雪天气进行,坚硬的树胶遇雨雪变软,此时刮胶不使果树受损伤,外部感病老皮也刮除。 刮胶后患处涂刷 40%福镁砷可湿性粉剂 50 倍液或波美 5 度的石硫合剂液,可起治疗作用。
2、树干涂白,降低昼夜温差;二是树干捆草防冻。 常用涂白剂配方是生石灰 1213 千克,加石硫合剂原液(20 波美度左右)2 千克,加食盐 2 千克,加清水 36 千克。 涂白亦可防治枝干日烧。 保护伤口较大的锯口要削平然后涂清漆或托布津油膏、菌剂等保护。 较大的病斑治愈后要及时进行桥接并保护。 及时治疗病斑刮树皮桃树腐烂病一般为害树皮的浅层,在桃树发芽前刮去翘起的树皮及坏死的组织
2、。 该病扩展迅速,整个西瓜果实可在 23 天腐烂,造成严重损失。 选用抗病耐湿品种。 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减少化肥施用量,前茬收获后及时翻地。 加强管理,雨后即时排水。 药剂防治,温室或大棚西瓜可用烟熏法。 45%百菌清烟剂每亩每次 250 克,5%百菌清粉尘剂、或 10%多百粉尘剂、或 10%防霉灵粉尘剂等,每亩每次 1 千克。 采用喷雾法,发现中心病株后可选用 70%乙膦锰锌可湿性粉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