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科
[中医中药]脾胃病科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及临床路径
法。 (四)护理 根据不同证型进行辨证施食、饮食指导、情志调摄及健康教育等。 三、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1.主要症状疗效评价标准 主要症状(胃脘痛及痞满)的记录与评价。 按症状改善百分率 =(治疗前总积分 治疗后总积分) /治 疗前总积分 100%,计算主要症状改善百分率。 ( 1)痊愈:症状消失。 ( 2)显效:症状改善百分率≥ 80%。 ( 3)进步: 50%≤症状改善百分率 80%。
中医医院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中成药辨证使用率、中医治疗率、门诊中药饮片处方比例、急重症中医参与率、治愈好转率等纳入医师绩效考核。 四、服务技术 第二十四条 中医医院脑病科应注重继承发扬中医传统诊疗技术,在保证医疗安全和患者利益的前提下,积极探索中医诊疗新技术。 第二十五条 中医医院脑病科应具备常见、多发脑病诊治的能力,二级中医医 院应能开展中风病、头痛、眩晕、失眠、口僻等常见脑病的诊疗。
中医医院神志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中医医院神志病科学术继承人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学术继承人培养应充分利用本科室、本院以及本地区的资源,通过跟师学习、进修、学术交流等方式,着重进行中医理论、老专家学术思想、临床经验、中医精神与神志病防治新进展等方面的培训。 第十八条 中医医院神志病科应做好本科室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采取师带徒、名医 讲堂、老专家工作室等方式,整理、传承名老中医专家的学术经验。 第十九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