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联
2、的电阻。 改装后电压表的内阻是多大。 答案(990,1000)例 2有一个电流表 G,内阻 5 满偏电流 把它改装成量程 0 电流表,要并联多大的电阻。 改装后电流表的内阻是多大。 答案( 3一安培表由电流表 G 与电阻 R 并联而成。 若在使用中发现此安培表读数比准确值稍小些,下列可采取的措施是 上串联一个比 R 小得多的电阻 B. 在 R 上串联一个比 R 大得多的电阻 C. 在 R
:( 15 分钟) 一、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按下图组成的串联电路,把电流表接入电路的三个不同的位置,测出电流值并记录在表格中。 实验结论: 串联电路电流的规律是 自学课本
L L2串联两端的总电压,把 测出电 压 值并记录在表格中。 实验结论: 串联电路电 压 的规律是 自学课本 27 页,思考完成基础检测:( 20 分钟) 二、探究并联电路中电 压 的规律
1、第 2课时 串、各处的电流 ,数学表达式为 I= 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并联电路中 ,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电流的 ,1=1+横截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导体 ,的横截面积大 ,如图所示 ,将它们串联在电路中 ,通过的电流关系是 ( )B C 由题图可知 ,a、 所以这两点的电流相等 ,故 b、 由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可知 ,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故 B、 由于两灯泡规格不一定相同
什么变化,再合上开关。 看看自己的预测是否 正确。 [分析论证 ] (学生结合实验现象,充分交流讨论,得出结论:) 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大 (通过以上实验探究,让学生经历从猜想与假设到实验验证的过程,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同学之间的协作意识) [思考 ] 这个结论还能不能用前面所学过的知识来解释呢。 (引导学生复习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然后分析,将电阻串联
3分别表示电路中 0、 3 各点的电势,用 U0 U1 U2 U03分别表示 0与 1与 2与 0与 3的电势差。 引导学生推导出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学生阅读教材,进行推导: ( 1)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 即 U01+ U12+ U23= U03 ( 2)并联电路的总电压与各支路电压相等。 用 U U U3代表图 - 2中三个电阻两端的电压 ,即 U1=
层中,沿电流方向电势升高。 在正负极之间,电源的内阻中也有电流,沿电流方向电势降低。 教师:(投影)教材图(如图所示)内、外电路的电势变化。 闭合电路的电势 教师:引导学生推导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可按以下思路进行: 设电源电 动势为 E,内阻为 r,外电路电阻为 R,闭合电路的电流为 I, ( 1)写出在 t时间内,外电路中消耗的电能 E 外 的表达式; ( 2)写出在 t时间内
是用 R代替 R1, R2后,不影响电路的电流和电压。 在图 1中,( b)图是( a)图的等效电路。 当 n个电阻串联时,则 (式 23)。 由于 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处处相等,所以 上述两式表明,串联电路中各个电阻两端的电压与各个电阻的阻值成正比;各个电阻所消耗的功率也和各个电阻阻值成正比。 推广开来,当串联电路有 n个电阻构成 时 ,可得串联电路分压公式 提示:在实际应用中
L3组成如图所示的电路, 电流表 A A A3的示数分别为 II I3,则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 ( ) A. I1=I2 B. I3=I1+I2 C. I1=I2+I3 D. I2=I3 如图所示,电路中能正确测出通过灯 L2的电流的是: ( ) A B C D 如图所示,用电流表测干路中电流的电路图,正确的是: ( )
2 =R总 - R 1 =150Ω- 65Ω = 85Ω 得: 电阻 R 1与 R 2串联接入电路后,两端所加电压为 24V, 如果 R 1= 80Ω,通过 R 1的电流 为 ,求 R 2。 分析 U =24V I 1 = 由:串联电阻特点 R 2 =。 R 1= 80Ω 得: 解: (已知) (已知) 由: 得: R 总 的 电阻是: R 2 的 电阻是: =440Ω+ 660Ω=1100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