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种
2、 36 公斤、氧化钾 56 公斤;种植中筋小麦和良种小麦,适当减氮、增磷,减少亚硝酸盐对产品和环境的污染,一般每亩施纯氮 810 公斤、五氧化二磷 57 公斤。 中低水肥地块:每亩施农家肥 5000 公斤左右,施纯氮1012 公斤、五氧化二磷 56 公斤、氧化钾 810 公斤。 土壤有效锌低于05亩施硫酸锌 051 公斤。 缺钾地块可选用硫酸钾,能起到补钾、补硫的双重作用。
2、田间管理。 1查苗补苗定苗。 大豆出苗后要及时查苗、补苗,定苗在第一片复叶出现时进行。 点播的每穴留 2 株;条播行距 40 厘米的,计划密度 株的每米留苗15 株;株的每米留 9 株;株的每米留 24 株。 2科学追肥。 大豆追肥不当会引起徒长,倒伏,造成减产。 追肥原则是前期施磷钾肥,后期施适当氮肥,一般在定苗后亩施 10 公斤 45%含量的复合肥。 末花期(结荚期)亩用尿素 5 公斤。
、品种选择:为提高春玉米品质,推广生育期适宜的优质品种。 可选用农大108、农大 86、农大 95、通引 58、蠡玉六、京科号等品质较好的优良品种。 2、种子处理:种子经筛选、分级,只选用一、二级种子,发芽率要达到 90以上。 播前晒种 2 天,以提高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 为防治病虫害应选用药剂拌种或包衣种子。 药剂拌种:播前 1 天,防地下害虫用 50辛硫磷乳油50g,加水 拌均匀后
1、墒作业。 整地以抗旱保墒为前提,墒情不好的地块尽可能做到少动土或不动土。 冬季降水较多、土壤墒情较好的地区,要及时整地保墒。 对秋翻深松起垄的地块,早春及时镇压保墒;对秋翻未起垄的地块,要顶凌耙耢,顶浆起垄镇压。 适当进行深耕深松,打破犁底层,蓄住自然降水。 结合深施底肥,随打垄随镇压,以减少水分蒸发,防止跑风漏墒。 根据墒情,适时播种。 510 厘米耕层日平均地温稳定达到 810时
择地膜选用线性聚乙烯微膜(或黑色地膜)。 厚度 米,幅宽 85 厘米90 厘米。 、整地改土选择土层较厚的地块。 秋作物收获后,秋(冬)耕(翻)2030 厘米,耕后耙地保墒。 冬季对粘性土地,每 667 米 2 压沙或压含磷风化石 1015 米 3,进行改良。 机械深耕要选用深耕犁和深松机,耕深超过 25 厘米时,要求犁体能实现上翻下松,碎土性能良好。 一般东方红拖拉机选配三铧深耕犁
状:春花生播种后出苗前,常发生烂种,严重的高达 10造成不同程度缺苗断垄。 病因种子质量差或贮藏不当,或贮藏期过长;地热低洼、土壤黏重、质地差、土壤含水量高,种子出苗时间长,整地不实,影响种子对水分吸收,苗弱;种子没有精选,大小不匀,播种不细或深浅不一,造成出苗不齐或缺苗断垄;多年连作不倒茬,苗期病害严重,造成缺苗断垄;施用未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或施肥浓度过高,造成肥害或低温持续时间长
用阳畦栽培应提前打好阳畦,并在 5 月份覆盖好塑料薄膜。 具体播种期应根据畦温而定,一般畦温应稳定达到 22以上。 达不到不能播种。 华北中南部一般在 5 月下旬或 6 般每平方米阳畦可投入稻草 1520 公斤或棉籽皮 1525 公斤,菌种量为培养料重量的 68%,即每平方米用菌种量为 斤。 初次栽培的,应适当加大菌种量,以利于栽培成功。 在阳畦底铺一层稻草或棉籽皮,然后踩实
2、性措施,与后期防治相比,显得更为主动了。 麦播期拌种可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采用杀虫剂、杀菌剂或二者合拌种。 辛硫磷是一种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有机磷杀虫剂,以触杀和胃毒为主,杀虫谱广,击倒力强。 该药剂拌种后播入土中,残留有效期可达 12 个月,很适合于防治地下害虫,苗期蚜虫、红蜘蛛、叶蝉、灰飞虱以及丛矮病、黄矮病等。 禾果利是新型三唑广谱杀菌剂,是三唑类农药如三唑酮(粉锈宁)理想的更新换代产品。
米铁茬播种,大多是在小麦收获后,将秸杆拉走,然后播种玉米。 当前生产的铁茬播种机大多适合于低茬机播,例如 2 型,该机在气候干燥且土壤含水率较低时,播种较顺利,反之,容易堆草堵塞。 大型联合收割机收割小麦,割茬高一般在 20上,可采用 2列铁茬播种机或高地隙铁茬播种机;大型联合收割机收割后,若用秸杆切碎还田机将秸杆切碎还田,或用带有秸杆切碎装置的联合收割机收割,同时将秸杆切碎抛撒于地面,应选用
1、用节种播种法是既节省玉米种子,又可保证全苗足苗的最有效方法。 此法每亩用种量只有 152 千克,同时能有效地促进玉米苗匀、齐、壮,减少耗能,减轻机械损伤,降低小株率,每亩增产籽粒 2840 千克。 其关键环节是:选用优质杂交种注意选用纯度高、质量好的杂交一代种。 并严格精选,去杂、碎、霉烂种,确保种子纯度、净度均高于 97,同时实行大小粒分级播种。 抓好种子处理1播前晒种晒种可提高出苗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