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51
har(6,1,timestr[4])。 LCD_write_mand(0xc0+6)。 13 while(!key3)。 } } break。 case 3: if(0 == key2) //时加 1 的设置 { Delay1Ms(5)。 if(0 == key2) { hour++。 while(!key2)。 if(24 == hour) { hour = 0。 } timestr[1]
压 下图 74HC573 的仿真图,其中引脚 2~9 分别接 AT89C51 的 P0,引脚 12~19 分别接数码管的 A、 B、 C、 D、 E、 F、 G、 D、 P 端,引脚 1 接电源端,引脚 11 接地端。 图 34 74HC573 仿真图 74HC138 按照三位二进制输入码和赋能输入条件 ,从 8 个输出端中译出一个低电平输出。
数码管点亮的字位码。 由于采用的是共阴数码管,所以只有该位数码管对应的 为 1,其他位 位 0,点亮延时 10MS。 然后 P1 口输出数值十位七段码, 位 1,数值十位数码管点亮,延时 10MS。 接着 P1 口输出数值百位七段码, 为 1,数值百位数码管点亮,延时 10MS。 最后 P1 口输出数值千位七段码, 为 1,数值千位数码管点亮,延时 10MS。 发光二极管 LED
3)FPGA 系统:用户可以用它进行可编程逻辑器件的设计,将设计完成后生成的熔丝文件烧录到逻辑器件中,就可以制作具备特定功能的元器件了。 4)VHDL 系统:主要用来进行硬件的编程工作。 Designer 改进方面 Altium Designer 解决了大量历史遗留的工具问题。 新版本中更关注于改进测试点的分配和管理、精简嵌入式开发、软设计中智能化调试和流畅的 License 管理功能。
点,使得基于单片机为核心的数据采集系统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传统的基于单片机的数据采集系统由于没有上位机的支持,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数据存储器,它的存储容量都是有限的,所以不得不对存储的历史数据进行覆盖刷新,这样不利于用户对数据进行整体分析,因而也不能对生产过程的状况进行准确的把握。 本系统采用下位机负责模拟数据的采集,从单片机负责采集八路数据,并应答主机发送的命令
讯,当发生火灾、地震等灾情时,管理中心能通知用户。 其结构如图 1所示。 平时状态下,主板的 CPU 不断地扫描各个传感器的状态。 当检测到传感器的异常信号(有人闯入)时, CPU 进入入侵报警状 态,执行响警铃、拨打户主电话、通知管理中心等工作。 当发生火灾地震时,管理中心发送一个串口代码给主板 CPU,使 CPU 进入灾难报警状态,执行响警铃、语音报警等操作。
XDINT0INT1T0 T1 WR RD XTAL2XTAL1VssPSENALEVppPPPPPPPPVccAT89C51 clkPPPPPPPPPPPPPPPPPPALEPSENPPPPPPPPPVCC1212mHZ30pFC147uFC330pFC21kR0S5VCCRSTRST1KR1SY5WVCCEDC GFgndAH G F E11VCCA B C D gndHVCC clk1 2
aa IIIaI CBOCBOGA ...[5] 2)( TG SQNDQ VVKI ...[6] 其中 IC1为 tip122 集电极电流, IC2为 tip127 发射极的电流, 跟据 tip122, tip127 的电流,来改变 irf320G 极的电压,来控制输出电压。 同理当拔码开关选择 R5,R6 时,原理是一样的,只是输出的电压不一样。 图 pcb 原理图 图
验时, P0 输出原码,此时 P0 外部必须被拉高。 P1 口 : P1 口是一个内部提供上拉电阻的 8位双向 I/O 口, P1 口缓冲器能接收输出4TTL 门电流。 P1 口管脚写入 1后,被内部上拉为高,可用作输入, P1口被外部下拉为低电平时,将输出电流,这是由于内部上拉的缘故。 在 FLASH 编程和校验时, P1口作为第八位地址接收。 P2 口 : P2 口为一个内部上拉电阻的
) 在系统扩展时, ALE 的下降沿将 P0 口输出的低 8 位地址锁存在外接的地址锁存器中,以实现低字节地址和数据的分时传送。 此外 ALE 端连续输出正脉冲,频率为振荡器频率的 1/6,可用作对外输出的时钟,或用于定时目的。 但是要注意的是:每当访问 RAM 时要丢失一个 ALE 脉冲。 在编程期间,该引脚还用于输入编程脉冲 (PROG )。 如果需要的话 ,通过对专用寄存器 (SFR)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