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豆
最新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技术菜豆脱水加工技术菜豆采用科学的脱水加工技术生产出的干制品,食用方便,便于运输,易于长期保存。 一、工艺流程选料预处理清洗消毒烫漂冷却沥干干燥包装成品。 二、操作要点1、选料选用纤维少、质嫩肉厚、籽仁刚至乳熟期的新鲜豆荚,长 1618 厘米,大小均匀一致,当天采收,当天加工。 2、预处理除去蒂柄,剔除扁形、弯曲、组织老化、严重损伤及带有病斑、虫蛀的豆荚。 3、清洗消毒先用
最新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技术菜豆的速冻保鲜加工菜豆又称四季豆、芸豆、豆角等,多以嫩荚作为菜用, 含多种营养成分,食味鲜美,深受人们欢迎。 在国际贸易中,菜豆约占全部食用豆类的 20 25。 近年来,我国的菜豆出口发展也很快,出口数量逐年增加,1989 年, 全国出口 5 万吨左右,1990 年猛增到 12 万吨。 但菜豆贮藏性较差,易在表皮出现褐斑(俗称锈)、脱水老化、腐烂等,采用速冻保鲜贮藏期长
1、生、菜豆、玉米复套种模式葫芦岛市连山区多为丘陵岗地,具有独特的小气候,年无霜期 170 天左右,常年大于 10的活动积温 5523,日照时数 1405 小时,年降雨量 600 毫米左右。 根据这样的光热条件,我们经过 5 年的实验研究,采用西瓜、花生、菜豆、鲜食玉米间套复种模式,实现了高产高效。 该项技术在保证西瓜产量的前提下,每亩还可获得花生 133160 公斤,菜豆 550500 公斤
1、豆、甘薯轮作种植模式,平均亩产菜豆 1700 公斤、甘薯 2100 公斤,年亩产值可达 2460 元,纯收入也在千元以上。 菜豆:品种选择:选用耐低温弱光、早熟高产、抗病性强的“丰收 1 号”。 整地施肥:亩施有机肥 5000 公斤、磷酸二铵 25 公斤、碳铵 30 公斤。 2 月下旬开始洇地造墒,深耕细耙,做到上虚下实,无明显坷拉。 播种盖膜:当地温稳定通过 10以上时,尽早播种,亩用种理
2、保蔓叶生长健壮不早衰。 追肥中要适量加大磷、钾肥的用量,并根据豆类作物对硼较敏感的特点补充硼肥,避免氮肥过多,造成植株徒长,导致落花落荚。 施肥应以腐熟的有机肥或生物肥为主,并适量施些过磷酸钙、氯化钾和草木灰等,同时结合防治病虫,根外喷施磷酸二氢钾等植物营养液。 3、通风透光。 为避免菜豆相互遮阴郁蔽,大棚菜豆应实行大、小行种植,每亩密度掌握在 2000 穴左右,并采用塑料绳吊蔓
2、高的江淮地区播期可推迟到 11 月中下旬。 播种时如墒情不好,可适当随穴施点小水,不要大水漫灌。 播种后出苗前更忌浇大水,以免影响出苗。 三、田间管理。 冬前,豆苗呈匍匐状,可注意划锄松土,形成壮苗,以利越冬,根据天气预报,在寒流到来之前,可在荷兰菜豆幼苗上直接覆盖一层地膜。 3月上旬,可用棉杆、树枝,稍微支架,使田间充分通风透气,可明显提高产量20%左右;荷兰菜豆初花期
2、,露地栽培的 3 月下旬定植。 定植前先在定植地将小白菜采收上市,然后挖穴施基肥,亩施有机肥 4000 公斤,结合施氮、磷、钾复合肥5075 公斤,再行定植。 一般亩植 1000 株左右。 南瓜蔓长 1 米左右搭好支架,及时绑蔓、整枝。 植株雌花开放后,采摘同期开放的西葫芦雄花辅以人工授粉(一串铃雌花先于雄花开放 57 天)。 一串铃一般 5 月上旬开始上市,亩产值可达 4000 元以上。
2、露地栽培的 3 月下旬定植。 定植前先在定植地将小白菜采收上市,然后挖穴施基肥,亩施有机肥 4000 公斤,结合施氮、磷、钾复合肥5075 公斤,再行定植。 一般亩植 1000 株左右。 南瓜蔓长 1 米左右搭好支架,及时绑蔓、整枝。 植株雌花开放后,采摘同期开放的西葫芦雄花辅以人工授粉(一串铃雌花先于雄花开放 57 天)。 一串铃一般 5 月上旬开始上市,亩产值可达 4000 元以上。
2、培。 (2)供给者菜豆:由美国引进。 矮生型。 植株生长势和分枝性强,株高 40 厘米左右。 开花多,花为淡紫色。 荚果密集,荚呈圆棒形,绿色,荚长 14 厘米。 荚肉厚,质脆,纤维少,品质好。 种子紫红色,百粒重 30 克左右。 从播种至收获 55 天左右,为早熟品种。 供给者表现抗病,丰产。 适合春季早熟或秋季延迟栽培。 (3)优胜者菜豆:由国外引进。 矮生型。 植株生长势中等,株高
2、植地将小白菜采收上市,然后挖穴施基肥,亩施有机肥 4000 公斤,结合施氨、磷、钾复合肥5075 公斤,再行定植。 一般亩植 1000 株左右。 南瓜蔓长 1 米左右搭好支架,及时绑蔓、整枝。 植株雌花开放后,采摘同期开放的西葫芦雄花辅以人工授粉(一串铃雌花先于雄花 57 天)。 一串铃一般 5 月上旬开始上市,亩产值可达4000 元以上。 菜豆选用耐寒、耐热、抗病性强的有蔓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