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
......................................................82 矿山建筑、结构设计方案 ............................................................................82 主要建(构)筑物 ..........................................
、粉砂岩、泥岩及煤层组成。 自下而上,岩石颜色逐渐变浅,砂岩粒度逐渐变粗。 其主要特征如下:下部: 6煤组至铝质泥岩段,砂岩及部分粉砂岩由炭质、泥质及菱铁质显示水平、波状、透镜状层理,泥岩、粉砂岩中产植物化石丰富。 本段含煤层数多,含煤性较好。 含有 9 等四个煤层(组)。 底部普遍发育一层铝质泥 岩,浅灰~ 铝 安徽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5 图 12 综合柱状图 地层系统界 系 统柱
长角闪岩脉分布。 矿体特征 矿区矿体为浅灰色厚层状细粒 ,连续性好,拟开采的矿体厚度大。 矿体产状 110176。 ∠ 28176。 开采标高为: + ~ + m。 矿体全部位于侵蚀基准面以上,呈层状,规模大,分布广。 依据原储量报告,该矿床成因属于沉积型矿床,矿体形态为山体形态。 矿石体重 179。 ,岩石坚 固系数 f=8。 矿石质量特征 矿石为 ,粒状、块状结构。 成分以石灰石 为 主
采切工程和补充切割所需的时间、人工 : 见 表 5 进行计算。 采 切工程费用 计算表 表 4 工程项目 计算 单位 工程量 采切费用,元 掘进费 支护费 铺轨架线费 装格费 合计 单价 费用 单价 费用 单价 费用 单价 费用 一、 采准工程 沿脉巷道 穿脉巷道 ┅┅┅ 小 计 二、 切割工程 切割巷道 斗 颈 斗 穿 ┅┅┅┅ 小 计 合 计 10 n 采切 =采切总费用 247。
和辅助设备较多,工作条件差,且要求技术管理水平较高。 斜井施工较简单,需要的设备和装备少,一般说来,斜井掘进速度比竖井快。 ⑤ 从井筒装备来看,斜井较简单,造价较低。 ⑥ 在安全方面,竖井提升过程事故较少,而斜井事故较多。 由于斜井在安全、提升能力和机械化水平等方面的缺点,因此本来可以用斜井的开拓方案,也因此放弃斜井而采用竖井。 第二部分 地下开采 • 3)开拓系统主要类型与特点 由于主
场地煤柱损失如下: 11 通过上图可算得工业场地煤柱损失 P=500(万吨 ) 设计可采储量 Zk =( M- P) C Zk — 设计可采储量,万吨 M — 工业储量, 万吨 P — 永久煤柱损失量,万吨 C — 采区采出率,厚煤层取 75%,中厚煤层取 80%,薄煤层取 85%,本设计可取 cm2=80%, cm6=75% Zk2=( M2P) C =(2900500) =1920 万 吨
.................................................................. 11 电源选择 ................................................................................ 11 传动设备 ...................................
...................................................... 81 14 土 建 .................................................................................................................... 82 概述 ...........
气温变化较大。 水源及电源 矿井生活用水水源取自处理后的浅层地表水;工业用水取自处理后的井下排水。 全矿目前生活工业耗水量为 ,井上矿内生活及工业耗水为 ,工房生活耗水为 ,其他村庄为。 地面建有一座变电站,三条 35KV 的高压电源分别从贾安子、后屯输入,总长度 29Km,主变共有三台,总容量为 6300 KVA3 , 其中两台变压器并联运行,一台备用。 气象 本区大气降水一般集中在七、八
层及其顶底板的岩石力学性质见表 12。 表 12 可采煤层及其顶底板的岩石力学性质表 层位 密度 g/cm3 三轴抗剪参数 抗压强度 Mpa 抗拉强度 Mpa 内聚力 Mpa 内摩擦角 11煤顶板 27176。 44180。 11煤底板 30176。 39180。 11煤顶板 ~ 34176。 41~ 36176。 57180。 ~ ~ 11煤底板 ~ 23176。 17180。 ~ 35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