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工程
得更大的发展,就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加大投资成本,引进先进的工艺设备和专业化人才,增强自身竞争 实力。 2 采矿技术的应用发展前景 采场围岩的控制技术 相关的技术研究人员需要充分结合煤矿采场的具体情况,比如地质围岩结构压力等,对采场围岩控制方面的理论进行完善。 对那些难采煤层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比如不太稳定、倾斜度较高和地质构造复杂等。 研究在较恶劣的环境中,支架围岩同放顶煤开采岩层之间的作用机理
年全局设计能力 ,实际产量 2020 年约为。 此外鹤岗矿业集团多种经营公司经营几处小井并从事农、畜、鱼、蔬菜生产和商业福利事业,对全局经济的发展起着辅助作用。 地质特征 地层情况 鹤岗煤田区域地层自下而上有下元古界黑龙江群和麻山群,古生界震旦系和寒武系,中生界侏罗系和白垩系,新生界的下第三系 、上第三系和第四系,区域地层见表 1- 1,煤系地层综合柱状图见图 1— 2。
赋于城子河组中段,顶板为粗砂岩,煤厚为 ~ ,平均厚度为 ,结构简单无夹矸,倾角 19176。 ,全区稳定可采。 40煤层,赋于城子河组下段,顶板为砾岩,煤层厚度为 ~ ,平均厚度为 ,结构简单无夹矸,全区发育且可采。 48煤层,赋于城子河组中段,顶板为砂岩,煤厚为 ~ ,平均厚度为 ,结构简单无夹矸,倾角 19176。 ,全区稳定可采。 附:煤层特征表 (12) 表 12 煤层特征表
滚园度较好,砂质充填,矽质胶结,质坚硬。 4 井田范围内和附近的主要地质构造 构造: 勃利煤田的大地构造位置,处于新华夏系第二隆起带双鸭山至鸡西中生代坳陷带的中部。 由一系列褶皱和逆断层组成,呈现向南突出的弧形构造。 铁东精查勘探区位于勃利煤田弧形构造转折端偏东南地区,区内受近南北压应用,发生比较强 烈的褶皱的断裂变动,已控制的构造,以近似东本的复褶皱为并伴随褶皱产生了近似平行轴向的逆断层
新兴 煤田为新近开发,无开发历史。 工农业及原料供应状况 新兴 井田周边有农田和国有林地分布,可为矿区提供一部分农产品及生产原料。 矿井建设及生产所需设备可由附近厂家提供。 水源及电源 新兴 七 矿区水源 来自开采地下水,能够满足生产与生活需要。 生产与生活用电均来自七台河 供电局。 地质特征 矿区范围内的地质情况 矿区煤系地层属上侏罗统鸡西群售煤地层,主要由城子河组上 4 部和穆棱组下部组成。
,充分利用现有的生产设备的前提下,进行 一回 有益的新井设计。 在设计过程中,应用了大量先行课程。 特别是必须掌握好开采方法、 煤田 地质与勘探、井巷工程以及企业经济方面的知识。 要配合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有关方面的实践性教学 环节 以及 增加其实践机会, 以 利 用训练 其 应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和设计方法,并增强 其 分析设计问题,解决设计问题的能力。 2 第 1 章 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
验和我们自己的探索与研究。 毕业设计使我们成为合格的采矿专业技术人员。 2 第 1 章 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 井田概况 井田位置及范围 新兴一矿位于七台河矿区西部,行政区划属黑龙江省七台河市新兴区管辖。 地理坐标为北纬 45176。 46′~ 45176。 47′,东经 130176。 30′~ 130176。 31′。 井田范围:北界 74煤层露头,与新立矿、新建矿相邻;南界到桃七三区 44煤层
面大体为直立状向斜。 本区褶皱具有三个特征: ( 1) 大部分轴面为直立状,即两翼地层倾斜相差不大,但局部地段不对称,即一翼地层倾斜较陡,而另一翼较缓。 ( 2) 普通具有向东倾伏趋势,即西部出现露地层较老,而东部出现露地层较新,局部也有出现反向倾伏的现象。 ( 3) 所有褶皱由浅部向深部均有波幅较大变为波幅较小,亦即由复杂变为简单趋势。 2) 断层 本区断层比较 发育, 其中大断层有 7 个
穿过,交通极为方便。 图 1— 1东荣一 矿交通位置示意图 地形地势 东荣一矿地势平坦,标高一般都在 +110 米左右,最高标高 +175 米。 10 气象及地震情况 东荣一矿地区内冻土带深达 2米以上。 夏季最高气温 达到 38℃,历史最大降雨量为 737毫米,平均降雨 500毫米,每年 9三个月份为降雨期,年平均降雨量在 452~ 737毫米,冻结期每年 10月至翌年 4月。
............................. 57 结论 ...................................................................................................................... 58 致谢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