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工程
煤层稳定 5 煤层号柱状 岩石名称 岩性描述粗砂岩煤粉砂岩中粗砂岩粉砂岩中砂岩粉细互层粉砂岩煤中砂岩粉砂岩煤中砂岩粉砂岩煤粉砂岩煤粗砂岩浅灰色、石英颗粒、曾状构造、泥质胶结黑色、半亮型、无夹矸、媒质好灰色、水平层理、致密坚硬灰白色、粒度不均匀灰白色、快状、粒度分选不均匀黑色、上部夹0 . 0 5 泥页岩、粉度松软灰色、水平层理、致密坚硬浅灰色、快状、层理不明显黑灰色、石英为主、胶结致密、坚硬
底层露头出现,长1500m,宽 350 m,长轴呈北北东向。 深部有七个钻孔打到麻山群。 根据本区岩矿鉴定资料,属黑云母花岗片麻岩,其主要矿物成份:微斜长面( 60%左右),石英( 10~ 25%左右),黑云母( 10~ 15%左右)副矿物有钾长石,少许石榴子石,锆石、磷灰石斑状结构,斑晶在 1~ 3 ㎜间。 构成含煤盆地基底。 (二)、上侏罗统鸡西群 不整合于麻山群之上。 地层二分,即穆棱组
M2 J M3上统系罗罗侏侏界生中统系界地层系统柱 状煤层号煤层(m )地层厚(m )岩 性 描 述 粉砂岩8 1/3焦 煤, r=中砂岩粉砂岩凝灰岩1 细砂岩中砂岩 细砂岩1/3焦 煤, r=1/3焦 煤, r=6B中砂岩泥岩图 12 煤层柱状图 1煤层 :是二道河子矿开采的东延煤层,煤厚比较稳定绝大部分均在~ 之间,本煤层结构简单,顶底板为粉砂岩。 6B煤 层:是张新深部详查勘探后
............................................. 59 对排水设备的要求 ......................................................................... 59 矿井主要排水设备 .......................................................
矿务局曾在此区做少许地面调查工作,并施工部分槽井探,发现了数层可采煤层,但无正式资料。 一九五六年由东北煤田第二地质局普查二队负责在此进行正式调查,以轻型山地工程为主,施工六个钻机钻孔,计 ,填绘二万五千分之一地质图,提交了张新普查地质报告,经东北煤田地质局批准。 一九五八年一 O 八队在普查的基础上,将本区划分为东西两个勘探区,首先选择西区进行精查勘探,从五八年六月至五九年三月,完成机钻孔
层间岩性、标志层、煤层组、测井曲线等特征进行综合对比,煤层对比结果可靠,但由于部分煤层沿走向和倾斜方向有增厚、变薄、分叉等变化,给煤层对比造成一定的影响,现将各可采煤层的特征分述如下。 21 号煤层:全区可采的厚煤层, ~ ,平均 ,煤厚由西向东逐渐变薄,从南向北由薄变厚再变薄,顶板下 1m 处为煤和炭质页岩互层,上部煤质较硬,下部煤质松软,顶板为细砂岩或中 砂岩,底板为细砂岩或粉砂岩。 22
沼气、煤尘及煤的自燃性 本井田瓦斯取样的控制浓度在 ~ ,在 以 上,甲 烷 成 分 为 ~ % ,在 ~ 深为 ~% ,平均为 ~ % ,二氧化硫一般为 ~ % ,瓦斯成分及含量均很低,由于地质报告没有明确提出矿井的瓦斯等13 级所以,本设计只能根据上述数据进行分析,同时参考城子河矿井的煤尘瓦斯情况,初步确定本矿井瓦斯等级为低沼气矿井,并没有煤尘爆炸危险和自然发火倾向。 本矿井的恒温带温度 ℃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煤尘的防治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预防井下火灾的措施 ......................................................
............ 74 概述 ........................................................................................................ 74 矿井水来源及涌水量 ..............................................................
第 10 页 下段:以砂岩、泥岩沉积为主、下部为中、细砂岩沉积,中部为泥岩沉积,上部为砂岩沉积;顶部为灰黑色泥岩沉积,含铝土,厚度为 ~。 上段:主要为泥岩、砂岩沉积,顶部为紫红色泥岩沉积,是上、下石盒子组分界的标志层,本段厚度为 ~。 与下伏山西组地层呈整合接触。 ⑹ 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 P2S) : 为一套砂岩、泥岩、砂质泥岩、铝土质泥岩组成的陆相沉积,本井田只有少部分钻孔揭露此段 地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