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煤
人员姓名。 ,由跟班队长进行监督。 ,如交接班时或队长、副队长下井抽查出任何工程质量问题或任务与实际不符的由验收人员、班长无条件负责。 ,无故不经验收者取消本版任何公分。 、固定分数的由当班记录员负责填写。 18 、核实,验收后和跟班队长结合由记录员填写杂工 工 分。 五、工程质量检查验收标准 (一)两巷文明生产 责任为八点班、四点班、零点班三班。 巷道净高始终保持不低于
化 (一)、 工艺变化 生产现场工艺变化,由分管专业副总工程师牵头,组织安全生产部门及所在单位技术主管召开现场会,并形成纪要。 单位技术主管根据现场会纪要,编制针对性安全技术措施,并组织职工进行学习和考试。 (二)、 工序变化 生产现场工序变化,由单位行政主管亲自安排,做好工序调整工作。 (三)、 工具变化 现场使用的工具变化,必须由供应部门向使用单位提供质量合格的生产工具
根据厂家提供的钢筋质量证明书,检查每批钢筋的外表质量,并测量每批钢筋的代表直径;在每批钢筋中,选取经表面检查和尺寸测量合格的两根钢筋中各取一个拉力试件(含屈服点,抗拉强度和延伸率试验)和一个冷弯试验,如一组试验项目的一个试件不符合日处理能力工程师规定的数量时,则别取两倍数量的试件,对不合格的项目作二次试验,如有一个试件不合格,则该批钢筋为不合格产品。 现浇砼(1)原材料原材料行家和合格产品
突出煤层的采掘工作面应设置工作面避难所或压风自救系统。 应根据具体情况设置 其中之一或混合设置,但掘进距离超过500m 的巷道内必须设置工作面避难所。 工作面避难所应当设在采掘工作面附近和爆破工操纵放炮的地点。 根据具体条件确 定避难所的数量及其距采掘工作面的距离。 工作面避难所应当能够满足工作面最多作业人数时的避难要求,其他要求与采区避难所相同。 压风自救系统应当达到下列要求:
这样集水坑逐步在中间缩小成水潭,用软轴泵及时排除。 采用这种方法基本上排除了最后阶段的所有泌水。 对本工程基础混凝土的温差变形和收缩变 形的控制,防止产生贯穿裂缝。 贯穿裂缝产生的机理如下:混凝土浇捣初期,由于混凝土表面受外界气温影响散热快,形成内外温差大引起变形。 在受到地基和结构边界条件约束时引起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时,混凝土整个截面就可能产生贯穿裂缝。 影响结构整体性
增加抽放量和效益。 本煤层的倾向长度为 160m,为了达到好的抽放效果,我们把钻孔从进风巷 和回风巷顺煤层打入,进风巷打入的钻孔的长度为 85m,回风巷打入的钻孔的长度为 85m。 钻孔的间距与抽放时间: 2 号煤层透气性系数λ= ( m2/),根据表 四 ,我们选取钻孔间距为 3~ 5m。 表 四 钻孔间距选用参考值表 14 煤层透气性系数 (m2/(MPa2•d)) 钻孔间距 (m) 备 注
和一采区轨道巷连接处的原有 下落式 煤仓, 煤仓为直立圆筒仓,净 直径为 5m, 混凝土浇筑,支护厚度 300mm,煤仓装载巷道位于 3号煤层底板下的岩石中, 距离 3号煤层底板高度约 20m,煤仓上口标高为+ 610m,煤仓下口标高为+ 590m,煤仓有效容量 300m3。 消防材料库设在轨道大巷北侧, 长度 30m,料石砌碹支护,掘进体积 500m3。 三
2110 对于 M3 煤层: 3101 停 采 线 60m 3102 3103 3104 3105 3106 3107 3108 3109 3110 图 24 M3 煤层工作面接替顺序图 M3 煤层工作面接替顺序: 3101→ 3102→ 3103→ 3104→ 3105→ 3106→ 3107→ 3108→ 3109→ 3110 注:箭头表示回采工作面的接替顺序。 11 三、采区巷道布置
南、北部沿东西方向分别布置一组四条大巷开拓下煤组 8 及 9+10号煤层。 上、下煤组间通过上煤组集中煤仓的上、下口联络巷联系。 Ⅰ 1方案下煤组井田开拓方式平面图见图 4— 1— 1。 Ⅰ 2 方案 考虑到混合井提升能力较小、生产管理要求较高,且生产环境较差,在新建北工业场地内开凿一对主、副立井,其中主立井井筒净直径 ,井筒装备一对 20t 箕斗,担负全矿井煤炭提升任务,副立井净直径 8m
19202122232425 2627282930313233 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 6162636465 6667681 2 345678910 24272935363738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副 水